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单元测试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1767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1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化学实验室需经常取用NaOH溶液,当多次揭开其瓶盖后,同学们猜想该试剂可能部分变质,若这种猜想通过实验验证是正确的,请完成下列各题。
(1)NaOH溶液变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小强同学设计的验证过程,请根据实验现象和你的理解填写下列空白: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②中加入的溶液换成某盐溶液,会产生与②中不同的实验现象,也可得出②中相同的结论。写出一种符合条件的盐的化学式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流程题(共1题)

2.
)下面是某化工厂生产烧碱的工业流程图。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X物质在实验室中的一种用途
(2)反应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操作①的名称是 ,结晶得到的固体烧碱中可能含有少量的 (写化学式)。
(4)滤液D可加入反应池循环再利用,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和防止

3.计算题(共1题)

3.
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测一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氮氧化钠溶液.
步骤二:向20 克待测稀盐酸中逐滴滴入上述氢氧化钠溶液,并使用pH计记录溶液的pH变化情况,绘制图象如图.
(1)在步骤一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写出两种).
(2)已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 十HCl=NaCl+H2O,请结合图,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01% )
(3)在往稀盐酸中逐渐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当溶液的pH达到2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用化学式表示)

4.单选题(共10题)

4.
下列物之间的转化,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①C2H5OH→CO2②CaO→Ca(OH)2③H2O2→H2O ④HNO3→HCl ⑤Fe3O4→Fe.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5.
有A、B、C三种常温下不与水反应的金属,为了比较它们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有人设计了下列四种实验方案,下列方案中最准确可行的是    (    )
A. 把它们分别和盐酸溶液反应,观察是否发生反应及产生气体的快慢
B. 把它们分别和盐酸溶液反应,观察是否发生反应及产生气体的多少
C. 把三种金属分别在空气中加热,观察它们的颜色变化程度
D. 把三种金属和它们的可溶性盐溶液之间两两反应,观察金属表面是否有金属析出
6.
小明为探究金属与盐的反应,将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M的粉末放入AgNO3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发现,溶液呈现无色,溶液底部有少量固体粉末;过滤后在滤渣和滤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稀盐酸,滤渣中有无色气体产生,滤液中无沉淀产生。结合实际现象判断,小明得出的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A.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
B.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M
C.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
D.加入的金属M可能是单质铁
7.
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甲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丁盐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但可用丙制的容器盛放。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甲>乙>丁>丙B.丙>丁>乙>甲
C.丙>乙>丁>甲D.乙>丁>丙>甲
8.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9.
下列物质不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是()
A.紫色石蕊溶液B.氯化钠溶液C.铁粉D.pH试纸
10.
将pH试纸润湿后测定NaOH溶液的pH,对测得的数值说法正确的是
A. 大于实际值    B. 等于实际值    C. 小于实际值    D. 无法确定
11.
对于复分解反应,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X一定是CuCl2B.相对分子质量大小:X>Y
C.Y可能是H2OD.Y可能是Na2SO4
12.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其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A.滴加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B.滴加石蕊试液显蓝色的溶液
C.能够与碱发生反应的溶液D.常温下,pH<7的溶液
13.
化肥碳酸氢铵具有以下性质:易溶于水,受潮时在常温下即能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越快,遇碱性物质时也会放出氨气。该花费在运输、贮存和施用中做法错误的是
A. 运输时注意密封     B. 贮存时不能受潮或暴晒
C. 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D. 施用后立即盖上

5.选择题(共11题)

14.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成果的概述,错误的是(  )
15.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ABC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点A、B、C的坐标分别为A(﹣1,3),B(﹣3,1),C(﹣1,1).请解答下列问题:

16.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ABC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点A、B、C的坐标分别为A(﹣1,3),B(﹣3,1),C(﹣1,1).请解答下列问题:

17.

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

18.

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

19.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B

 检验一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C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加入适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D

 鉴别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各取少量溶液中试管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20. 2012年第一季有91天.
21.《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blank#}1{#/blank#}的作品。其中小人国是用{#blank#}2{#/blank#}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22.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blank#}1{#/blank#}在课堂上做实验时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电流也具有热效应,20年后的1840年,英国物理学家焦耳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blank#}2{#/blank#}的关系,家用电风扇工作时,电动机同时也要发热,一台标明“220V  44W”的电风扇正常工作10分钟,电流产生的热量为{#blank#}3{#/blank#}J(已知电动机线圈电阻为2Ω).
23.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blank#}1{#/blank#}在课堂上做实验时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电流也具有热效应,20年后的1840年,英国物理学家焦耳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blank#}2{#/blank#}的关系,家用电风扇工作时,电动机同时也要发热,一台标明“220V  44W”的电风扇正常工作10分钟,电流产生的热量为{#blank#}3{#/blank#}J(已知电动机线圈电阻为2Ω).
24.

【保护个人隐私】“我心中有个小秘密,不能告诉你”,这句歌词说的就是人人有隐私。人生在世,总有一些不愿为人所知、侵扰的秘密,总有许多与公共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每个人都渴望在社会中保留一块属于自己的空间,让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得到放松。

6.填空题(共4题)

25.
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请回答:
(1)从组成角度看:氯化钠是由 组成.
(2)从微粒角度看:氯化钠是由   构成(用微粒符号表示).
(3)从制备角度看:将海水进行    可得到粗盐.除去粗盐中含有的SO42、Ca2+、Mg2+等杂质,常加入过量的①Na2CO3溶液、②BaCI2溶液、③NaOH溶液,三种试剂的加入顺序为   (填序号).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液能生成氯化钠,工业上不用此反应制备氯化钠的原因是
(4)从变化角度看:将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能生成一种碱、氢气和氯气(CI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高中化学反应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另一类是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没有改变的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判断上述反应的类型为    
26.
银、铁、铜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三种金属.对Ag、Fe、Cu三种金属活动顺序的探究,下列所选试剂组不可行的是__.
①Fe、Ag、CuSO4溶液  ②Cu、Ag、FeSO4溶液 ③Cu、FeSO4溶液、AgNO3溶液
在你认为可行的试剂组中,写出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若可行的试剂不只一组,请任选其中一组)
27.
小红家是农场种粮大户,小红经常利用所学知识帮父母解决实际问题.
(1)今春垦区普遍低温,小红建议适当增加下列化肥中_____(填字母序号)的施用量,以增强作物的抗寒能力.
A.NH4ClB.K2SO4C.Ca(H2PO4)2
(2)她用pH试纸测得自家土壤浸出液的pH为5,应施用_____来改良土壤.她告诉父母该物质不能与硝酸铵等铵态氮肥共同施用,否则会_____.
(3)她还要帮助父母配制100kg 16%的氯化钠溶液用于选种,需称量_____kg氯化钠.
28.
从小明同学整理的笔记中可以看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去NaOH溶液中的Ca(OH)2杂质,加入适量Na2CO3溶液,过滤
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NaOH+HCl═NaCl+H2O,属于复分解反应
D.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分别通入无色酚酞试液都变红色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1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