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1题)
4.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
B.![]() ![]() |
C.金属和酸反应能生成气体,和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
D.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
5.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对应关系不成立的是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食品保护气 |
B.铁的活泼性比铝弱,铁制品比铝制品在空气中更耐腐蚀 |
C.磷燃烧能产生白烟,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
D.钨的熔点高,可用于制造白炽灯灯丝 |
6.
下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1

A.a管中铁钉会锈蚀,b管中铁钉不会锈蚀 |
B.该实验说明铁锈蚀与空气、水有关 |
C.L端液面高度低于R端液面高度 |
D.若将a管中的水改为海水能加快铁的锈蚀 |
7.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
B.甲和乙的溶解度相同 |
C.![]() |
D.![]() |
9.
下列归类错误的是
选项 | 归类 | 物质(或元素) |
A | 常见合金 | 生铁、青铜、硬铝 |
B | 人体中常见微量元素 | 碘、锌、硒、铁等 |
C | 常见可燃性气体 | 氢气、氮气、氧气 |
D | 常见医用消毒剂 | 碘酒、75%酒精溶液、双氧水溶液 |
A.A | B.B | C.C | D.D |
10.
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现象①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
B.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
C.现象①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
D.现象②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
11.
现有一样品,经分析含氧化钙、碳酸钙两种物质。向该样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100g,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液,(已知CaO + 2HCl = CaCl2 + H2O),蒸干该溶液得到固体质量为 ( )
A.11.1g | B.22.2g | C.7.3g | D.14.6g |
2.多选题- (共2题)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常用于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
B.合金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要小 |
C.高炉炼铁中所需的高温和![]() |
D.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2∶1 |
13.
下列四个图像分别表示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中的数据及处理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


A.将一定质量的铜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
B.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片 |
C.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 |
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
3.填空题- (共5题)
14.
按要求写出下列符号:
(1)2个氧原子___________;(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
(3)3个水分子___________;(4)氧化镁中氧元素为-2价________。
(1)2个氧原子___________;(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
(3)3个水分子___________;(4)氧化镁中氧元素为-2价________。
15.
(14分)钢铁工业是国家工业的基础。
(1)工业上若采用的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则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所用的设备为 ,生铁出口低于炉渣出口的原因是 。
(2)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炼铁化学原理的实验,对固体产物成分等进行探究。
【设计实验】用一氧化碳还原纯净的氧化铁粉末,实验装置如图。

【进行实验】该小组按上述实验设计进行实验,实验时应先 (填“通入一氧化碳”或“点燃酒精灯”),目的是: 。
测得下列数据:
①反应前玻璃管和内盛氧化铁粉末的总质量66.0g(玻璃管的质量60.0g);
②反应后玻璃管和内盛黑色固体的总质量65.8g(冷却到室温称量)。
【分析与讨论】 本实验中,玻璃管内固体粉末由红色全部变为黑色。小明同学认为该黑色固体全部是铁,但小华同学提出了质疑,于是大家提出查阅资料。
【查阅资料】
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固体产物的成分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有关。
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过程中固体产物可能有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铁。
③
【实验与猜想】
①该小组同学将反应后的黑色固体研磨后,再用磁铁吸引,发现黑色固体粉末全部能被吸引,则该黑色固体粉末中不可能含有 和 。
②进行猜想:黑色固体粉末可能 a.全部为铁 b. c.
【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黑色固体粉末为 。
【反思与评价】
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若要得到铁可适当提高温度和 。
②实验装置图中采用虚线框内的装置,其作用有 和 等。
(1)工业上若采用的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则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所用的设备为 ,生铁出口低于炉渣出口的原因是 。
(2)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炼铁化学原理的实验,对固体产物成分等进行探究。
【设计实验】用一氧化碳还原纯净的氧化铁粉末,实验装置如图。

【进行实验】该小组按上述实验设计进行实验,实验时应先 (填“通入一氧化碳”或“点燃酒精灯”),目的是: 。
测得下列数据:
①反应前玻璃管和内盛氧化铁粉末的总质量66.0g(玻璃管的质量60.0g);
②反应后玻璃管和内盛黑色固体的总质量65.8g(冷却到室温称量)。
【分析与讨论】 本实验中,玻璃管内固体粉末由红色全部变为黑色。小明同学认为该黑色固体全部是铁,但小华同学提出了质疑,于是大家提出查阅资料。
【查阅资料】
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固体产物的成分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有关。
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过程中固体产物可能有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铁。
③
物质 | 四氧化三铁 | 氧化亚铁 | 氧化铁 | 铁粉 |
颜色 | 黑色 | 黑色 | 红色 | 黑色 |
能否被磁铁吸引 | 能 | 不能 | 不能 | 能 |
①该小组同学将反应后的黑色固体研磨后,再用磁铁吸引,发现黑色固体粉末全部能被吸引,则该黑色固体粉末中不可能含有 和 。
②进行猜想:黑色固体粉末可能 a.全部为铁 b. c.
【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黑色固体粉末为 。
【反思与评价】
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若要得到铁可适当提高温度和 。
②实验装置图中采用虚线框内的装置,其作用有 和 等。
16.
(6分)某兴趣小组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
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是:①计算、② 氯化钠、③ 水 、④ 、⑤转移。
(2)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在配制溶液的过程中,会导致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小于15%的原因可能是 。

(1)步骤是:①计算、② 氯化钠、③ 水 、④ 、⑤转移。
(2)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在配制溶液的过程中,会导致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小于15%的原因可能是 。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
B.称量氯化钠固体时所用天平的砝码生锈了 |
C.溶解食盐的烧杯内壁是潮湿的 |
D.将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倒入烧杯中时,有部分氯化钠固体散落在实验桌上 |
17.
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发现镁片完全溶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探究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
⑴镁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若将稀盐酸换成水,镁片换成_______固体,同样也可以观察到到饱和石灰水变浑浊。

发现镁片完全溶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探究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
⑴镁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若将稀盐酸换成水,镁片换成_______固体,同样也可以观察到到饱和石灰水变浑浊。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