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广东省茂名市中垌镇榕城初中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198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8/4

1.简答题(共1题)

1.
某补钙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现将有20片该药剂制成的粉末与40g盐酸混合(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恰好完全反应后称得剩余物的质量为55.6g.

(1)该品牌补钙剂每片含的CaCO3质量为多少?
(2)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

2.单选题(共11题)

2.
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不能实现的探究目的是(  )
A. 甲图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植物油是否有关
B. 甲图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水是否有关
C. 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D. 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
3.
下列有关溶液及其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海水的凝固点比水低
B.溶液和浊液特征的不同主要与物质分散在液体中的颗粒大小有关
C.一定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随水的量的变化而变化
D.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4.
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
A.用食醋除水垢B.用洗洁精清洗油污
C.用汽油清洗油渍D.用稀盐酸除铁锈
5.
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C.溶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溶质在溶解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
6.
下列物质溶解于水时,溶液的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是( )
A.浓硫酸B.氢氧化钠固体C.氧化钙固体D.氯化钾晶体
7.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现有t1℃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其都升温至t2℃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B.c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C.b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
D.c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8.
下列条件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30℃的不饱和溶液B.30℃的饱和溶液
C.90℃的不饱和溶液D.90℃的饱和溶液
9.
20℃时,取四份一定质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后,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保持温度不变,减少10g溶剂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B.保持温度不变,加入10g溶质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C.保持温度不变,减少10g溶剂后,溶质的溶解度减小
D.降低至10℃后,溶质的溶解度减小
10.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 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
B. 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
C. 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
D. 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11.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
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⑤ 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0mL98%硫酸和50mL水混合,可得100mL49%稀硫酸
B.10mL酒精和90mL水混合,可得100mL10%酒精溶液
C.100g10%食盐水和100g10%食盐水混合,可得200g20%食盐水
D.5%的食盐水温度升高(水不蒸发),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仍为5%

3.填空题(共8题)

13.
银、铁、铜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三种金属.对A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下列所选试剂组不可行的是 .上述反应能证明不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论依据是
①Fe、Ag、CuSO4溶液   ②Cu、Ag、FeSO4溶液   ③Cu、FeSO4溶液、AgNO3溶液.
14.
书写化学方程式
(1)铝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
(2)铁与稀盐酸反应
(3)铝与稀硫酸反应
(4)用一氧化碳与磁铁矿冶炼金属
15.
如图是水电解实验的示意图:

(1)由实验现象确定A端接电池
(2)A试管里产生的是 气;A、B两试管中气体的体积比是 ;质量比为 ;B试管里的气体可用 来检验.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6.
当把氧化钙放入水中时形成的溶液其溶质是 ,溶剂是 ;铁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 ,溶剂是 .(以上四空写化学式)
17.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2)温度由t3℃降至t2℃,溶解度减少最显著的是
(3)t3℃时使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最佳方法分别是:A ,B ,C
(4)N点表示
(5)A中含有少量B时,提纯A用
(6)当t3℃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比较是
18.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该温度下,将12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若将2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形成的溶液是 (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19.
图1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问题:

(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是 (填“甲”或“乙”).
(3)可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
(4)t1℃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小明同学用甲物质进行以下实验如图2:
①实验过程中,B、C、D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如图2
②向B对应的溶液中再加入30g甲固体的过程中,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
20.
某学生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时,进行如下操作:用药匙取固体NaCl直接放在天平的右盘,称取10g,将10g固体NaCl投入盛有100mL水的量筒中,用玻璃棒搅拌.其错误是:
(1) ,(2) ,(3)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