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百色卷)化学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1545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3/9/9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探究(1):碳酸氢钠(NaHCO3)俗名小苏打,常用于食品和医学工业.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进行加热,发现有气泡,同时还剩余白色固体.他们对白色固体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白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和一种常见的固体.
(提出猜想)
猜想1:白色固体是碳酸钠,
猜想2: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钠
猜想3: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兴趣小组为了确定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填写下表: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溶于水,加入过量的中性氯化钙溶液,过滤.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1成立
步骤二:取滤液少许,往滤液中滴入:①    
 
   
 
 
(实验总结)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③  
探究2:某化学兴趣小组把金属钠投到硫酸铜溶液中,实验并非如想象的有红色铜析出,而是生成一种蓝色沉淀.同学们非常好奇并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金属钠投到硫酸铜溶液中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反应?
(查阅资料)钠是非常活泼的金属,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并放出气体,生成的溶液显碱性
(提出猜想)
猜想1: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某碱溶液,某碱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猜想2: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某气体和某碱溶液,某碱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实验探究)
实验一:同学们把一小块切干净的钠投到装有少量蒸馏水的试管中,点燃生成的气体,听到“噗”的一声后燃烧起来;
实验二:在剩余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发现有蓝色沉淀.
(实验总结)
①两个猜想中的“某碱”是     ,猜想2中生成的气体是   
②水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请你判断猜想   成立.

2.计算题(共1题)

2.
一同学取来某品牌的钾肥,主要成分硫酸钾,还含少量的氯化钾共200克,投入到908克的氯化钡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后得到硫酸钡沉淀233克和氯化钾的不饱和溶液.请帮他计算:(注明:K2SO4+BaCl2=BaSO4↓+2KCl)
(1)硫酸钾中钾、硫、氧的原子个数比是    ,氯化钾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200克该品牌的钾肥中硫酸钾的质量是多少?
(3)反应后所得氯化钾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选择题(共8题)

3.

根据下列图示的描述,错误的是(  )

4.

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某小组同学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如图所示),请分析作答:

5.

如图是比较花生仁、大米、牛肉干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的实验示意图.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6.

下列关于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7.

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下列各项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制造长矛  ②用火   ③产生语言   ④直立行走.

8.

请据肾单位结构功能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9.

请据肾单位结构功能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0.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婴儿在母体内大约280天.请你写出正常情况下的一个胎儿从生命开始到呱呱坠地其间所经历的全部场所(  )

①睾丸  ②输精管  ③卵巢  ④输卵管  ⑤子宫  ⑥阴道.

4.单选题(共14题)

1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米酿成酒B.石蜡熔化C.铜线导电D.木料制成桌椅
12.
在化学实验中关注“气泡”情况很重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复分解反应条件之一:生成物中有气体(气泡)产生
B. 排水集气法: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还不能收集气体
C. 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碳酸钠:滴加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即可
D. 检查装置气密性:导气管伸入水中,手握容器外壁,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好
13.
下列物质按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A.烧碱、盐酸、食盐B.纯碱、火碱、硫酸
C.硝酸、熟石灰、纯碱D.盐酸、纯碱、碳酸钙
14.
下列关于化学式O2的讨论错误的是()

A.    B.     C.     D.
15.
下列生活用品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塑料袋B.铝线胶皮C.腈纶布料D.不锈钢水果刀
16.
下列区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用肥皂水区别软水和硬水
B.用水区别氯化钠和硝酸铵固体
C.用燃烧的方法区别羊毛和涤纶
D.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别O2和CO2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是蓝色透明的纯净物
B.淡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用节约用水
C.自来水是干净又卫生的纯净物
D.水在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1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滴加液体C.稀释浓硫酸D.检验O2满瓶
19.
心血管疾病患者大多属于酸性体质,根据以下表中信息:
食物
苹果
葡萄
牛奶
豆制品
pH
2.9~3.2
3.5~4.5
6.3~6.6
7.4~7.9
 
