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九年级上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190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3/21

1.单选题(共11题)

1.
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下面是某学生对图表资料的使用,其中正确的是
A.根据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该元素原子核中有几个中子
B.根据密度数据判断液体物质挥发性的大小
C.根据“各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设计通过蒸发、结晶把混合溶液中某些溶质分离出来的方法
D.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表”判断每种元素原子中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
2.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直至过量,如图所示的图象中,若以加入的锌粉质量为横坐标,则纵坐标是指
A.溶液的质量
B.生成气体的质量
C.溶液中硫酸的质量
D.溶液中硫酸锌的质量
3.
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乙、甲、丙    B. 乙、丙、甲    C. 丙、甲、乙    D. 丙、乙、甲
4.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B.C.D.
5.
20℃时,将量的氯化钠固体分别放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所得溶液质量与加入氯化钠质量的对应关系如下表.其中所得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A
B
C
D
加入食盐质量/g
10
20
30
40
所得溶液质量/g
110
120
130
136
 
A. A B. B C. C D. D
6.
如图所示,在盛冷水烧杯中放入甲、乙两支试管(试管中都有未溶解的该溶液的溶质),若使甲试管中晶体减少,乙试管中晶体增加,需向烧杯中加入的物质是(  )
A.氯化钠B.氢氧化钠C.硝酸铵D.硝酸钾
7.
小欣拉开易拉罐汽水的拉环时,听到“啵”的一声,并有气体自汽水中冲出.有关此现象的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压强减小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
B.因压强减小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大
C.因压强增大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
D.因压强增大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大
8.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不变
C.溶剂量不变时,加入的溶质越多,溶液质量一定越大
D.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时,溶液温度一定不变
9.
“死海”是著名的咸水湖.根据如图分析,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死海”海水的密度比一般水的密度大
B.“死海”海水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C.“死海”海水中氯化钠溶解可能达到饱和
D.“死海”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最大
10.
下列加速溶解的措施中,能改变固体溶解度的是( )
A.把固体研细B.加热C.搅拌D.振荡
11.
在农业生产上,有时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20%的食盐水来选种.配置2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食盐水,所需加水
A.2.0gB.3.2gC.16.8gD.32g

2.选择题(共1题)

12.
通常情况下,欲将一杯不饱和的蔗糖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最适宜的方法是()
A.加蔗糖B.加水C.升温D.增大压强

3.填空题(共4题)

13.
(1)写出下列溶液中溶剂的化学式: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  ;75%的酒精溶液(医疗消毒用)
(2)写出溶质的化学式:氯化亚铁溶液 ;碳酸钠溶液
14.


(1)甲图中,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
(2)t℃时,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
(3)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硝酸铵,再加入适量的水,此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些?
(3)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
15.
从2008年1月下旬开始,全国许多地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持续冰冻雨雪天气,为疏通交通,采用了在交通要道上铺撒“氯盐融雪剂”的方法.为了解“氯盐融雪剂”融雪的原理,小红同学查阅到以下资料.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氯盐融雪剂”一般是以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
材料二:在通常情况下,纯水的冰点为0℃;20%的氯化钠溶液的冰点为﹣10℃;35%的氯化钠溶液的冰点是﹣19℃.
(1)铺撒“融雪剂”可快速融雪的原因是 ;空气中的液态水变成雪花,其分子间间隔变
(2)在缺水地区,融化的雪是品质很好的淡水资源,但其中常含有一些杂质.若要将其净化成生活用水,可采用的方法是  (答出两种即可)
(3)“氯盐融雪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融雪效果的关系为:  
16.
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NH4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65.6
(1)由上表可推出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是  
(2)在2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NH4Cl,形成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到60℃时,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