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取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Ba(OH)2溶液于烧杯中,逐渐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H2SO4溶液.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与加入H2SO4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Ba(OH)2中钡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当加入9.8gH2SO4溶液时,溶液的pH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
(2)计算Ba(OH)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1)Ba(OH)2中钡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当加入9.8gH2SO4溶液时,溶液的pH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
(2)计算Ba(OH)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简答题- (共1题)
2.
如图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

①t1℃时,溶解度相等的两种物质是________.
②B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物质A,要除去A得到较纯的B物质,可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___.
③如图2所示,在大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后,甲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乙试管内的溶液为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①t1℃时,溶解度相等的两种物质是________.
②B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物质A,要除去A得到较纯的B物质,可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___.
③如图2所示,在大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后,甲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乙试管内的溶液为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同学们在实验室用块状大理石和5%的稀盐酸反应制取CO2,观察不到气泡产生时,发现固体还有剩余,对此进行探究(杂质不溶水且不与酸反应)。
(提出问题)不再产生气泡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盐酸己经完全反应 猜想二:剩余固体中无碳酸钙
猜想三:生成物或杂质附着在大理石表面,阻碍反应继续进行
(实扮探究一)反应后溶液中是否有盐酸。
(1)小亮取上述反应后的溶液,测得溶液pH=2,说明溶液显______性,由此得出猜想一不成立的结论。
(2)小慧认为此结论不够严谨,还应考虑生成物对溶液酸碱度的影响,补充了如夏实验。
①取洁净的烧杯,另配制______溶液,测得溶滚pH=7。
②取洁净的试管,加入适量水和紫色石蕊溶液,持续通入CO2,发现溶液变为____色。但小亮认为实验②不能说明CO2对溶液酸碱度的影响,他重新改进了实验。
③另取洁净的试管,加入适量水,持续通入CO2至饱和,测得溶液pH=5.6。
由以上实验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对溶液酸碱度影响不大,猜想一不成立,反应后的溶液中有盐酸。
(实验探究二)剩余固体中是否有碳酸钙。
小亮先振荡反应容器,使剩余固体和液体充分接触,观察到仍无气泡产生。再向容器中滴加
少量5%的稀盐酸,又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不再产生气泡,仍有固体剩余。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由以上实验可知,猜想二和猜想三不成立。
(得出结论)
根据以上实验探究,可得出影晌反应是否进行的因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
(反思交流)小慧又提出,也可能是反应太慢,无法观察到气泡产生。她设计了如下对比实验:取出(实验探究二)所得的部分清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测得pH为X,同时测得(实验探究二)容器中剩余溶液的pH为Y,若X______Y(填“>”“=”“<”),则她的猜想成立。
(提出问题)不再产生气泡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盐酸己经完全反应 猜想二:剩余固体中无碳酸钙
猜想三:生成物或杂质附着在大理石表面,阻碍反应继续进行
(实扮探究一)反应后溶液中是否有盐酸。
(1)小亮取上述反应后的溶液,测得溶液pH=2,说明溶液显______性,由此得出猜想一不成立的结论。
(2)小慧认为此结论不够严谨,还应考虑生成物对溶液酸碱度的影响,补充了如夏实验。
①取洁净的烧杯,另配制______溶液,测得溶滚pH=7。
②取洁净的试管,加入适量水和紫色石蕊溶液,持续通入CO2,发现溶液变为____色。但小亮认为实验②不能说明CO2对溶液酸碱度的影响,他重新改进了实验。
③另取洁净的试管,加入适量水,持续通入CO2至饱和,测得溶液pH=5.6。
由以上实验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对溶液酸碱度影响不大,猜想一不成立,反应后的溶液中有盐酸。
(实验探究二)剩余固体中是否有碳酸钙。
小亮先振荡反应容器,使剩余固体和液体充分接触,观察到仍无气泡产生。再向容器中滴加
少量5%的稀盐酸,又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不再产生气泡,仍有固体剩余。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由以上实验可知,猜想二和猜想三不成立。
(得出结论)
根据以上实验探究,可得出影晌反应是否进行的因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
(反思交流)小慧又提出,也可能是反应太慢,无法观察到气泡产生。她设计了如下对比实验:取出(实验探究二)所得的部分清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测得pH为X,同时测得(实验探究二)容器中剩余溶液的pH为Y,若X______Y(填“>”“=”“<”),则她的猜想成立。
4.推断题- (共1题)
4.
下列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图,其中B为黑色固体,N为蓝色沉淀,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1)D的化学式为_______。
(2)B→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C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请回答:(1)D的化学式为_______。
(2)B→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C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5.单选题- (共5题)
5.
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滤渣中所含物质不可能的情况是( )
A.可能有银和铜,没有锌 | B.可能只有银,没有铜和锌 |
C.一定有银,可能有铜和锌 | D.一定有银、没有锌,可能有铜 |
8.
欲将粗盐提纯并用所得精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速度 |
B.蒸发时,将蒸发皿中晶体全部析出后才停止加热 |
C.配制溶液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等 |
D.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重、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 |
6.填空题- (共2题)
10.
碱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________色,本质是碱在水中会解离出________(填化学符号).请写出一个中和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5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