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津县育新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192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29

1.计算题(共2题)

1.
把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1.5g装入大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待完全反应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到21.9g固体物质。计算制得氧气多少克?21.9g固体物质中含有哪些物质?各多少克?
2.
学生体育测试后,常会感到肌肉酸痛,这是因为运动后产生了乳酸的原因。乳酸的化学式为C3H6O3,请回答:
(1)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
(2)乳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
(3)180g乳酸中含碳元素_____________g。

2.单选题(共16题)

3.
下列推理和归纳不合理的是()
A.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因为它们的原子结构相对稳定
B.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和氯酸钾都能分解制取氧气,是因为它们的组成元素中都有氧元素
C.分子是在不断运动,构成分子的原子也是在不断运动的
D.化学变化中通常伴随物质颜色的变化,所以有物质颜色变化的都是化学变化
4.
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现对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A.AB.BC.CD.D
5.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B.酒精燃烧C.玻璃破碎D.西瓜榨汁
6.
某同学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错把高锰酸钾当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热氯酸钾相比,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不变
B.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增加
C.生成氧气质量不变
D.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不变
7.
下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C+O2CO2
B.2Mg+O22MgO
C.2H2+O22H2O
D.3Fe+2O2Fe3O4
8.
有关2H2+O22H2O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g氢气和1g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2g水
B.两个氢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水分子
C.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D.氢气加氧气点燃等于水
9.
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有氧化物生成
B. 反应前后各种微粒的数目均没有改变
C. 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D. 这是一个分解反应
10.
在“宏观一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学科必备的思维方式。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甲、乙、丙、丁都属于化合物B.反应生成丙、丁分子个数比为1:1
C.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60: 224D.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11.
某高性能锂电池,其反应原理可表示为: Li+MnO2= LiMnO2,已知锂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iMnO2是氧化物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此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D.LiMnO2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显+2价
12.
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A.②化合物、④氧化物
B.①单质、③氧化物
C.①单质、③化合物
D.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
13.
紫薯中的硒元素被誉为“抗癌大王”。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B.一个硒原子中有34个中子
C.硒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X=18
D.硒元素在化合物中可能显+2价
14.
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该物质的是()
A. Mg2+ B. Fe C. O2 D. H
15.
纳米级材料二氧化钛(TiO2)能有效去除因装修带来的多种有害气体。TiO2中Ti的化合价为( )
A. +4 B. +3 C. +2 D. +1
16.
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要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
A.木炭B.硫磺C.铁丝D.红磷
17.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将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铁钉上有红色固体附着,蓝色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
18.
下表各组中,实验操作和目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防止试管炸裂
B.
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防止读数误差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
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D.
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加快氧气生成速度
 
A. A B. B C. C D. D

3.选择题(共1题)

19.今年的元月1日是星期一,那么,今年的12月20日是星期{#blank#}1{#/blank#}.

4.填空题(共5题)

20.
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重要规律,请利用该规律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B.①③⑤⑥C.①②⑥D.②③⑤
(2)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只考虑氧气参加反应,下同),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固体质量变化用图1表示,则m2与m1之差表示______的质量。
(3)实验过程中,镁条点燃后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得知石棉网上留下固体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还轻,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4)红磷燃烧测定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气球的作用_____;锥形瓶内细沙的作用_____。
21.
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表示意义,把对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①2OH②2NH3③SO2④Mg2+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______,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______,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______,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______。
 
22.
俄罗斯方块你玩过吗?下面是为你设计的化学俄罗斯方块,请根据示例写出下列“口"中对应的化学符号或符号所表达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3.
2017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二届“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1)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尽可能充分利用每一滴水
B.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水体污染会危害人体健康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2)如图所示是水的电解实验,试管2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
(3)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组成的。
(4)某同学在完成电解水实验时,发现正极产生了10 mL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______。
(5)不论是自来水还是纯净水,你认为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填名称)
(6)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4.
(1)从水库中取水样后,按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对河水进行初步净化。简易净水器I中,用到的小卵石、石英砂的作用为_____(填代号),活性炭的作用为_____(填代号);
A.沉淀B.过滤C.吸附D.使硬水软化

(2)使用简易净水器Ⅱ即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3)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_________。
(4)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___。

5.实验题(共1题)

25.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①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②___(填序号下同),可选用装置E收集氧气,其原因是③______,若要收集较纯的氧气,需观察到 ④______现象时,再开始收集气体。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检验氧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⑤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且用排水法收集,则发生装置选①_____;收集装置选②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③______。实验操作有:
a.停止加热 b.固定试管 c.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d.装药品并在试管口处放一小团棉花 e.加热,收集氧气
上述操作中缺少的一步是④____,该操作编号f,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⑤___(填序号)。
(4)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比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优点:①____,②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9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