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创新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151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4/20

1.简答题(共1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含量,称取样品20克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克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69.8克,求:
(1)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
(2)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兴趣小组同学欲对该固体变质情况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变质情况如何?
【查阅资料】①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容易变质但不会转化为NaHCO3
②CaCl2溶液呈中性
③盐酸加入到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
【提出猜想】猜想Ⅰ:固体未变质
猜想Ⅱ:___________
猜想Ⅲ:固体部分变质 
【原因分析】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进行实验】
小聪同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用足量水溶解,再向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由此他得出猜想Ⅰ正确,但其他同学很快予以否定,否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小玲同学也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用足量水溶解,再向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盐酸,未发现有气泡产生。据此现象小玲认为NaOH未变质。你认为该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
请说明理由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进一步得出结论,该兴趣小组同学结合所给资料分工合作,集思广益,设计了下列实验进行验证。请将下表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
反应方程式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将该样品配制成溶液,滴加过量CaCl2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猜想Ⅲ正确
②对①进行过滤,向滤液中滴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变红
 
【反思评价】
(1)在实验步骤①中为什么要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玲同学认为在实验步骤①中可以用Ca(OH)2 溶液代替CaCl2证明这一瓶中是否含有NaOH,你认为呢?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5题)

3.
交警队司机“酒驾”进行呼气检测的化学原理是:橙色K2Cr2O7的酸性溶液遇乙醇迅速生产蓝绿色铬离子(Cr3+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酒中含有的酒精属于有机物B.K2Cr2O7属于氧化物
C.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D.硫酸铬的化学式为Cr2(SO4)3
4.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自身的天然循环B.用滤纸过滤可以除去所有的杂质
C.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与软水
5.
下列方法不能把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  )
选项
待鉴别物质
鉴别方法
A
水、过氧化氢溶液
加二氧化锰,观察能否产生气体
B
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加水溶解,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温度的变化
C
食盐水和醋酸
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D
棉纤维和羊毛纤维
点燃,闻燃烧产生的气体
 
A.AB.BC.CD.D
6.
下图是a、b、c三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t2℃时,将5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a物质不含结晶水)
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蛋白质受强热会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
C.油脂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D.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服用蛋清可减轻毒性

4.填空题(共2题)

8.
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
(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铂金饰品    B.铁锅  C.铝导线
(2)为了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将铝、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②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
③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④将铜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硝酸银溶液中
(3)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①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②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9.
A-I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金属氧化物,C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D为蓝色沉淀,G、I均为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A____________,D___________.
(2)写出B与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G溶液在农业上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题(共1题)

10.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气管,应采取的措施是  
(2)实验室采用B装置制取氢气,在操作上具有的优点是  ,收集装置应选用的装置为  (选填字母序号).
(3)若用F装置干燥氧气或氢气,气体应从  (选填“a”或“b”)端通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5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