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2)计算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3)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 。
2.单选题- (共11题)

A.1个X分子中有3个原子 |
B.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 |
C.该反应时复分解反应 |
D.反应前分子数比反应后多 |
A. 它由两种元素组成 B. 苯并(a)芘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
C. 它属于有机化合物 D. 苯并(a)芘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20:12
A. 2H表示两个氢元素
B. CO表示一个一氧化碳分子
C. Zn2+表示锌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


A.③④⑤ | B.①③⑤ |
C.②③④ | D.②④⑤ |
A.用肥皂水可区分软水和硬水 |
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
C.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主要有沉淀、过滤和蒸馏 |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
A.某化肥与碱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证明该化肥是铵态氮肥 |
B.向某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证明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
C.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证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
D.将某无色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10,证明该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
3.选择题- (共11题)
A.下弦月
B.新月
C.上弦月
D.满月
【提出问题】花瓣颜色变化是否与光照有关?
【实验步骤】①早晨,她选取两组生长状况相同,且均开红花的牵牛花,编号A和B;②A组放在阳光下,B组遮光处理,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③中午,观察花的颜色、记录实验现象:A组为紫色,B组为红色;④得出实验结论。请回答:
【提出问题】花瓣颜色变化是否与光照有关?
【实验步骤】①早晨,她选取两组生长状况相同,且均开红花的牵牛花,编号A和B;②A组放在阳光下,B组遮光处理,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③中午,观察花的颜色、记录实验现象:A组为紫色,B组为红色;④得出实验结论。请回答:
①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烧杯内有固体残留并得到无色溶液甲;
②取少量无色溶液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
③继续向①的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设计实验】小君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该装置的圆底烧瓶中放入25毫升水的目的是{#blank#}1{#/blank#}。
【实验研究】第一组实验:取3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分别装入15%、30%和45%的水,盖上盖玻片倒置在水槽中。当气泡{#blank#}2{#/blank#}放出后,导管口伸入集气瓶把其中的水全部排出,将相同的3支带火星竹签分别插人①~③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
获得第一组实验现象后,小君又做了第第二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两组实验数据和现象见下表:
实验分组 | 第一组 | 第二组 | ||||
实验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集气瓶装水的体积分数/% | 15 | 30 | 45 | 34 | 38 | 42 |
带火星竹签状况 | 亮 | 很亮 | 复燃 | 很亮 | 复燃 | 复燃 |
得出上述两组实验现象后,小英认为还不能确定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需继续进行实验。则实验序号⑦的集气瓶装水的体积分数应该是{#blank#}3{#/blank#}%。
【实验结论】再经过数次实验并计算后得出: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为48.7%。
【继续探究】小君认为采用该方法收集的氧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请你提出实验改进的措施{#blank#}4{#/blank#}。
【设计实验】小君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该装置的圆底烧瓶中放入25毫升水的目的是{#blank#}1{#/blank#}。
【实验研究】第一组实验:取3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分别装入15%、30%和45%的水,盖上盖玻片倒置在水槽中。当气泡{#blank#}2{#/blank#}放出后,导管口伸入集气瓶把其中的水全部排出,将相同的3支带火星竹签分别插人①~③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
获得第一组实验现象后,小君又做了第第二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两组实验数据和现象见下表:
实验分组 | 第一组 | 第二组 | ||||
实验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集气瓶装水的体积分数/% | 15 | 30 | 45 | 34 | 38 | 42 |
带火星竹签状况 | 亮 | 很亮 | 复燃 | 很亮 | 复燃 | 复燃 |
得出上述两组实验现象后,小英认为还不能确定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需继续进行实验。则实验序号⑦的集气瓶装水的体积分数应该是{#blank#}3{#/blank#}%。
【实验结论】再经过数次实验并计算后得出: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为48.7%。
【继续探究】小君认为采用该方法收集的氧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请你提出实验改进的措施{#blank#}4{#/blank#}。
4.填空题- (共4题)
Zn+CuSO4=ZnSO4+Cu
Cu+2AgNO3=Cu(NO3)2+Ag
Cl2+2NaBr=2NaCl+Br2
Br2+2NaI=2NaBr+I2
(1)通过分析、总结发现:上述四个反应均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反应;反应③中的Cl2和④中的Br2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都从反应前的________变成反应后的__________价。
(2)分析反应①和②,可以得出Zn、Cu、Ag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判断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氯气和碘化钠(Na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1)由于凸透镜的聚光作用,使红磷的温度 ,红磷燃烧;燃烧停止后,燃烧匙里仍有红磷,燃烧停止的原因是 。
(2)待完全反应冷却到常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说明 。
(3)实验中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原因是 。

(1)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2)t2℃时,要使用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将溶液的温度 。
(3)t1℃时,将25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根据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计算:未溶解的甲物质的质量是 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1)明明今天的午饭有米饭、黄瓜和牛奶等食物,其中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是 。人体缺少某些元素会生病,如缺乏 元素会患骨质疏松等疾病。
(2)莉莉的衣服沾有一小片油渍,她可选用 洗掉,采用这种方法的原理是 。
5.实验题- (共1题)
(提出问题)烧杯内的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溶质一定有硫酸钠,写出生成硫酸钠的化学方程式 。溶质除了硫酸钠外,小敏同学认为还可能有氢氧化钠,小丽同学认为还可能有硫酸。
(查阅资料)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设计与实验)(1)同学们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产生,据此推
断 同学的猜想不成立,理由是 。
(2)小丽同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她据此确定溶质还有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小华同学提出质疑,因为溶液中的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也能产生白色沉淀。为了证明溶质是否还有硫酸,请你与同学们一起进行如下探究(要求不能选用指示剂和pH试纸)。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 | 溶质还有硫酸 |
(反思与评价)(1)在探究化学反应后的剩余物质的成分是,除了考虑生成物,还要考虑 。
(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 。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