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一)“塑化剂”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已知一种塑化剂(DMP)的化学式为C10H10Ox,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94。据此计算:
⑴DMP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⑵DMP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⑶DMP的化学式为____。
(二)小红同学在某化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技术员与小红一起,分析由氯化钡和氯化钠组成的产品中氯化钠的质量数。取16.25g固体样品,全部溶于143.6mL水中向所得到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记录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关系。技术员给小红的提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Cl2+Na2CO3===BaCO3↓+2NaCl

⑴当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10.6%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是— ——g。
⑵产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⑶当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⑴DMP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⑵DMP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⑶DMP的化学式为____。
(二)小红同学在某化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技术员与小红一起,分析由氯化钡和氯化钠组成的产品中氯化钠的质量数。取16.25g固体样品,全部溶于143.6mL水中向所得到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记录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关系。技术员给小红的提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Cl2+Na2CO3===BaCO3↓+2NaCl

⑴当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10.6%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是— ——g。
⑵产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⑶当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单选题- (共4题)
2.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 2Na:两个钠元素 B. 2OH-:两个氢氧根离子
C. Mg: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 NO2: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A. 2Na:两个钠元素 B. 2OH-:两个氢氧根离子
C. Mg: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 NO2: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3.
某溶液中含有Cu(NO3)2和AgNO3,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加入铁的质量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点,溶液的质量相等 |
B.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1种 |
C.当溶质种类为2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2种 |
D.当溶质种类为3种时,金属单质的种类也为3种 |
5.
“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铁、锌、钙等微量元素能调节新陈代谢,维持身体健康 |
B.食用牡蛎等含锌海产品防治因缺锌引起的食欲不振、发育不良 |
C.食品添加剂和保健药剂能适当补充一些体内缺乏的元素,可以适当食用 |
D.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会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应禁止使用 |
3.填空题- (共2题)
6.
(一)锌锰电池(俗称干电池)在生活中的用量很大,其构造如图所示。

(1)根据右图判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
(2)易溶于水的氯化铵固体中混有难溶物二氧化锰,提纯氯化铵固体的实验步骤是:溶解、_______、结晶。
(3)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Cu+H2O2+H2SO4 △ CuSO4+2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溶液B与溶液F中所含溶质相同 B.过程Ⅱ中发生的反应均为置换反应
C.溶液F比溶液B中含硫酸锌的质量多 D.A~F中含铜、锌两种元素的物质有两种
(二)A~F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由H、C 、O、S、Na、Ca中的2~3种元素组成。
(1)A为气体,是常用的灭火剂,则A的化学式为 。
(2)A与B组成元素相同,写出B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 。
(3)C与D两种物质间能发生中和反应,且C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D 的相对分子质量,则D的化学式为 。
(4)E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F为A与D反应的生成物,则F的俗称为 ;取E与F反应后的溶液,滴加C物质,一段时间后有气体产生,再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仍为无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写出所有可能,除酚酞外)。

(1)根据右图判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
(2)易溶于水的氯化铵固体中混有难溶物二氧化锰,提纯氯化铵固体的实验步骤是:溶解、_______、结晶。
(3)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Cu+H2O2+H2SO4 △ CuSO4+2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溶液B与溶液F中所含溶质相同 B.过程Ⅱ中发生的反应均为置换反应
C.溶液F比溶液B中含硫酸锌的质量多 D.A~F中含铜、锌两种元素的物质有两种
(二)A~F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由H、C 、O、S、Na、Ca中的2~3种元素组成。
(1)A为气体,是常用的灭火剂,则A的化学式为 。
(2)A与B组成元素相同,写出B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 。
(3)C与D两种物质间能发生中和反应,且C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D 的相对分子质量,则D的化学式为 。
(4)E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F为A与D反应的生成物,则F的俗称为 ;取E与F反应后的溶液,滴加C物质,一段时间后有气体产生,再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仍为无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写出所有可能,除酚酞外)。
7.
(一)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A中水作_________(填“溶质”或“溶剂”)。
(2)实验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实验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某学习小组对课本中“氯化钠能用于制烧碱”的内容产生兴趣,查阅资料得知:2NaCl + 2H2O通电2NaOH + H2↑+ Cl2↑。

为验证该反应能制烧碱,同学们用右图装置进行了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从K处倒出溶液作为待测液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检验待测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检验含有氢氧化钠的方法是 。
【探究二】测定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查阅资料:Ⅰ.氢氧化镁不溶于水。
Ⅱ.氢氧化钠与氯化镁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

(1)步骤②加入的氯化镁溶液必需过量,其目的是 。实验过程中,判断所加氯化镁溶液是否过量的方法是 。
(2)实验过程中若缺少步骤④的操作,则测定的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没影响”)。

(1)实验A中水作_________(填“溶质”或“溶剂”)。
(2)实验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实验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某学习小组对课本中“氯化钠能用于制烧碱”的内容产生兴趣,查阅资料得知:2NaCl + 2H2O通电2NaOH + H2↑+ Cl2↑。

为验证该反应能制烧碱,同学们用右图装置进行了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从K处倒出溶液作为待测液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检验待测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检验含有氢氧化钠的方法是 。
【探究二】测定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查阅资料:Ⅰ.氢氧化镁不溶于水。
Ⅱ.氢氧化钠与氯化镁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

(1)步骤②加入的氯化镁溶液必需过量,其目的是 。实验过程中,判断所加氯化镁溶液是否过量的方法是 。
(2)实验过程中若缺少步骤④的操作,则测定的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没影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4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