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有效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1)回收农田产生的秸秆作为造纸原料。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6H10O5) n],纤维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2)某校综合实践小组的同学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溶液,对一造纸厂排放的NaOH的碱性废水进行检测。请问用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100g,配制的步骤依次为计算、 、 、转移装瓶。
(3)造纸会产生大量含NaOH的碱性废水,需经处理呈中性后排放。若某造纸厂废水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6%, 现有废硫酸196g (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可以处理造纸厂的废水质量是多少?(写出完整的计一算过程)
(1)回收农田产生的秸秆作为造纸原料。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6H10O5) n],纤维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2)某校综合实践小组的同学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溶液,对一造纸厂排放的NaOH的碱性废水进行检测。请问用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100g,配制的步骤依次为计算、 、 、转移装瓶。
(3)造纸会产生大量含NaOH的碱性废水,需经处理呈中性后排放。若某造纸厂废水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6%, 现有废硫酸196g (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可以处理造纸厂的废水质量是多少?(写出完整的计一算过程)
2.单选题- (共14题)
2.
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是抗疟的有效成分,它是一种无色晶体,可溶于乙醇、乙醚,几乎不溶于水。屠呦呦在提取青蒿素时,发现加热过程中会破坏青蒿里面的有效成分,于是改用乙醚提取。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蒿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
B.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
C.青蒿素具有热的不稳定性 |
D.用乙醚提取青蒿素是利用了青蒿素在乙醚中的溶解度较大 |
6.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且没有二次污染。高铁酸钾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K2FeO4+10H2O=4Fe(OH)3+8KOH+3X ↑。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X的化学式是O3
B. 铁元素化合价前后没有发生改变
C. 高铁酸钾可以长久敞口放置
D. 高铁酸钾与少量水反应后水体的酸碱度改变
A. X的化学式是O3

C. 高铁酸钾可以长久敞口放置

9.
KCl是一种常用的钾肥,其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 0 | 20 | 40 | 60 |
溶解度/g | 27.6 | 34.0 | 40.0 | 45.5 |
A.KC1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
B.20℃时,100 g KC1饱和溶液中含KCl 34.0 g |
C.40℃时,KC1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约为28.6% |
D.60℃的KC1溶液降温至20℃,一定有晶体析出 |
10.
下列关于某些有机物的化学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A.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 |
B.蛋白质遇可溶性重金属盐会失去生理活性 |
C.用燃烧法可以区分羊毛和尼龙线 |
D.葡萄糖在人体内可转化为蔗糖、淀粉和纤维素 |
12.
有一类化合物其化学式可表示为CnH2n+2(n≥1, n为正整数),这类化合物统称为烷烃。
下列有关烷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烷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烷烃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随n的增大而变小 |
B.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烷烃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 |
C.烷烃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
D.足量烷烃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13.
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明火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 |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冷水浇 |
C.液化气泄漏,及时用手机拨打火警电话 |
D.扑灭图书档案火灾可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
3.选择题- (共1题)
4.填空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