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宁夏回族自治区卷)化学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1530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4/10/25

1.计算题(共1题)

1.
为了测定久置在空气中已经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现取该样品10g,加入稀盐酸至不再有气体产生为止,得到2.2g二氧化碳。
(1)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2)计算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3)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 。

2.单选题(共11题)

2.
在开发和利用下列能源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用风力发电B.用日光灯照明
C.用太阳能加热水D.用天然气做饭、取暖
3.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个X分子中有3个原子
B.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
C.该反应时复分解反应
D.反应前分子数比反应后多
4.
路边烧烤除污染环境外,在烧烤肉类食品时还会产生一种致癌物质——苯并(a)芘(化学式C20H12)。有关苯并(a)芘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它由两种元素组成 B. 苯并(a)芘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
C. 它属于有机化合物 D. 苯并(a)芘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20:12
5.
下图呈现的是钾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些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是19 B. 它是非金属元素
C.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39   D. 相对原子质量是19
6.
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A. 2H表示两个氢元素
B. CO表示一个一氧化碳分子
C. Zn2+表示锌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 表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7.
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B.玻璃钢、碳纤维都是复合材料
C.铝合金比铝的强度和硬度高D.合金、合成纤维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8.
现有①铜和稀盐酸 ②碳酸氢钠和稀盐酸 ③硝酸铵和水 ④镁和稀硫酸 ⑤浓硫酸和水五组物质。将各组中的两种物质在下图所示气密性良好的装置中相互混合,有气泡从水中逸出处的是
A.③④⑤B.①③⑤
C.②③④D.②④⑤
9.
关于水的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A.用肥皂水可区分软水和硬水
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C.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主要有沉淀、过滤和蒸馏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0.
推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某化肥与碱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证明该化肥是铵态氮肥
B.向某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证明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C.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证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D.将某无色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10,证明该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11.
下列做法可减轻对环境污染的是
A.丢弃废旧电池B.焚烧废弃所料
C.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12.
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A.用温度计搅拌液体B.用量筒做反应容器
C.用试管组装气体发生装置D.用烧杯盛固体直接加热

3.选择题(共11题)

13.2018年5月29日(农历四月十五),这一天金华市昼{#blank#}1{#/blank#}夜(填“长于”或“短于”),当天的月相最接近下图中的{#blank#}2{#/blank#}(填字母)。

A.下弦月

B.新月

C.上弦月

D.满月

14.小巧同学发现她家种的牵牛花,早晨为红色,大阳出来后颜色逐渐加深,中午呈紫色。她很好奇,于是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花瓣颜色变化是否与光照有关?

【实验步骤】①早晨,她选取两组生长状况相同,且均开红花的牵牛花,编号A和B;②A组放在阳光下,B组遮光处理,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③中午,观察花的颜色、记录实验现象:A组为紫色,B组为红色;④得出实验结论。请回答:

15.小巧同学发现她家种的牵牛花,早晨为红色,大阳出来后颜色逐渐加深,中午呈紫色。她很好奇,于是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花瓣颜色变化是否与光照有关?

【实验步骤】①早晨,她选取两组生长状况相同,且均开红花的牵牛花,编号A和B;②A组放在阳光下,B组遮光处理,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③中午,观察花的颜色、记录实验现象:A组为紫色,B组为红色;④得出实验结论。请回答:

16.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个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烧杯内有固体残留并得到无色溶液甲;

②取少量无色溶液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

③继续向①的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17.小科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观察到下列物像(如图):

 

18.小君和小英同学发现:带火星的竹签在空气中不会复燃,若用装有60%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收集氧气,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竹签复燃,为了找到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设计实验】小君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该装置的圆底烧瓶中放入25毫升水的目的是{#blank#}1{#/blank#}。


【实验研究】第一组实验:取3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分别装入15%、30%和45%的水,盖上盖玻片倒置在水槽中。当气泡{#blank#}2{#/blank#}放出后,导管口伸入集气瓶把其中的水全部排出,将相同的3支带火星竹签分别插人①~③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

获得第一组实验现象后,小君又做了第第二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两组实验数据和现象见下表:

实验分组

第一组

第二组

实验序号

集气瓶装水的体积分数/%

15

30

45

34

38

42

带火星竹签状况

很亮

复燃

很亮

复燃

复燃

得出上述两组实验现象后,小英认为还不能确定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需继续进行实验。则实验序号⑦的集气瓶装水的体积分数应该是{#blank#}3{#/blank#}%。

【实验结论】再经过数次实验并计算后得出: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为48.7%。

【继续探究】小君认为采用该方法收集的氧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请你提出实验改进的措施{#blank#}4{#/blank#}。

