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2.单选题- (共10题)
2.
某化学小组向一定量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溶液A和固体B,滤液A中所含的溶质不可能的情况是()
A.Zn(NO3)2、AgNO3 |
B.Zn(NO3)2、Cu(NO3)2、AgNO3 |
C.Zn(NO3)2、Cu(NO3)2 |
D.Zn(NO3)2 |
3.
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2C+O2![]() |
B.用足量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O2 + Ca(OH)2 ═ CaCO3↓ + H2O |
C.铝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2Al + 3O2 = Al2O3 |
D.铁与稀盐酸反应:2Fe + 6HCl = 2FeCl3 + 3H2↑ |
4.
下列有关水或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直流电电解水,发现负极与正极上得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
B.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吸附杂质 |
C.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
D.均一、稳定的无色液体一定是溶液 |
5.
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A、B、C析出晶体时均不含结晶水),根据曲线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A |
B.若将M点处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选择的方法是降低温度 |
C.t2℃时,将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忽略水的挥发)B>A=C |
D.t1℃时,将A、B、C三种固体物质分别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C>A=B |
6.
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导致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大的可能原因有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
B.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 |
C.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时,将氯化钠固体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 |
D.用了含少量杂质的氯化钠配制溶液 |
8.
2016年“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下列说法不符合主题要求的是
A.大力发展新能源,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
B.采用“绿色化学”生产工艺,提高原料利用率 |
C.回收废旧电池,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
D.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合理利用,减少污染 |
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
B.自带布袋购物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 |
C.燃烧和缓慢氧化都属于氧化反应 |
D.厨房内燃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排气扇 |
10.
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某档案室着火——用水基型灭火器 | B.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
C.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 D.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
3.填空题- (共1题)
12.
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1)20℃时,三种物质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2)硝酸钾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可采用________法提纯硝酸钾。
(3)量筒的局部示意图(见图),量取水时应沿用____视线(选填“a”或“b”)进行读数;____视线(选填“a”或“b”)对应的读数较大。

(4)A是80℃含有120 g水的KNO3溶液。经过如下操作,得到102 gKNO3固体。

Ⅰ.A溶液为_____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Ⅱ.对以上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选填编号)。
a.A到B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b.B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69︰100
c.开始析出KNO3固体的温度在60℃至80℃之间
d.溶液的质量等于222 g
温度(℃) | 20 | 40 | 50 | 60 | 80 | |
溶解度(g/100g 水) | NaCl | 36.0 | 36.6 | 37.0 | 37.3 | 38.4 |
NH4Cl | 37.2 | 45.8 | 50.4 | 55.2 | 65.6 | |
KNO3 | 31.6 | 63.9 | 85.5 | 110 | 169 |
(1)20℃时,三种物质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2)硝酸钾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可采用________法提纯硝酸钾。
(3)量筒的局部示意图(见图),量取水时应沿用____视线(选填“a”或“b”)进行读数;____视线(选填“a”或“b”)对应的读数较大。

(4)A是80℃含有120 g水的KNO3溶液。经过如下操作,得到102 gKNO3固体。

Ⅰ.A溶液为_____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Ⅱ.对以上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选填编号)。
a.A到B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b.B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69︰100
c.开始析出KNO3固体的温度在60℃至80℃之间
d.溶液的质量等于222 g
4.实验题- (共1题)
13.
利用表中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连接仪器后,关闭K,加水至长颈漏斗内液面高于瓶中液面,一段时间后,液面高度保持不变,该现象说明______。
(2)实验1中,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步骤Ⅲ中,关闭K后的现象是______。
(3)实验2中,仅对比步骤Ⅱ和Ⅲ可知,欲探究的燃烧条件是______。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装置 | 实验1 | 实验2 |
![]() | Ⅰ.将盛有足量锌粒的燃烧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Ⅱ.打开K,从长颈漏斗向瓶内加入稀盐酸,至浸没锌粒。 Ⅲ.当瓶中产生大量气泡时,关闭K。 | Ⅰ.将盛有白磷的燃烧匙伸入 瓶内,塞紧瓶塞。 Ⅱ.打开K,从长颈漏斗向瓶内加入约80℃的热水,至浸没白磷。 Ⅲ.从a口向瓶中鼓入空气,使瓶中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关闭K。 |
(1)连接仪器后,关闭K,加水至长颈漏斗内液面高于瓶中液面,一段时间后,液面高度保持不变,该现象说明______。
(2)实验1中,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步骤Ⅲ中,关闭K后的现象是______。
(3)实验2中,仅对比步骤Ⅱ和Ⅲ可知,欲探究的燃烧条件是______。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