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人类的日常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1)金属元素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填名称)。大多数金属元素以化合物存在于自然界。常见的铁矿有_________,其主要成分为_________。
(2)冶炼金属的方法很多,试写出下列冶炼金属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
Ⅰ.氢气在加热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Ⅱ.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四氧化三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电解氧化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Ⅳ.西汉湿法炼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属于置换反反应的是____________ (填序号)。
(3)某地根据当地资源特点将石灰石的开采、加工和高炉炼铁建在一起形成联产。

①炼铁的固体原料有铁矿石、焦炭和_______。请写出炼铁过程中CO和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高炉炼铁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高温一氧化碳,可作为能源用来煅烧石灰石。请写出煅烧石灰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此联产方式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1)金属元素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填名称)。大多数金属元素以化合物存在于自然界。常见的铁矿有_________,其主要成分为_________。
(2)冶炼金属的方法很多,试写出下列冶炼金属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
Ⅰ.氢气在加热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Ⅱ.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四氧化三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电解氧化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Ⅳ.西汉湿法炼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属于置换反反应的是____________ (填序号)。
(3)某地根据当地资源特点将石灰石的开采、加工和高炉炼铁建在一起形成联产。

①炼铁的固体原料有铁矿石、焦炭和_______。请写出炼铁过程中CO和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高炉炼铁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高温一氧化碳,可作为能源用来煅烧石灰石。请写出煅烧石灰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此联产方式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是我们学习化学的主要目的之一。熟练地掌握物质的性质更有助于我们区分和辨别一些物质。
(1)中国的铁锅源远流长,受到联合国卫生组织的推崇,原因之一是由于铁锅能为人体补充铁元素。若人体缺乏铁元素,容易引起__________症;
(2)食品包装盒里常有一小袋粉末状物质,该物质对食品同时具有防潮和防氧化作用。小明从食品包装里取出装有粉末状物质的小袋,撕开后发现袋里有板结的铁锈。你猜测这种粉末状物质是_________,其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碳酸钙在高温下煅烧一段时间后,得到白色固体。两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确定色固体的成分,对其可能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Ⅰ组.【组成问题】 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白色固体的成分可能是CaCO3和CaO的混合物。
【实验验证】 (请你写出实验的步骤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白色固体的成分是CaCO3和CaO的混合物。
Ⅱ组.【作出猜想】 白色固体可能全部是CaO。
【试验方案】 取试样于试管中,加入水,再通入CO2,变浑浊。
Ⅱ组的方案正确吗? 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1)中国的铁锅源远流长,受到联合国卫生组织的推崇,原因之一是由于铁锅能为人体补充铁元素。若人体缺乏铁元素,容易引起__________症;
(2)食品包装盒里常有一小袋粉末状物质,该物质对食品同时具有防潮和防氧化作用。小明从食品包装里取出装有粉末状物质的小袋,撕开后发现袋里有板结的铁锈。你猜测这种粉末状物质是_________,其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碳酸钙在高温下煅烧一段时间后,得到白色固体。两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确定色固体的成分,对其可能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Ⅰ组.【组成问题】 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白色固体的成分可能是CaCO3和CaO的混合物。
【实验验证】 (请你写出实验的步骤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白色固体的成分是CaCO3和CaO的混合物。
Ⅱ组.【作出猜想】 白色固体可能全部是CaO。
【试验方案】 取试样于试管中,加入水,再通入CO2,变浑浊。
Ⅱ组的方案正确吗? 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简答题- (共2题)
4.
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石灰石样品研成粉末,然后取一定量的石灰石粉末与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和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滤渣质量的数据如下表:
(1)该样品中碳酸钙质量分数的平均值为: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2)引起三次实验数据差异的操作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利用题(1)的结果,煅烧100t这种石灰石,理论上最多能得到氧化钙______吨?(结果精确到0.1t)
实验序号 | 样品的质量/g | 滤渣的质量/g |
第一次 | 3.4 | 0.3 |
第二次 | 3.6 | 0.4 |
第三次 | 5.0 | 0.5 |
(1)该样品中碳酸钙质量分数的平均值为: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2)引起三次实验数据差异的操作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利用题(1)的结果,煅烧100t这种石灰石,理论上最多能得到氧化钙______吨?(结果精确到0.1t)
3.单选题- (共16题)
7.
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
A.24 g镁条燃烧后变成了40 g | B.2 g氢气和8 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9 g水 |
C.22 g干冰气化后变成22 g二氧化碳 | D.100 g石灰石高温后剩余固体60 g |
16.
用CO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
A.先通CO对氧化铁加热 |
B.可用石灰水来验证产生的气体 |
C.暗红色固体全变成黑色后,先停止通CO后停止加热 |
D.可用酒精灯的火焰烧掉反应剩余的CO |
17.
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未烧透的石灰石,最简便的方法是 ( )
A.观察白色粉末中是否混有块状固体 |
B.取少量样品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生成 |
C.取少量样品溶于水,观察是否有不溶于水的沉淀物 |
D.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热,称重加热前后固体质量 |
20.
“绿色化学”是将反应物全部转化为期望产物,使原子利用率达到100%,以尽量减少有害物质生成的化学理念。下列反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 ( )
A.煅烧硫铁矿:4FeS2+11O2![]() |
B.制氧气:2KMnO4![]() |
C.制烧碱:Na2CO3+Ca(OH) 2=CaCO3↓+2NaOH(烧碱) |
D.制环氧乙烷:2C2H4+O2![]() |
4.选择题- (共1题)
21.
污染居室环境的因素有:人体呼出的气体,排出的{#blank#}1{#/blank#} ,室内装饰材料释放出的有害物以及家用电器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blank#}2{#/blank#} 等.
5.填空题- (共1题)
22.
(09重庆)(6分)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铜锌合金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实验:
①称取ag样品放入烧杯,滴入足量稀盐酸。
②取一张质量为bg的滤纸,制作并安装好过滤器。
③待①中反应充分后,过滤。
④取沉淀连同滤纸放在干燥器中干燥后,称量,质量为cg。
回答下列问题:
(1)称量样品时,应把样品放在托盘天平的 盘里。
(2)如何判断①中反应已进行充分? 。
(3)过滤中发现滤液出现浑浊,应如何处理? 。
(4)整个实验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 、玻璃棒、干燥器等。
(5)通过上述实验测得的铜的质量分数是 (用a、b、c表示)。
(6)老师指出,③、④之间缺少一个步骤,使得实验结果偏大。该步骤是 。
①称取ag样品放入烧杯,滴入足量稀盐酸。
②取一张质量为bg的滤纸,制作并安装好过滤器。
③待①中反应充分后,过滤。
④取沉淀连同滤纸放在干燥器中干燥后,称量,质量为cg。
回答下列问题:
(1)称量样品时,应把样品放在托盘天平的 盘里。
(2)如何判断①中反应已进行充分? 。
(3)过滤中发现滤液出现浑浊,应如何处理? 。
(4)整个实验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 、玻璃棒、干燥器等。
(5)通过上述实验测得的铜的质量分数是 (用a、b、c表示)。
(6)老师指出,③、④之间缺少一个步骤,使得实验结果偏大。该步骤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简答题:(2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