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碳酸钠溶液和熟石灰制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相关数据如图所示。请计算:

(1)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__。
(2)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1)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__。
(2)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2题)
3.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


A.①浓硫酸长久露置在空气中 |
B.②一氧化碳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 |
C.③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分解 |
D.④等质量碳酸钙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 |
8.
如图所示实验得出的结果不正确的是()


A.甲实验:火柴梗的a点最先炭化,说明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
B.乙实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使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说明橡胶棒带负电 |
C.丙实验:冷却后析出晶体,说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
D.丁实验:滚摆从上向下运动,速度增大,说明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人 |
12.
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联合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
B.增加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 |
C.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
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02与粉尘排放 |
3.填空题- (共4题)
14.
A~J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可用在铅酸蓄电池中、G是最清洁燃料、H是蓝色沉淀,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卜列问题:

(1)G的化学式为 。
(2)E的一种用途是 。
(3)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1)G的化学式为 。
(2)E的一种用途是 。
(3)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
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的实验过程如下:①将白磷放在燃烧匙内,塞好胶塞;②从长颈漏斗向瓶内迅速注入60℃的水至刚刚浸没白磷;③连接好注射器,向瓶内推入空气,瓶内水面下降,当白磷露出水面时立即燃烧,停止推入空气:④白磷熄火后,瓶内水面上升,最后淹没白磷。请同答下列问题: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③中白磷露出水面前、后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④中瓶内水面上升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③中白磷露出水面前、后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④中瓶内水面上升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16.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实验中仪器a的名称是 :停止加热时,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 。
(2)乙实验验证了硫酸铵的物理性质: (答一条即可);
化学性质: 。
(3)配制50 g 10%的氯化钠溶液,最取水的操作如图11丙所示,其他操作都正确,所配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选填“>”、“=”或“<”)10%。

(1)甲实验中仪器a的名称是 :停止加热时,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 。
(2)乙实验验证了硫酸铵的物理性质: (答一条即可);
化学性质: 。
(3)配制50 g 10%的氯化钠溶液,最取水的操作如图11丙所示,其他操作都正确,所配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选填“>”、“=”或“<”)10%。
17.
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1)现有维生素、金刚石和碳酸氢钠,其中可用来切割玻璃的是 ,常用作发酵粉的是 ,蔬菜和水果中含有的营养物质是 。
(2)菜刀使用后可以采取 (答一条即可)的措施防锈。
(3)将一小块布料点燃,观察到燃烧比较缓慢,有特殊气味,趁热可以拉成丝,则该布料是 (选填“纯棉”、“蚕丝”或“涤纶”)。
(1)现有维生素、金刚石和碳酸氢钠,其中可用来切割玻璃的是 ,常用作发酵粉的是 ,蔬菜和水果中含有的营养物质是 。
(2)菜刀使用后可以采取 (答一条即可)的措施防锈。
(3)将一小块布料点燃,观察到燃烧比较缓慢,有特殊气味,趁热可以拉成丝,则该布料是 (选填“纯棉”、“蚕丝”或“涤纶”)。
4.实验题- (共1题)
18.
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实验验证)
方案一:小明将蔗糖在氧气中燃烧,检验到生成产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小刚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只能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小刚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1)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2)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想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图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
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拓展交流)
(1)方案二中,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查阅资料得知蔗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小红发现:蔗糖分子中氢原子的数目是氧原子数目的2倍,但是,蔗糖中氧元素质量却是氢元素质量的8倍,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实验验证)
方案一:小明将蔗糖在氧气中燃烧,检验到生成产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小刚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只能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小刚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1)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2)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想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图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
实验过程 | 实验现象 |
________________,点燃酒精灯 | ①硬质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②_____________ |
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拓展交流)
(1)方案二中,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查阅资料得知蔗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小红发现:蔗糖分子中氢原子的数目是氧原子数目的2倍,但是,蔗糖中氧元素质量却是氢元素质量的8倍,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