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18届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第5章 金属与矿物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1475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6

1.综合题(共2题)

1.
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人类的日常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1)金属元素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填名称)。大多数金属元素以化合物存在于自然界。常见的铁矿有_________,其主要成分为_________。
(2)冶炼金属的方法很多,试写出下列冶炼金属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
Ⅰ.氢气在加热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Ⅱ.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四氧化三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电解氧化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Ⅳ.西汉湿法炼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属于置换反反应的是____________ (填序号)。  
(3)某地根据当地资源特点将石灰石的开采、加工和高炉炼铁建在一起形成联产。

①炼铁的固体原料有铁矿石、焦炭和_______。请写出炼铁过程中CO和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高炉炼铁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高温一氧化碳,可作为能源用来煅烧石灰石。请写出煅烧石灰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此联产方式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是我们学习化学的主要目的之一。熟练地掌握物质的性质更有助于我们区分和辨别一些物质。
(1)中国的铁锅源远流长,受到联合国卫生组织的推崇,原因之一是由于铁锅能为人体补充铁元素。若人体缺乏铁元素,容易引起__________症;
(2)食品包装盒里常有一小袋粉末状物质,该物质对食品同时具有防潮和防氧化作用。小明从食品包装里取出装有粉末状物质的小袋,撕开后发现袋里有板结的铁锈。你猜测这种粉末状物质是_________,其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碳酸钙在高温下煅烧一段时间后,得到白色固体。两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确定色固体的成分,对其可能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Ⅰ组.【组成问题】 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白色固体的成分可能是CaCO3和CaO的混合物。
【实验验证】  (请你写出实验的步骤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白色固体的成分是CaCO3和CaO的混合物。
Ⅱ组.【作出猜想】 白色固体可能全部是CaO。
【试验方案】 取试样于试管中,加入水,再通入CO2,变浑浊。
Ⅱ组的方案正确吗? 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简答题(共2题)

3.
把10g铁和铜的混合物放到盛有足量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比反应前(铁、铜混合物和盐酸)减少了0.2g,求原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
4.
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石灰石样品研成粉末,然后取一定量的石灰石粉末与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和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滤渣质量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样品的质量/g
滤渣的质量/g
第一次
3.4
0.3
第二次
3.6
0.4
第三次
5.0
0.5
 
(1)该样品中碳酸钙质量分数的平均值为: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2)引起三次实验数据差异的操作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利用题(1)的结果,煅烧100t这种石灰石,理论上最多能得到氧化钙______吨?(结果精确到0.1t)

3.单选题(共16题)

5.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生石灰投入水中B.粉碎石灰石
C.铝制品表面失去光泽D.铁生锈
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置换反应的反应物中一定有单质B.置换反应的生成物中一定有单质
C.化合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单质D.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不是单质
7.
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
A.24 g镁条燃烧后变成了40 gB.2 g氢气和8 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9 g水
C.22 g干冰气化后变成22 g二氧化碳D.100 g石灰石高温后剩余固体60 g
8.
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其生成物只有两种且都属于氧化物的是
A.加热碱式碳酸铜B.加热高锰酸钾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D.煅烧石灰石
9.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生铁B.硬铝C.石灰石D.熟石灰
10.
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    )
A.四氧化三铁B.保险丝C.不锈钢D.青铜
11.
汽车底盘常用钢做成,这是因为钢具有 (    )
A.机械强度好B.有银白色光泽C.有良好的延展性D.易传热导电
12.
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    )
A.铁粉B.铁粉和铜粉C.铜粉D.铜和硫酸亚铁
13.
下列物质间反应后,最后固体全部消失的是 (    )
A.锌粉和足量的稀硫酸B.生铁和足量稀硫酸
C.大理石和足量的稀盐酸D.铁粉和足量硫酸铜溶液
14.
废旧电池的集中回收处理的主要目的是    (    )
A.回收金属材料B.防止造成镉、汞等有毒金属对环境的污染
C.节约能源D.维修后重新出售,节约原材料
15.
下列措施对自行车防锈无效的是 (    )
A.支架喷漆B.钢圈表面镀保护金属
C.链条涂油D.保留钢丝表面的铁锈
16.
用CO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
A.先通CO对氧化铁加热
B.可用石灰水来验证产生的气体
C.暗红色固体全变成黑色后,先停止通CO后停止加热
D.可用酒精灯的火焰烧掉反应剩余的CO
17.
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未烧透的石灰石,最简便的方法是 (    )
A.观察白色粉末中是否混有块状固体
B.取少量样品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生成
C.取少量样品溶于水,观察是否有不溶于水的沉淀物
D.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热,称重加热前后固体质量
18.
下列物质(或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生石灰(CaCO3)B.干冰(H2O)C.纯碱(NaCl)D.天然气(CH4)
19.
有三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分别是CaCO3、Na2CO3和NaCl,要把它们区分开来,应该选试剂或方法是 (    )
A.水B.水和盐酸C.盐酸D.尝味道
20.
“绿色化学”是将反应物全部转化为期望产物,使原子利用率达到100%,以尽量减少有害物质生成的化学理念。下列反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 (    )
A.煅烧硫铁矿:4FeS2+11O22Fe2O3+8SO2
B.制氧气:2KMnO4K2MnO4+MnO2+O2
C.制烧碱:Na2CO3+Ca(OH) 2=CaCO3↓+2NaOH(烧碱)
D.制环氧乙烷:2C2H4+O22C2H4O

4.选择题(共1题)

21.

污染居室环境的因素有:人体呼出的气体,排出的{#blank#}1{#/blank#} ,室内装饰材料释放出的有害物以及家用电器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blank#}2{#/blank#} 等.

5.填空题(共1题)

22.
(09重庆)(6分)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铜锌合金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实验:
①称取ag样品放入烧杯,滴入足量稀盐酸。
②取一张质量为bg的滤纸,制作并安装好过滤器。
③待①中反应充分后,过滤。
④取沉淀连同滤纸放在干燥器中干燥后,称量,质量为cg。
回答下列问题:
(1)称量样品时,应把样品放在托盘天平的    盘里。
(2)如何判断①中反应已进行充分?  
(3)过滤中发现滤液出现浑浊,应如何处理?
(4)整个实验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  、玻璃棒、干燥器等。
(5)通过上述实验测得的铜的质量分数是    (用a、b、c表示)。
(6)老师指出,③、④之间缺少一个步骤,使得实验结果偏大。该步骤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简答题:(2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