1.单选题- (共7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
B.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决定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
C.从Li―→F,Na―→Cl,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均呈现从+1价―→+7价的变化 |
D.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其最外层电子数均从1个到8个呈现周期性变化 |
2.
甲~庚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己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有强脱水性,甲和丁在同一周期,甲原子最外层与最内层具有相同电子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丙与戊的原子序数相差28 |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庚<己<戊 |
C.常温下,甲和乙的单质均能与水剧烈反应、 |
D.丁的单质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
3.
下列比较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方法或依据正确的是( )
A.根据金属失电子的多少来确定,失电子较多的金属性较强 |
B.用钠来置换MgCl2溶液中的Mg,可验证钠的金属性强于Mg |
C.根据Mg和Al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来比较它们的金属性强弱 |
D.根据碱性:NaOH>Mg(OH)2>Al(OH)3,可说明钠、镁、铝的金属性依次减弱 |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气态氢化物RH3比气态氢化物HM稳定,表明非金属性R>M |
B.等物质的量的单质A和单质B跟足量的酸反应,A放出H2多,则金属性A>B |
C.含Q的酸比含N的酸的酸性强,则非金属性Q>N |
D.单质Y跟水反应比单质X与水反应剧烈,则金属性Y>X |
2.选择题- (共1题)
8.在某校举行法制宣传周期间,学生小宇想起了因抢劫而被判刑的好友小强,决定写一封信给他,鼓励他改过自新,重返校园。
小强:
见字如面!你在少年管教所改造一年了,近来好吗?
过去的你,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八年级时,你结识了一帮社会上的新“朋友”,开始逃课,离我们越来越远。你父母离异了,对你不管不问,使你情绪低落,上课无精打采;为了有足够的钱上网,你向低年级的同学敲诈勒索;在“朋友”的劝导下,你经常进入营业性歌舞厅;为了寻求更大的刺激,你开始吃“摇头丸”……你对老师的教育置若罔闻,越陷越深,居然为了筹集毒资而持刀抢劫!小强啊,你真糊涂!
法律是无情的,也是公正的,你为此付出了代价。希望你振作起来,好好改造,早日回到我们的身边!
你的好朋友小宇
3.填空题- (共2题)
9.
(11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
(1)①—⑦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第 周期 族。
(2)可作为半导体材料的是 (写元素符号)。
(3)表中元素⑥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4)④与⑤形成的常见化合物的化学键的类型为 ,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
(5)表中元素①、②、③、⑤、⑦中,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数字序号)
(6)表中元素③、⑥它们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① | | | ||||||
| | | | ② | ③ | | ④ | |
| ⑤ | ⑥ | ⑦ | | | | |
(1)①—⑦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第 周期 族。
(2)可作为半导体材料的是 (写元素符号)。
(3)表中元素⑥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4)④与⑤形成的常见化合物的化学键的类型为 ,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
(5)表中元素①、②、③、⑤、⑦中,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数字序号)
(6)表中元素③、⑥它们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0.
某同学设计实验以探究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Ⅰ:根据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探究元素非金属性递变规律。
已知A装置的烧瓶里装有大理石,分液漏斗里装有稀HNO3,B装置中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C装置中装有Na2SiO3溶液,试回答: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现象推知,碳酸、硝酸、原硅酸的酸性强弱顺序是________,由此得出碳、氮、硅三种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Ⅱ:已知常温下高锰酸钾与浓盐酸混合可产生氯气,利用该装置探究氯元素和溴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4)写出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论:氧化性:________,非金属性:________。

实验Ⅰ:根据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探究元素非金属性递变规律。
已知A装置的烧瓶里装有大理石,分液漏斗里装有稀HNO3,B装置中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C装置中装有Na2SiO3溶液,试回答: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现象推知,碳酸、硝酸、原硅酸的酸性强弱顺序是________,由此得出碳、氮、硅三种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Ⅱ:已知常温下高锰酸钾与浓盐酸混合可产生氯气,利用该装置探究氯元素和溴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4)写出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论:氧化性:________,非金属性: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