这类患者应经常食用的食物为(  )
A.牛奶B.苹果C.葡萄D.豆制品
20.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根据它们自身的性质和相互间的反应现象,不用其它试剂就可以加以鉴别的是()
A. FeCl3NaCl Ba(OH)2 B. KCl HCl NaNO3
C. Na2SO4HCl H2SO4   D. CuCl2NaNO3K2SO4
21.
近期中央电视台曝光了不法商贩制作假鱼翅、假燕窝事件,引起人们的关注,“饮食健康”是人们普遍的生活追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用甲醛浸泡的海产品有利健康
B.食用合格碘盐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C.亚硝酸钠有咸味可代替食盐用来烹调食物
D.用“瘦肉精”喂养的猪,人食用这种猪肉无害
22.
下列元素中,因摄入量不足容易导致人患贫血症和佝偻病的分别是(  )
A.碘和锌B.锌和铁C.钙和碘D.铁和钙
23.
下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简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图1中的热水只是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 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会有同样的现象
C. 图1中的实验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着火点的高低
D. 图1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24.
世博“零碳馆”是中国第一座“零碳”排放的公共建筑,这里“碳”是指()
A.煤B.石油C.天然气D.二氧化碳

5.填空题(共5题)

25.
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合适的数字序号填空(每空只填一个数字序号):
①熟石灰    ②石墨 ③干冰 ④甲烷 ⑤氢气 ⑥二氧化硫.
(1)常用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  
(2)农业上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3)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4)用来人工降雨的是    
(5)用作高能、无污染燃料的是     
(6)排放到空气中形成酸雨的是     
26.
(1)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H
1.008
 
2He
4.003
 
 
 
 
 
3Li
6.941
4Be
9.012
5B
10.81
6C
12.01
7N
14.01
8O
16.00
9F
19.00
10Ne
20.18
11Na
22.99
12Mg
24.31
13Al
26.98
14Si
28.09
15P
30.97
16S
32.06
17Cl
35.45
18Ar
39.95
 
①从表中查出硅(S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②氩原子的质子数是    
③表中硫原子核外有    个电子层,最外层有   个电子.
(2)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后如果增加,则该物质是还原剂,如果是减少的则该物质是氧化剂.请判断反应:Fe+CuSO4=FeSO4+Cu中,还原剂是   ,氧化剂是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生石灰与水反应   
②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     
③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     
27.
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符号或符号的意义:
(1)百色市盛产的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氧化铝)      
(2)家里常用食醋的溶质(醋酸)   
(3)镁离子   
(4)5P2O5  
(5)3Hg  
28.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时,溶解度排第二物质是   (填字母);
(2)要使不饱和的A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办法是   (请选择下列答案序号填空);
a.升温 b.加A物质 c.加溶剂
(3)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   (填字母).
29.
(1)今年“两会”期间,北京连续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出行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对外公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PM2.5作为评价项目纳入标准.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①雾霾天气导致呼吸道病人增多,因为这种天气,空气中   大量增加(填字母序号);
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可吸入颗粒物D.二氧化硫
②防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的 作用;
③请你提出一条防治空气污染的合理建议:     
(2)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化学知识,请解释:
①夏天的黄昏,鱼塘里的鱼儿总爱在水面游动,请从溶解度角度分析:
②校园有几棵玉兰花,开花时会散发出令人陶醉的芳香,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该现象:

6.实验题(共2题)

30.
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如果用F收集氧气,则气体由  进入   (填 ①或 ②).
(3)如果实验室要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选择的装置连接是   (填字母).
31.
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加热氯化铵(NH4Cl)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可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最好选用下图   (选填装置A、B、C、D)气体发生装置制取氨气
(2)欲制得氨气(氨气溶于水),且能避免倒吸,最好在其发生装置后连接下图   装置.(选填E或F).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选择题:(8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