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高新区四校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段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117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6/11

1.科学探究题(共2题)

1.
小辉在课外研究性学习活动课上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实验,瓶内放了足量的硫酸,可充气的气球放有一定量的 铁粉,将它紧紧套在瓶口上,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质量为M1,然后将气球内的铁粉全部倒入瓶内,立即产生氢气, 气球逐渐胀大,充分反应后最终再次称量,质量为 M2,结果 M1>M2,试分析:

(1)此反应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
(2)天平显示 M1>M2 的原因是(装置不漏气)_________   。
(3)小辉为了测定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又用150克稀硫酸分三次和一定质量的铁粉进行实验,所得实验数据如下:
物质质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硫酸质量(克)
50
50
50
剩余固体质量(克)
11.4
5.8
0.2
 
通过以上表格分析,小辉所用铁粉的质量是____克;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只需写出计算表达式)。
2.
随州市某初中学校九年级化学兴趣小组学完“盐的性质”后进行下图两个实验。

(1)甲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甲、乙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同一烧杯,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他决定对白色沉淀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硫酸钡不溶于酸。
(作出猜想)白色沉淀为:Ⅰ._____________;
Ⅱ.Mg(OH)2和BaSO4;Ⅲ. Mg(OH)2和MgCO3
(实验方案)请你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证明猜想Ⅲ成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与结论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Ⅲ成立。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写一个即可)________________。
 
(拓展与思考)如果猜想Ⅱ成立,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做甲实验时__________________;上述白色沉淀的成分不可能出现的组合是Mg(OH)2、MgCO3和BaSO4,原因是____________。

2.推断题(共1题)

3.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F六种物质中都含有同一种元素,且A、B、C均由两种元素组成,B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F是一种不溶于水的蓝色固体。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

(1)物质B用途是___________。(2)物质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转化成B属于____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3.单选题(共8题)

4.
下列叙述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工业上石油炼制成汽油B.哈罗单车的钢圈生锈了
C.生活中将硬水煮沸变成软水D.墙上的石灰浆逐渐变硬
5.
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B.该图说明了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C.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反应中甲、丁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6.
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或结论
A
除去氯化钾中的碳酸钾
取样、溶解、加入足量稀盐酸、蒸发
B
除去炭粉中少量的氧化铜
将混合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洗涤、干燥
C
鉴别四种溶液
①CaCl2②Na2CO3③HCl④NaCl
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出来
D
鉴定某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和稀硝酸,出现白色沉淀不消失,则该溶液中一定有硫酸根离子
 
A.AB.BC.CD.D
7.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B.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同理,K2O与水反应生成KOH
D.pH值<7的溶液呈酸性,同理pH值<7的雨水是酸雨
8.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 = 2的稀盐酸
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
相等质量的镁、锌中分别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

..
 


 
A.AB.BC.CD.D
9.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都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2 ℃时,向50克水中加入50克a,充分溶解后可得到100克溶液;
B.t 1 ℃时,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
C.t2 ℃时,等质量a、b、c三种饱和溶液中分别降温到t 1 ℃,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式c>b>a;
D.分别将t2 ℃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 ℃,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
10.
图示“错误操作”与图下面“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读数偏小B.标签受损
C.污染药品D.液滴飞溅
11.
善于梳理化学知识,是学好化学的有效方法。以下归纳不完全正确的是( )
A.性质决定用途
B.日常生活经验
氧气助燃——气焊切割金属
石墨很软——制铅笔芯
钨的熔点高——用于制灯丝
工人衣服上的油漆——用汽油搓洗
区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检验
区别棉和羊毛织物——点燃闻气味
C.化学与健康
D.安全常识
缺钙——导致佝偻病或骨质疏松
缺碘——引起甲状腺肿大
缺维生素C ——引起坏血病
皮肤沾上浓硫酸——用碳酸氢钠钠溶液清洗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A. A    B. B    C. C    D. D

4.填空题(共3题)

12.
从C、H、O、N、S、Na、Ba七种元素中选择恰当元素,用离子符号、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按下列要求填空:
(1)质子和电子数都相同的两个粒子_____;    (2)不含金属元素的盐_____;
(3)含氧量最高的氧化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 (4)被誉为绿色能源的有机物_____;
(5)有白色沉淀生成的中和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6)电解硫酸钠溶液的反应_______。
13.
氮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联系。

(1)在元素周期表中,氮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氮元素在第______周期;
(2)氮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3)氮元素是蛋白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牛肉 B.鸡蛋清 C.西红柿    D.馒头 E.花生油
(4)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化肥有氮、磷、钾肥,下列物质中属于氮肥的是___(填字母序号).
A.磷矿粉    B.熟石灰 C.草木灰    D.氨水    E.尿素
14.
合金已经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黄铜是铜锌合金,现向某黄铜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则滤渣一定含有_____,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原溶液质量。

5.实验题(共1题)

15.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实验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欲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填装置序号)。
(2)实验室里若想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在装置③中加入________,气体应从____口进入(填“a”或“b”)。
(3)实验室需少量乙炔(C2H2)气体,在常温下可用碳化钙(CaC2)和水反应制得,同时得到一种常见的碱。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收集乙炔可选用装置④或⑥,由此推断乙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