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填充题- (共5题)
2.
汞是一种有害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汞原子核外有80个电子 |
B.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 g |
C.汞有毒,是非金属元素 |
D.图中Y代表的是________ |
3.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 |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
C.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可作助燃剂 |
D.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实验现象) |
4.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
A.20 ℃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B |
B.50 ℃时,将50 g A与等质量的水混合得到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
C.将50 ℃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 ℃时,三种物质的溶液中均有晶体析出 |
D.将A、B、C三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均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
5.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除去氧气中的少量水蒸气 | 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
B | 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 | 加适量稀硫酸 |
C | 鉴别①CuSO4溶液、②FeCl3溶液、③NaCl溶液、④NaOH溶液 | 不加其他试剂,利用组内物质的颜色和相互反应进行鉴别 |
D | 除去稀盐酸中混有的少量硫酸 | 加入适量的_______溶液,过滤 |
2.科学探究题- (共2题)
6.
如图是教材探究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是否具有催化作用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2)如果在实验前用精密天平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把二氧化锰______________(填“操作”),再称量,发现二氧化锰的质量没有改变。
(3)仅凭上述实验还不能说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因为上述实验还没有探究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具体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表是张南同学探究影响H2O2分解因素时所记录的部分数据,通过对数据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用足量等体积H2O2溶液制取相同体积O2所需的时间
(2)如果在实验前用精密天平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把二氧化锰______________(填“操作”),再称量,发现二氧化锰的质量没有改变。
(3)仅凭上述实验还不能说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因为上述实验还没有探究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具体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表是张南同学探究影响H2O2分解因素时所记录的部分数据,通过对数据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用足量等体积H2O2溶液制取相同体积O2所需的时间
催化剂/时间(min)/浓度 | 30%H2O2溶液 | 15%H2O2溶液 | 5%H2O2溶液 |
加入Wg MnO2 | 0.2 | 0.8 | 2.0 |
7.
某兴趣小组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

(1)甲同学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
①写出仪器B的名称:__________。
②甲同学应选取的试剂是二氧化锰和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二氧化锰固体在该反应中起________作用。
③除用排水法外,甲同学还可选择______________法收集氧气。
④实验前,甲同学先向仪器A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放入水槽中,并打开仪器A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出现。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高锰酸钾放在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 ℃加热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收集到的氧气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氧气。
做出上述猜想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①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在250 ℃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___错误。
②第二组同学取锰酸钾在250 ℃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甲同学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
①写出仪器B的名称:__________。
②甲同学应选取的试剂是二氧化锰和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二氧化锰固体在该反应中起________作用。
③除用排水法外,甲同学还可选择______________法收集氧气。
④实验前,甲同学先向仪器A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放入水槽中,并打开仪器A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出现。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高锰酸钾放在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 ℃加热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收集到的氧气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氧气。
做出上述猜想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①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在250 ℃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___错误。
②第二组同学取锰酸钾在250 ℃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程题- (共1题)
8.
如图为利用铝镓合金制备氢气新工艺的流程图。
(2)工艺中可以重复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3)请写出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条件可以省略)。
(4)利用太阳能电池发电电解氧化铝的优点是________;此步骤涉及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_____。
(2)工艺中可以重复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3)请写出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条件可以省略)。
(4)利用太阳能电池发电电解氧化铝的优点是________;此步骤涉及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_____。
4.计算题- (共1题)
9.
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20g加入试管中,加热。待完全反应后,将试管冷却、称量。试管内固体物质为15.2g。计算:
(1)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为_______g。
(2)列式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1)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为_______g。
(2)列式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5.简答题- (共1题)
10.
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18年在新疆发现我国最大的铍(Be)矿。此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核外电子层数为_____;氢氧化铍的化学式为_____。
(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核外电子数依次是_____。
(3)从Na、Mg原子结构示意图推知,金属Na、Mg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

(1)2018年在新疆发现我国最大的铍(Be)矿。此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核外电子层数为_____;氢氧化铍的化学式为_____。
(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核外电子数依次是_____。
(3)从Na、Mg原子结构示意图推知,金属Na、Mg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
6.推断题- (共1题)
11.
已知A、B、C、D、E分别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A在工业上用于制玻璃,B的固体和E的浓溶液常用作实验室的干燥剂,F是一种黑色固体,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2)写出A—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B溶液与E溶液充分混合,所得溶液pH>7,此时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有____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
(2)写出A—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B溶液与E溶液充分混合,所得溶液pH>7,此时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有____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
7.单选题- (共7题)
13.
“归纳整理”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同学们在复习中梳理得到的一组图像,其中图像与实验表述一致的是
A.
加水稀释NaOH溶液
B.
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不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
C.
向一定量的Na2SO4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
D.
在密闭容器中,镁带燃烧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
A.

B.

C.

D.

8.填空题- (共2题)
20.
将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入适当的空格中:
①石灰石 ②氢氧化铝 ③消石灰 ④稀硫酸 ⑤氢氧化钠 ⑥氢气
(1)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_____。
(2)在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
(3)理想的高能燃料是______。
(4)常用作建筑材料的是______。
(5)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_。
(6)可用于制肥皂的是______。
①石灰石 ②氢氧化铝 ③消石灰 ④稀硫酸 ⑤氢氧化钠 ⑥氢气
(1)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_____。
(2)在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
(3)理想的高能燃料是______。
(4)常用作建筑材料的是______。
(5)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_。
(6)可用于制肥皂的是______。
9.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填充题:(5道)
科学探究题:(2道)
流程题:(1道)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7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