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18届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练习:单元测试(三) 金属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1248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6

1.简答题(共4题)

1.
人类每年要向自然界索取大量的金属矿物资源,金属的用途与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画,纯铜片上留下明显划痕,这一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2所示,用坩埚钳夹取一根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铜丝表面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学习了金属的有关知识后,同学们知道了如何鉴别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俗名“愚人金”),为进一步定量分析黄铜的成分,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称量黄铜样品20g放入锥形瓶中,向其中不断加入稀硫酸,收集生产的气体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

(1)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
自行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请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2)自行车的有些部件是由钢铁制成的,请写出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来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从化学的角度写出一种骑自行车出行的好处________。
4.
如图为教材中实验室模拟炼铁的实验改进装置(部分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步骤如下:
Ⅰ.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Ⅱ.装好药品,先通一会儿CO,再点燃酒精喷灯;
Ⅲ.实验结束,先撤去酒精喷灯,继续通CO直至玻璃管冷却。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可看到A处玻璃管里的粉末由红色逐渐变黑,说明Fe2O3转化为________(填化学式),B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Ⅲ中先撤去酒精喷灯,继续通CO直至玻璃管冷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盛满石灰水的B装置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有下列说法:
①收集多余的CO
②检验并吸收反应生成的CO2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和②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5.
合金中除含金属外,也可以含有非金属。已知某铝合金粉末除含铝、铜外,还含镁和硅中的一种或两种。小冬设计实验对该铝合金粉末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1)硅不能与盐酸反应。 .
(2)铜、镁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3)铝、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且得到相同的气体。硅有氢氧化钠的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Si+2NaOH+H2O=Na2SiO3+2H2↑,足量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为NaAlO2,则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提出猜想】
猜想一:该粉末中除含铝、铜外,还含有镁。
猜想二:该粉末中除含铝、铜外,还含有硅。
猜想三:该粉末中除含铝、铜外,还含有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①取一定量的合金粉末,加过量
,充分反应后过滤
粉末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放出
粉末中还含有硅
②取步骤①所得滤渣,加过量
,充分反应
滤渣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放出
实验二
 
 

 
 
 
【实验结论】猜想三正确

3.单选题(共7题)

6.
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A.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与它们的组成中含碳量不同有关
B.铁丝在空气不能被点燃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有关
C.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相似与水溶液中都含有OH有关
D.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得氧气的质量与二氧化锰的质量有关
7.
今年春季,在张献忠沉银考古现场,整齐堆放着金册、银册,金币、银币、铜币和银锭,还有铁刀、铁矛等兵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了黄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B. 上述钱币用金、银、铜而不用铁,从化学角度看主要原因是铁的冶炼困难
C. 自然界有天然的铜、银、金却没有天然的金属铁
D. 常温下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时,至少需一种金属单质
8.
锰和镍(Ni)都是重要的金属,将镍丝插入Mn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插入CuSO4溶液中,镍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则Mn、Ni、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Mn、Ni、Cu B. Mn、Cu、Ni
C. Ni、Mn、Cu D. Cu、Mn 、Ni
9.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化学学习中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n不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
B.Ag能将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
C.在Al、Mg、Fe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l
D.“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10.
已知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下列化学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A. Mn+2HCl=MnCl2+H2↑ B. Mg+MnSO4=MgSO4+Mn
C. Fe+MnSO4=FeSO4+Mn     D. Mn+CuSO4=MnSO4+Cu
11.
某博物馆藏有一柄古代铁剑,为防止其生锈,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定期用清水冲洗,除去灰尘     B. 放于体验区,让观众触摸
C. 用盐水除去铁剑上的锈斑 D. 放在充满氮气的展览柜中
12.
金属腐蚀的快慢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下列条件下,铁钉的腐蚀速度最快的是( )
A. B.   C.   D.

4.选择题(共1题)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一位探险者在游记中写到:蒙特港区,这里多岛屿、半岛和海湾,徜徉在峡湾.可在海上看到排列成龙的高大雄伟山峰群,山顶峰尖锐如剃刀。从蒙特港到埃斯克尔,沿途雪峰与火山映照,冰川同密林交错。在向特雷利乌前进途中,自然景观与先前存在极大差异,气候条件恶劣.尘暴不断……图7示意该次探险区域与路线。

5.填空题(共3题)

14.
金属材料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多种金属可以压成薄片、抽成细丝,说明金属具有________性。
(2)实验室有打磨过的铝片、铁片和硫酸铜溶液。兴趣小组同学欲验证铝、铁和铜的活泼性顺序,进行如下操作:
①取少量硫酸铜溶液于试管A中,将铁片(足量)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将铁片取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补充实验具体操作)
③取少量硫酸铜溶液于试管B中,将铝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结论:三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金属腐蚀造成的损失巨大,对金属腐蚀的控制尤为重要。下列对金属的防护措施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
a.齿轮表面涂油   b.将钢材深埋保存
c.将钢刀浸泡在盐水中 d.车圈镀铬
15.
用化学方程式描述下列事实:
(1)常温下,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能把铁从磁铁矿石(主要成分Fe3O4)中还原出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已知A是易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是最轻的气体。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反应③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题(共1题)

17.
如图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细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集气瓶中预先放入一些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B中铁钉最易生锈的部位是_____(填a或b或c)。
(3)C中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会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