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1题)
1.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B.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
C.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D.把铝片浸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铝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
6.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 |
B.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 |
C.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 |
D.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8.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
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
C.酸中都含有氢元素,只要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都是酸 |
D.离子是带电的粒子,但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 |
2.填空题- (共5题)
14.
亮亮做家务时接触到下列用品.
(1)他清理垃圾时发现一袋脱氧剂,拆开后看到还原铁粉已生锈,铁生锈的原因是 .
(2)他选用洁厕灵清除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
(3)他清洗炉灶时戴上橡胶手套,以防清洁剂与皮肤直接接触,其原因是 .
用品 | 脱氧剂 | 洁厕灵 | 炉灶清洁剂 |
有效成分 | 还原铁粉 | 盐酸 | 氢氧化钠 |
(1)他清理垃圾时发现一袋脱氧剂,拆开后看到还原铁粉已生锈,铁生锈的原因是 .
(2)他选用洁厕灵清除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
(3)他清洗炉灶时戴上橡胶手套,以防清洁剂与皮肤直接接触,其原因是 .
15.
溶液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如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1)如表中的两种物质在40℃时, 的溶解度较大;请用相应的数据列式表示该温度时KN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不要求计算).
(2)请写出一种将KNO3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
(3)20℃时,将20g NaCl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4)从NaCl溶液中得到NaCl晶体的方法是 .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KNO3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246 |
NaCI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1)如表中的两种物质在40℃时, 的溶解度较大;请用相应的数据列式表示该温度时KN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不要求计算).
(2)请写出一种将KNO3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
(3)20℃时,将20g NaCl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4)从NaCl溶液中得到NaCl晶体的方法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