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山西省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素质检测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207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5/24

1.计算题(共1题)

1.
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现将2.5g二氧化锰和50g过氧化氢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反应完全结束后,锥形瓶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49.3g。请完成下列问题:
(1)反应结束后回收二氧化锰的具体步骤为:过滤,  
(2)计算原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单选题(共5题)

2.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丝弯曲B.食品霉变C.水分蒸发D.矿石粉碎
3.
金属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它可以与冷水发生反应,下列物质可能是钠与水反应生成物的是
A. CO2 B. Cl2 C. Na2CO3 D. NaOH
4.
茶叶中含茶氨酸(化学式为C7H14O3N2)、锌、硒等多种成分。茶树适宜在pH为5~6的土壤中生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茶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B. 茶氨酸属于有机物,锌、硒指单质
C. 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
D. 茶树不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
5.
铕是一种稀土元素,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铕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铕属于非金属元素
B. 铕的中子数是63
C. 铕原子中的电子数是63
D. 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g
6.
锌和稀硫酸反应时,随着反应的发生,纵坐标表示的是
A.锌的质量B.氢气的质量
C.稀硫酸的质量D.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3.填空题(共5题)

7.
用化学用语填空。
碳元素   碳酸钙中的阳离子    
两个氢分子 硫酸钠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8.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 (填字母序号)。
(2)在t2℃时,把150g 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g,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若A物质中混有少量的B物质,提纯A物质可采取的方法是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9.
在物质的宏观性质、微观结构和表示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图一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所示为:石墨和金刚石的结构图,从图可以看出两者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三可以看出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类型是  
10.
学习化学知识可以解释生活中许多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导线用铜制造是因为铜有 性。
(2)铁制水笼头经常镀铬是为了防止
(3)炒菜时能闻到香味是因为
(4)用肥皂洗手,泡沫少,有浮渣说明所用水是  (填“软水”或“硬水”)。
(5)喝汽水时常打嗝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6)塑料脸盆耐腐蚀,塑料属于 材料。
11.
同学们在实验室用10%的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并进行二氧化碳性质实验。溶液配制:用37%的浓盐酸(密度为1.18g/cm3)配制50g10%的稀盐酸。具体步骤为:计算、 、混匀、装瓶贴标签,溶液配制过程中,除用到玻璃棒外还需用到下列仪器中的    
A.托盘天平
B.烧杯
C.漏斗
D.量筒
E、胶头滴管

制取二氧化碳:如图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加入药品,将石灰石装入试管的操作方法为   ,然后固定装置,制取CO2,有关化学方程式是    
二氧化碳性质检验:如图B,现象为 ,由此推知,二氧化碳的一条性质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5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