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水是生命之源。
(1)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试管2中生成的气体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利用“新能源制氢设备”(如图)电解18 kg水,可得氢气的质量为_____kg。
(1)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试管2中生成的气体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利用“新能源制氢设备”(如图)电解18 kg水,可得氢气的质量为_____kg。

2.
光合作用对人类有重要意义。
(1)绿色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可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并释放出氧气。C6H12O6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为_____。
(2)科学家利用“人工树叶”模拟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获得甲烷和氧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1)绿色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可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并释放出氧气。C6H12O6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为_____。
(2)科学家利用“人工树叶”模拟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获得甲烷和氧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流程题- (共1题)
3.
KMnO4是锰的重要化合物,工业上常用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制KMnO4。工艺流程如下(设备1~4中都含有水):
资料:K2CO3易溶于水

(1)设备1涉及的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
A.KOH B.MnO2 C.O2
(2)设备2涉及的物质中,锰元素化合价为+6价的是_____。
(3)在“进一步处理”过程中,可将K2CO3转化为KOH,应加入的物质是_____。
A.CaCO3 B.KCl C.Ca(OH)2
(4)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H2O、_____。
资料:K2CO3易溶于水

(1)设备1涉及的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
A.KOH B.MnO2 C.O2
(2)设备2涉及的物质中,锰元素化合价为+6价的是_____。
(3)在“进一步处理”过程中,可将K2CO3转化为KOH,应加入的物质是_____。
A.CaCO3 B.KCl C.Ca(OH)2
(4)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H2O、_____。
3.科学探究题- (共2题)
4.
某实验小组做“滴水生火”实验,向包裹过氧化钠(Na2O2)的棉花上滴水,观察到棉花燃烧。
资料:Na2O2与H2O反应生成O2和NaOH
(实验1)验证反应的生成物
(1)证明②中有O2生成的现象是_____。
(2)依据③的现象,判断溶液A呈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发现问题)③中溶液变红后,约2分钟褪为无色。
(查阅资料)(1)Na2O2与H2O反应分为两步:
①Na2O2与H2O反应生成H2O2和NaOH ②H2O2分解
(2)通常条件下,NaOH溶液与MnO2不反应
(3)H2O2有漂白性,能使变红的酚酞溶液褪色
(4)向5 mL 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滴加1滴酚酞溶液,现象如下表:
(猜想与假设)本实验中,溶液褪色的原因可能是:
a.生成的O2
b.溶液中的H2O2
c.溶液中NaOH的浓度
(实验2)验证猜想
(实验结论)猜想a不成立,猜想b成立,猜想c不成立
综合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3)实验I的现象是_____。
(4)实验II的目的是_____。产生无色气体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补全实验i:取10 mL 溶液A于试管中,_____,过滤。
资料:Na2O2与H2O反应生成O2和NaOH
(实验1)验证反应的生成物
步骤 | 操作 | 现象 |
① | 取0.5 g Na2O2固体于锥形瓶中,加入50 mL蒸馏水,得溶液A | 固体全部消失,产生大量气泡 |
②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锥形瓶 | _____ |
③ | 取5 mL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1滴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 |
(1)证明②中有O2生成的现象是_____。
(2)依据③的现象,判断溶液A呈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发现问题)③中溶液变红后,约2分钟褪为无色。
(查阅资料)(1)Na2O2与H2O反应分为两步:
①Na2O2与H2O反应生成H2O2和NaOH ②H2O2分解
(2)通常条件下,NaOH溶液与MnO2不反应
(3)H2O2有漂白性,能使变红的酚酞溶液褪色
(4)向5 mL 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滴加1滴酚酞溶液,现象如下表:
NaOH溶液的浓度 | 30% | 10% | 1% |
现象 | 变红,15 s后褪色 | 变红,40 s后褪色 | 变红,10分钟内 不褪色 |
(猜想与假设)本实验中,溶液褪色的原因可能是:
a.生成的O2
b.溶液中的H2O2
c.溶液中NaOH的浓度
(实验2)验证猜想
编号 | 实验 |
I | ![]() |
II | 取10 mL 溶液A于试管中,加入适量MnO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产生无色气体,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III | i. 取10 mL 溶液A于试管中,……,过滤 |
ii. 取5 mL滤液于试管中,滴加1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10分钟内不褪色 |
(实验结论)猜想a不成立,猜想b成立,猜想c不成立
综合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3)实验I的现象是_____。
(4)实验II的目的是_____。产生无色气体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补全实验i:取10 mL 溶液A于试管中,_____,过滤。
5.
用图装置(夹持仪器略去)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实验过程:①通入N2,将W管右侧部分放入热水中,a、b处白磷均不燃烧;②通入空气,a处白磷不燃烧,b处白磷燃烧。
资料:白磷的着火点为40 ℃,P2O5能与H2O反应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_____。
(3)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实验过程:①通入N2,将W管右侧部分放入热水中,a、b处白磷均不燃烧;②通入空气,a处白磷不燃烧,b处白磷燃烧。
资料:白磷的着火点为40 ℃,P2O5能与H2O反应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_____。
(3)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湿棉花可以吸收白烟 |
B.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 |
C.②中,a处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
4.选择题组- (共1题)
6.
40 ℃时,向下列4只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甲、乙固体,充分溶解。