19.小君和小英同学发现:带火星的竹签在空气中不会复燃,若用装有60%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收集氧气,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竹签复燃,为了找到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设计实验】小君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该装置的圆底烧瓶中放入25毫升水的目的是{#blank#}1{#/blank#}。


【实验研究】第一组实验:取3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分别装入15%、30%和45%的水,盖上盖玻片倒置在水槽中。当气泡{#blank#}2{#/blank#}放出后,导管口伸入集气瓶把其中的水全部排出,将相同的3支带火星竹签分别插人①~③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

获得第一组实验现象后,小君又做了第第二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两组实验数据和现象见下表:

实验分组

第一组

第二组

实验序号

集气瓶装水的体积分数/%

15

30

45

34

38

42

带火星竹签状况

很亮

复燃

很亮

复燃

复燃

得出上述两组实验现象后,小英认为还不能确定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需继续进行实验。则实验序号⑦的集气瓶装水的体积分数应该是{#blank#}3{#/blank#}%。

【实验结论】再经过数次实验并计算后得出: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为48.7%。

【继续探究】小君认为采用该方法收集的氧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请你提出实验改进的措施{#blank#}4{#/blank#}。

20.相关资料表明,大部分重大交通事故是因为汽车超载超速造成的。兴趣小组决定对超载超速问题进行一次模拟探究,经讨论后认为,可以用小球作为理想模型,代替汽车作为研究对象。如图,将小球从高度为h的同一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推动同一小木块向前移动一段距离s后停下,完成甲乙、丙三次实验,其中h1=h3>h2,mA=mB<mc

21.小科想知道标有“3.8V"字样的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于是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电源电压6伏恒定不变,滑动变阻器规格为“50Ω  1A”。

22.2017年11月27日、12月5日,克隆猴“中中”、“华华”相继在中科院某研究所诞生,它们是采用同一只猴的体细胞克隆的,这标志着中国率先开启以体细胞克隆猴作为实验动物的新时代。猴的克隆过程(如图),请回答:

23.2017年11月27日、12月5日,克隆猴“中中”、“华华”相继在中科院某研究所诞生,它们是采用同一只猴的体细胞克隆的,这标志着中国率先开启以体细胞克隆猴作为实验动物的新时代。猴的克隆过程(如图),请回答:

4.填空题(共4题)

24.
比较、分析、归纳是化学学习的有效方法。已知化学反应:
Zn+CuSO4=ZnSO4+Cu
Cu+2AgNO3=Cu(NO3)2+Ag
Cl2+2NaBr=2NaCl+Br2
Br2+2NaI=2NaBr+I2
(1)通过分析、总结发现:上述四个反应均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反应;反应③中的Cl2和④中的Br2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都从反应前的________变成反应后的__________价。
(2)分析反应①和②,可以得出Zn、Cu、Ag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判断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氯气和碘化钠(Na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5.
小亮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他先在燃烧匙中放入足量的红磷,塞紧橡皮塞,然后用凸透镜聚光照射集气瓶中的红磷。

(1)由于凸透镜的聚光作用,使红磷的温度 ,红磷燃烧;燃烧停止后,燃烧匙里仍有红磷,燃烧停止的原因是
(2)待完全反应冷却到常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说明
(3)实验中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原因是    
26.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2)t2℃时,要使用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将溶液的温度   
(3)t1℃时,将25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根据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计算:未溶解的甲物质的质量是 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27.
(4分)生活离不开化学
(1)明明今天的午饭有米饭、黄瓜和牛奶等食物,其中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是 。人体缺少某些元素会生病,如缺乏 元素会患骨质疏松等疾病。
(2)莉莉的衣服沾有一小片油渍,她可选用 洗掉,采用这种方法的原理是     

5.实验题(共1题)

28.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做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的中和反应实验中,突然发现未给烧杯中滴加指示剂。于是将实验改为探究烧杯内的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烧杯内的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溶质一定有硫酸钠,写出生成硫酸钠的化学方程式    。溶质除了硫酸钠外,小敏同学认为还可能有氢氧化钠,小丽同学认为还可能有硫酸。
(查阅资料)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设计与实验)(1)同学们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产生,据此推
同学的猜想不成立,理由是
(2)小丽同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她据此确定溶质还有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华同学提出质疑,因为溶液中的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也能产生白色沉淀。为了证明溶质是否还有硫酸,请你与同学们一起进行如下探究(要求不能选用指示剂和pH试纸)。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溶质还有硫酸
 
(反思与评价)(1)在探究化学反应后的剩余物质的成分是,除了考虑生成物,还要考虑     
(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