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2题)
1.
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下: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
(2)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属于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 , 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时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
(4)写出NH4Cl的一种用途________.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
(2)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属于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 , 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时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
(4)写出NH4Cl的一种用途________.
2.
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下: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2)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操作a的名称是 ,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时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
(4)写出NH4Cl的一种用途 。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2)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操作a的名称是 ,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时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
(4)写出NH4Cl的一种用途 。
2.科学探究题- (共2题)
3.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使用暗紫色固体A进行探究实验,他实验的过程和现象如图: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F:________。
(2)加热操作中用作热源的仪器是________.
(3)反应②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
(4)反应③的现象是________.
(5)反应①和反应②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无色气体B,较好的方法是(填编号):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F:________。
(2)加热操作中用作热源的仪器是________.
(3)反应②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
(4)反应③的现象是________.
(5)反应①和反应②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无色气体B,较好的方法是(填编号):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4.
在化学课上,甲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粘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是什么?
(1)(进行猜想)甲认为黑色颗粒是________,白色物质可能是①Na2O②碳酸钠③________乙同学认为白色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钠。甲同学立刻认为乙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_。
(2)(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Na2O+H2O= 2NaOH.
(实验探究)甲同学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
(3)(反思评价)丙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
(4)(得出结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由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实验还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任意写一个)。
(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是什么?
(1)(进行猜想)甲认为黑色颗粒是________,白色物质可能是①Na2O②碳酸钠③________乙同学认为白色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钠。甲同学立刻认为乙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_。
(2)(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Na2O+H2O= 2NaOH.
(实验探究)甲同学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方案1 | 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 ________ | 白色物质 为氧化钠。 |
方案2 | ①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 | ________ | 白色物质 是碳酸钠。 |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 ________ |
(3)(反思评价)丙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
(4)(得出结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由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实验还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任意写一个)。
3.简答题- (共3题)
5.
(题文)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为电解水的装置图,试管①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
(2)B操作集气瓶中既无水又无细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
(3)用C操作量取水的实际体积会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D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1)图A为电解水的装置图,试管①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
(2)B操作集气瓶中既无水又无细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
(3)用C操作量取水的实际体积会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D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化学式为O3)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
⑴物理性质: ;
⑵化学性质: ;
⑶用途: ;
⑷从上述材料中可见臭氧对人类有利有弊。请再举出一种物质,并说出其利弊:
。
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化学式为O3)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
⑴物理性质: ;
⑵化学性质: ;
⑶用途: ;
⑷从上述材料中可见臭氧对人类有利有弊。请再举出一种物质,并说出其利弊:
。
7.
化学实验操作的“先”与“后”十分重要,若遇到下列情况,应如何操作.
①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必须先________,后集中加热.
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后先________后________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③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加质量________ (大或小,下同)的砝码,后加质量________ 的砝码.
①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必须先________,后集中加热.
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后先________后________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③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加质量________ (大或小,下同)的砝码,后加质量________ 的砝码.
4.单选题- (共12题)
8.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与化学无关的是()
A.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 | B.日环食、日偏食的产生 |
C.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 | D.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 |
9.
下列探究没有意义的是( )
A.探究高温下碳与氧化铜反应的产物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 |
B.探究钠与水的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
C.探究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可能只是氧化镁 |
D.探究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时出现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 |
15.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青少年长期饮用纯净水有利于身体健康 |
B.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时发生化学变化 |
C.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
D.天然水经沉淀、过滤、吸附和消毒后通常还是硬水 |
16.
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
A.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时,先把玻璃管一端润湿,然后稍用力转动使之插入橡皮塞内 |
B.给固体加热时,先预热,然后对准有药品的地方固定加热 |
C.用胶头滴管吸取待测液时,直接伸入待测液后再挤压胶头 |
D.洗涤试管,先倒净试管内的废液,再注入半试管水,振荡后把水倒掉,再注入水,振荡后再倒掉,这样连洗几次 |
5.选择题- (共2题)
6.填空题- (共4题)
22.
关于茶叶,请回答:
(1)饮茶可为人体补充所需维生素。茶叶中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其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为________。
(2)绿茶中的维生素C易被氧气氧化而失去营养价值,受热时更容易被氧化。对于绿茶的保存或饮用方法,请你给出一条建议________。
(3)大部分蛋白质难溶于水。饮茶时,茶叶中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________(填“茶水”或“茶渣”)里。
(1)饮茶可为人体补充所需维生素。茶叶中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其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为________。
(2)绿茶中的维生素C易被氧气氧化而失去营养价值,受热时更容易被氧化。对于绿茶的保存或饮用方法,请你给出一条建议________。
(3)大部分蛋白质难溶于水。饮茶时,茶叶中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________(填“茶水”或“茶渣”)里。
25.
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枝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________。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火焰上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________处(填字母)的火柴梗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________。
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________。
(1)取一枝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________。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火焰上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________处(填字母)的火柴梗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________。
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2道)
科学探究题:(2道)
简答题:(3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