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江苏省宜城环科园教学联盟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210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4/25

1.计算题(共1题)

1.
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很多同学对其产生了探究兴趣。
(1)甲同学将固体氢氧化钠放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并振荡,用手轻轻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烫,于是他得出“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推理不合理,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为了验证甲同学的结论,将实验加以改进:将稀硫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氢氧化钠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变化
如图所示:

①由图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B点表示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pH逐渐_____________。
③B到C的过程中,烧杯内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填离子符号)____________。
(3)为了测定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做了以下实验:取50g这种稀硫酸,加入40g、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两者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①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化学物质之间的反应奥妙无穷。在一次化学探究活动中,同学们从不同角度对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并填写以下空白。
(1)如何用实验验证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第一组同学设计了实验方案一: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先用pH试纸测定稀盐酸的pH,再逐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并不断振荡,同时测定混合液的pH。
pH逐渐变大,最后pH≥7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
发生了反应
 
①请你分析:上述方案中为什么强调只有测得的pH≥7才能证明反应了?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组同学在做完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后,为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设计了实验方案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若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钠溶液过量
若无明显现象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此时有同学提出方案二不能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为此,还需要选择_____________(填一种试剂名称),再进行实验即可。

3.单选题(共9题)

3.
你经常做课外实验吗?根据你的经验,下列课外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食盐水浸泡菜刀除去表面的锈斑
B.用小苏打和柠檬酸自制汽水
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用电池“锌皮”与食醋反应制氢气
4.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有白烟
B.铜片投入到稀硫酸中产生大量的气泡
C.用玻璃棒将肥皂水滴到pH试纸上,试纸由黄色变为红色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5.
调味剂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列调味剂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B.蔗糖C.味精D.芝麻油
6.
下列生活现象中,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体逸出B.打开啤酒瓶盖,有大量的泡沫溢出
C.喝下汽水感到有气体冲到鼻腔D.夏季池塘的鱼常浮至水面
7.
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1℃时,将25g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得到饱和溶液
C.t2℃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到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8.
在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A物质50g;在6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B物质100g,则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为( )
A.无法比较B.A=BC.A<BD.A>B
9.
将100g、10%的蔗糖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有
A.加入10g蔗糖B.蒸发掉50g水
C.把溶剂蒸发掉一半D.加入100g、20%的蔗糖溶液
10.
、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三者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水、干冰、CO2
B.氢氧化钠、火碱、NaOH
C.碳酸钠、烧碱、Na2CO3
D.氧化钙、熟石灰、CaO
11.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选用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是
A.AB.BC.CD.D

4.选择题(共1题)

12.函数f(x)=sin4x+cos4x的最小正周期是{#blank#}1{#/blank#};单调递增区间是{#blank#}2{#/blank#}.

5.填空题(共3题)

13.
现有H、C、S、Ca、O、Na六种常见的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用化学式表示):
①厨房里常用的酸性调味品____________;②大理石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
③除锈的酸____________;④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______;
⑤炉具清洁剂中的碱____________;⑥用于炼钢的气体是____________。
14.
华雪同学制作“叶脉书签”,需要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所需溶液,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_____________g;
(2)配制的步骤可以概括为计算、称量和量取、、装瓶贴标签;
(3)所需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4)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时,下列出现的操作失误,会引起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_________。
A.用量筒量取蒸馏水,读数时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
B.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洒出。
C.氢氧化钠固体中含有杂质。
D.将配好的氢氧化钠溶液转移到细口瓶中时,不慎洒出部分溶液。
15.
(1)氢氧化钠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易变质,这一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所以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可用____________来检验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已变质,并写出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为除去铁钉上的锈迹,某学生将带锈迹的铁钉放入过量的稀硫酸中,他首先观察到:铁钉表面的锈迹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________色,这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过一会儿,他又观察到铁钉表面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正常雨水的PH≈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盛水的铝壶中常结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镁等),可用适量的稀盐酸除去它,写出其中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