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立方教育内部12月份月考九年级下册化学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172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0

1.推断题(共2题)

1.
根据下述变化,(1)写出A→E各物质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写出①→④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A,B两种物质都是黑色粉末,A,B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根据上述变化关系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两种黑色粉末的化学式:A是______  B是______
写出变化①,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① 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题(共1题)

3.
小韬买了一瓶钙片说明书某些地方模糊不清.于是她做实验探究:取2片钙片加入50g盐酸溶液,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假设钙片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溶液反应),测得玻璃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你帮小韬计算
(1)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______g.
(2)所用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3)请你通过计算,在标签的最后一行补充上相应内容:含量:碳酸钙___________ g/片可提供钙元素______ g/片。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一般情况下,金属越活泼,与酸反应的速度越快.为了探究金属Mg、Zn、Fe与酸反应的快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实验步骤】①取A、B、C三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浓度相同的盐酸溶液,②分别加入足量的、大小相等的Mg、Zn、Fe,立即把三个相同的气球分别套在各试管口上.
【实验预测与分析】
(1)写出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球膨胀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___(填试管编号).
(3)该实验表明,实验室一般选用锌而不选用镁、铁制取氢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4)步骤②是实验获得成功的关键,你认为在操作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应该:______________.

4.综合题(共1题)

5.
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水的电解实验。
【实验一】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氢氧化钠溶液100g。
(1)所需的氢氧化钠质量______g;需要水的质量______,体积为______ ml(水的密度为1g/cm3)。量水时若仰视读数,则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______  (“偏大”或“偏小”)。
(2)称量时,氢氧化钠固体应放于天平______(填“左”或“右”)盘的烧杯内;量取所需要的水(水的密度为1g/cm3),应选择的量筒的规格是______ml(选填“10”、“100”或“250”)。
【实验二】水的电解实验
用如图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已知氢氧化钠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只起到增强水的导电性作用。

(3)开始反应前a,b两管内都充满溶液。关闭活塞,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两管产生的气体如图所示,则a管中的气体是______,可以用____________来检验。b管中的气体用______验证,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电解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10%(填“<”、“=”或“>”)。

5.单选题(共9题)

6.
锡(Sn)是五金之一,它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位于铁和铜之间,则下列反应不会发生的是(   )
A.Zn+Sn(NO3)2=Zn(NO3)2+SnB.Sn+MgSO4=SnSO4+Mg
C.Sn+2AgNO3=Sn(NO3)2+2AgD.Sn+2HCl==SnCl2+H2
7.
有三种金属M、N、R。其氧化物中只有N的氧化物溶于水,且水溶液pH值大于7,又知R能从AgNO3溶液中置换出Ag,R不溶于盐酸,M能在O2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则M、N、R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的正确位置是(    )
A.M、N、(H)、RB.N、M、(H)、RC.R、(H)、M、ND.R、M、(H)、N
8.
在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上述反应的混合物,在滤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过滤得到的金属是
A.Fe、CuB.CuC.AgD.Fe、Ag
9.
用相同质量的锌和镁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以纵坐标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横坐标表示反应时间,符合反应实际的图像是(    )
A.AB.BC.CD.D
10.
在一定温度下稀释某溶液,则下列诸量中不变的是(  )
A.溶质的质量B.溶剂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D.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
11.
要使20℃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B.加入少量水
C.升高溶液温度D.倒出少量的溶液
12.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乙中含有少量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C.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丙>甲
D.t2℃时,100 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400 g水,得到10%的甲溶液
13.
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则10℃时100g NaCl饱和溶液中含有36gNaCl
B.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
D.当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该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14.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5.6gCuO粉末 ②用10mL水和10mL酒精配制20mL酒精溶液  ③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酒精溶液加热蒸发掉25g水,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酒精溶液 ④用10mL量筒量取8.2mL水
A.只有①④B.只有①②④C.只有①③④D.只有②③

6.填空题(共7题)

15.
含有硝酸锌、硝酸镁、硝酸铜、硝酸银四种溶质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滤液中一定有____;如果滤纸上有铜,则滤纸上一定也有__________,滤液中一定有____________,滤液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_;如果滤纸上有铁,则滤纸上一定同时还有__________,滤液中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
16.
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在黄铜(铜锌合金)片和纯铜片中,硬度较大的是  ,将它们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能产生气泡的是  
(2)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  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3)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Al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取少量滤液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17.
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
(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填字母)
A.铂金饰品     B.铁锅   C.铝导线
(2)为了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填序号)
①将铝、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②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
③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④将铜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硝酸银溶液中
(3)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②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4)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4900t含Fe2O376%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Fe98%的生铁的质量是  t。
18.
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现配制100kg这种溶液,需氯化钠_______kg;将其中的50g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的质量_______g;20℃时,向50g水中加入20g氯化钠,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68g,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g;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微粒有_______(填粒子符号)。
19.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⑴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g;
⑵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⑶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_,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__。
20.
请你各举出一个实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①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溶液不是无色的;_____
②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实例:是液体,但不是溶液;_____
③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实例:可做溶质,但不是固体。_____。
21.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__ __。
(2)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甲。
(3)30℃时,将40g甲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若将烧杯内物质升温到50℃(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 (选填序号)。
a.溶剂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4)从图中还可获得的信息是   (答出一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2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