【小题1】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小题2】上述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小题1】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A.30% | B.33.3% | C.40% | D.50 %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④ | D.①③ |
5.科普阅读题- (共1题)
7.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纳豆是以黄豆为原料发酵而成的食品。新鲜纳豆表面附有一层白色黏液,黏液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纳豆激酶。食用纳豆可以调节肠道功能、预防骨质疏松、降低胆固醇和血压。其中的纳豆激酶还有很好的溶解血栓的功能。
为研究纳豆固态发酵的最佳条件,实验人员以黄豆为原料,在相同发酵时间下,测定黄豆初始含水量和发酵温度与纳豆激酶含量和黏液产率的关系(如图1、图2)。

另外发酵时间对纳豆激酶含量和黏液产率也有影响。22小时达到最大值,当超过22小时,纳豆激酶含量和黏液产率会因有害产物积累过多而逐渐减少。
食用纳豆的方法很多。可直接将调味料与纳豆混合拌入米饭食用;也可将调味好的纳豆拌入蔬菜中或直接与水果混合食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纳豆中含有的营养素是_____(答1条即可)。
(2)食用纳豆可以预防骨质疏松,说明纳豆可能含有_____元素。
(3)依据图2分析,最佳发酵温度是_____(填序号,下同)。
A.38 ℃ B.42 ℃ C.46 ℃
(4)影响纳豆固态发酵的因素有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高血压患者可适当食用纳豆
B.发酵时间越长,纳豆激酶含量越高
C.食用纳豆时配上蔬菜和水果营养更丰富

纳豆是以黄豆为原料发酵而成的食品。新鲜纳豆表面附有一层白色黏液,黏液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纳豆激酶。食用纳豆可以调节肠道功能、预防骨质疏松、降低胆固醇和血压。其中的纳豆激酶还有很好的溶解血栓的功能。
为研究纳豆固态发酵的最佳条件,实验人员以黄豆为原料,在相同发酵时间下,测定黄豆初始含水量和发酵温度与纳豆激酶含量和黏液产率的关系(如图1、图2)。

另外发酵时间对纳豆激酶含量和黏液产率也有影响。22小时达到最大值,当超过22小时,纳豆激酶含量和黏液产率会因有害产物积累过多而逐渐减少。
食用纳豆的方法很多。可直接将调味料与纳豆混合拌入米饭食用;也可将调味好的纳豆拌入蔬菜中或直接与水果混合食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纳豆中含有的营养素是_____(答1条即可)。
(2)食用纳豆可以预防骨质疏松,说明纳豆可能含有_____元素。
(3)依据图2分析,最佳发酵温度是_____(填序号,下同)。
A.38 ℃ B.42 ℃ C.46 ℃
A.50 ℃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高血压患者可适当食用纳豆
B.发酵时间越长,纳豆激酶含量越高
C.食用纳豆时配上蔬菜和水果营养更丰富
6.单选题- (共9题)
10.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 B. B C. C D. D
A.检验CH4燃烧生成CO2和H2O | B.证明稀盐酸与 NaOH反应 | C.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 D.比较呼出气体和空气中CO2的含量 |
![]() | ![]() | ![]() | ![]() |
A. A B. B C. C D. D
7.选择题- (共1题)
8.填空题- (共2题)
18.
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补齐物质与其用途的连线 | B 补齐物质与其俗称的连线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9.
金属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1)用锌片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可呈现“铁树开花”的美景(如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铁制品在喷漆前需放入稀盐酸中除锈(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1)用锌片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可呈现“铁树开花”的美景(如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铁制品在喷漆前需放入稀盐酸中除锈(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9.实验题- (共3题)
20.
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 | B |
(1)实验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实验2中,加热液体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 (1)实验1的现象:剧烈燃烧,_____,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2)实验2中,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1.
实验室配制1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操作如下: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填序号)。
(2)操作⑤中量筒的量程是_____ (填“10 mL”、“50 mL”或“100 mL”)。
(3)若操作①中有部分固体洒落桌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填序号)。
(2)操作⑤中量筒的量程是_____ (填“10 mL”、“50 mL”或“100 mL”)。
(3)若操作①中有部分固体洒落桌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选择题组:(1道)
科普阅读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