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与金属材料》单元检测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1098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8/29

1.综合题(共2题)

1.
欲测定Cu-Zn合金及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一瓶未标明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和必要的仪器。
(1)你认为能测出铜的质量分数的是___________合金。

(2)取该合金的粉末26 g加入该稀硫酸充分反应,所加稀硫酸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g。
②请计算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2.
(1)已知金属M和N能够发生如下反应:M+H2SO4=MSO4+H2↑;Fe+MCl2=M+FeCl2;N+FeCl2=Fe+NCl2判断Fe、M、N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以上三个化学反应均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在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
①若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②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所含溶质的成分可能有_____种情况。

2.科学探究题(共2题)

3.
某化学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

探究过程如下:
Ⅰ.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Ⅱ.向B中加入质量为m的铜锌合金粉末,由注射器A向B缓缓加入稀硫酸,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气体时,夹紧弹簧夹,立即移出D中导管,准确读取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
Ⅲ.经过滤等操作,准确称量并记录B中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
Ⅳ.该小组的甲同学根据反应前后B中固体物质的质量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乙同学认定量筒内测得水的体积即为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并利用该气体在常温下的密度,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得到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Ⅲ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过滤、________、________、称量。
(3)通过误差分析,化学小组发现乙同学所用数据不可靠。造成该数据不可靠的原因及其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Ⅱ中,移出D中的导管内留存有水,导致计算结果偏________(填“大”或“小”或“无法确定”)。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计算结果偏大。
4.
下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实验。

(1)上述实验中,有气泡生成的是________(填写装置序号)。
(2)试管F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3)上述实验能否证明镁、锌、铁、铜、银五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
(4)我国古代“湿法炼铜”就是利用了试管D中的反应原理,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简答题(共1题)

5.
2012年3月,有媒体报道称谢娜代言化妆品露兰姬娜因汞超标在美被禁,汞有毒,俗称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填物质类别);体温计中的金属汞,是由许许多多的________(填粒子名称)构成的,测量体温时汞柱升高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慎将体温计打破,金属汞流出,如果不处理,汞会挥发到空气中,使人吸入中毒。因此,汞洒落地面时要撒上硫粉,使之反应生成稳定且不挥发的HgS,避免毒害污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推断题(共1题)

6.
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进行了下图实验,已知溶液甲呈蓝色。

(1)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时_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
(2)溶液甲中一定含有哪些溶质?(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该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流程题(共1题)

7.
某学校研究小组从废干电池筒内的物质(含有C、MnO2、ZnCl2、NH4Cl等)进行回收MnO2实验,过程如下:

(1)操作①、②、③依次为下图中的____________。(填字母)

(2)操作②后要进行洗涤,判断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6次洗涤液,加入________溶液,如果不生成白色沉淀,则说明已洗净。操作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为检验获得的MnO2,可在试管中加入获得的MnO2和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混合,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在试管口用________检验生成的气体。

6.单选题(共13题)

8.
下列叙述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的是(    )
A.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花四溅
B.铁在1 535 ℃时变为铁水
C.铁投入盐酸中,有气泡冒出
D.铁投入硫酸铜溶液有铜析出
9.
金属钛(Ti)抗腐蚀性能好,露置于空气中数年,仍光亮如初。以金红石(主要成分是TiO2)为原料生产金属钛的步骤主要有:①在高温下,向金红石与焦炭的混合物中通入氯气(Cl2),得到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②在稀有气体环境和加热条件下,用Mg和TiCl4反应得到Ti和MgCl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的反应为TiO2+C+2Cl2TiCl4+CO2
B.②中的稀有气体的作用是隔绝空气
C.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D.金属钛在常温下不与O2反应
10.
金属是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金属制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湿法炼铜”的化学原理可以表示为:Fe+CuSO4═FeSO4+Cu
B.电解氯化镁可以制备金属镁,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制备铁,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金矿中的金是以单质形式存在,用物理方法可以制得
11.
有些化学实验操作的“先”与“后”,对化学实验结果或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对实验操作“先”与“后”的设计中,正确的是(  )
A.制备气体前,先往装置中装入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时,先加热、后通一氧化碳
C.稀释浓硫酸时,先往容器中装水,后慢慢倒入浓硫酸
D.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后沾上被测溶液
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
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化学性质稳定
C.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铝制品更易生锈
D.在铁制品的表面涂上油漆,可有效防锈
13.
表中列出几种物质的熔点,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B.在-220 ℃时,氧呈液态
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40 ℃的温度
D.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
14.
收藏家收藏的清末铝制品至今保存十分完好,该艺术品不易锈蚀的原因(  )
A.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
B.铝不易氧化
C.铝易氧化,但铝表面的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D.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15.
下列哪种情况,埋在地下的铁质管道生锈最慢(   )
A.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B.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
C.潮湿、疏松、不透气的土壤D.潮湿、疏松、透气的酸性土壤
16.
下列金属中,不能把铜从硫酸铜溶液里置换出来的是(    )
A.汞
B.铁
C.铝
D.锌
17.
下列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钢的含碳量低于生铁,性能优于生铁
B.用比较硬度的方法可以区分铝合金和单质铝
C.多数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
D.常温下金属均为固态
18.
选择铸造硬币的金属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硬度B.导电性C.耐腐蚀性D.价格
19.
用实验比较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最好的方法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
A.ZnSO4溶液
B.NaOH溶液
C.稀硫酸
D.CuSO4溶液
20.
2016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确定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面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大理开采矿物,保障金属材料的使用
B.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缓解温室效应
C.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农作物秸秆和垃圾
D.生活中尽量使用含磷洗衣粉,便于给水体提供养分

7.选择题(共2题)

21.一个袋中装有大小相同,编号分别为1,2,3,4,5,6,7,8的八个球,从中有放回地每次取一个球,共取2次,则取得两个球的编号和小于15的概率为(   )
22.一个袋中装有大小相同,编号分别为1,2,3,4,5,6,7,8的八个球,从中有放回地每次取一个球,共取2次,则取得两个球的编号和小于15的概率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科学探究题:(2道)

    简答题:(1道)

    推断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