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湖北省鄂州市四校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综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208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5/5

1.计算题(共1题)

1.
为测定某锌和铜的混合物样品中锌的含量,现将10g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样品中的铜不与稀硫酸反应)。所加稀硫酸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计算该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单选题(共7题)

2.
生活中会发生各种变化,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B.粮食酿成酒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D.铁生锈
3.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稀有气体B.清新的空气液态氧气
C.氮气二氧化碳D.澄清的石灰水清澈的泉水
4.
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表示的是三个原子B.③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C.①③表示的是阳离子D.①②表示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5.
我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飞行试验成功,运载“神舟五号”飞船的火箭所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 C2H 8N 2)。下列关于偏二甲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偏二甲肼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
B.偏二甲肼中含有氮气
C.偏二甲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52
D.偏二甲肼中碳、氢、氮的质量比为 1:4:1
6.
3月29日是本年度的“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活动日,主题为“蓝天自造”,旨在呼吁每一位公民从自身开始,采取实际行动,应对当前中国最紧迫、最受关注的环境议题——雾霾。作为一名中学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选择自行车和公交车作为出行工具
B.将废纸、汽水瓶等收集起来,一次性焚烧
C.让衣服自然晾干,节约用纸,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D.拒绝一次性使用一次性木筷,用电子贺卡代替纸制贺卡
7.
用一种试剂就能把 Ca(OH) 2、NaOH、HCl 三种溶液区别开,这种试剂是()
A.酚酞试液B.紫色石蕊试液C.碳酸钠溶液D.氯化钠溶液
8.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
CO2
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并干燥
B
CO2
CO
将混合气体点燃
C
Cu
Zn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加热烘干
D
FeCl2溶液
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A.AB.BC.CD.D

3.填空题(共1题)

9.
按下列要求填空
(1)化石燃料,沼气的主要成分(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要的化工原料,俗称苛性钠(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食品工业中发酵粉的成分之一的小苏打(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4)农业上可用来降低土壤的酸性(含硫酸),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5)医疗可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来中和过多的胃酸(含盐酸),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6)硫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实验题(共2题)

10.
(7分)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时,向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甲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

(1)请写出该中和反应方程式: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甲同学:“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
(猜想二)乙同学:“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
(猜想三)丙同学:   
甲、丙两位同学经过讨论后觉得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两位同学的理由是:
(2)设计并进行实验:
①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甲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pH_______(填“>”、“=”或“<”)7
猜想一不成立
 
②请你设计另一个实验(与甲同学方案不同)方案,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并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三: ______________
(填“成立”或“不成立”)
 
11.
请根据以下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②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若选用C装置收集较纯净氧气的适宜时间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
B.当导管口停止冒出气泡时
C.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
(3)下列是有关二氧化碳制取的相关问题:

①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鸡蛋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②如果用如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不熄灭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
③实验操作中将鸡蛋壳捣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7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