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评估检测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1054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4

1.综合题(共1题)

1.
观察 两幅图回答以下问题:

用分子原子的知识分析比较装置实验过程中水的变化情况________、________.
对比是常用的思维方法,比较是为了找出事物的相同点,对比是为了找出事物的不同点.思考:比较/对比①冰 ②水 ③水蒸气中分子的特征和性质的异同,将结果填在表中.(如果相同,用“①③”表示;如果不同,需按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填序号)
比较/对比项目
比较/对比结果
水分子的能量 
 ______________
水分子的运动速率
 ______________
水分子的质量
 ______________
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______________
水的化学性质
 ______________
 
在图乙电解水的装置中,导线连接的是电源的________极,小明推测“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试管内产生的是氧气.”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填序号,下同)环节,还需要________来进行验证.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并进行实验
.获得结论 .反思与评价   .表达与交流
要验证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可用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说明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
若试管内集到的气体为,则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为________
若氢原子模型用
表示,氧原子模型用
表示,则构成试管中气体微粒的模型可表示为________.
        
写出乙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 这一反应是将_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_能.根据能量守恒原理,该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含有的化学能之和比反应前水所含的化学能________(高、低).因为________.
用化学符号填写:在乙装置实验中,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_,不变的微粒是________,生成新的微粒是________.由此我们可知分子原子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
关于通电分解水试验的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生成氧气中氧分子的化学性质与空气中氧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写出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

2.单选题(共10题)

2.
下列元素符号书写错误的是( )
A.B.C.D.
3.
钛合金因具有强度高、耐腐蚀性好、耐热性高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的钛元素有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钛元素为非金属元素B.钛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C.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D.钛原子的核外有四个电子层
4.
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并不均匀,按质量计算,地壳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其次含量较多的几种元素是( )
A.B.
C.D.
5.
到目前为止,人类已先后发现的元素种类有( )
A.20多种B.90多种
C.100多种D.2000多万种
6.
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B.质子数相同的两种微粒属于同种元素
C.三种分子中都含有氧分子D.构成一氧化碳的微粒是碳原子和氧原子
7.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B.
C.D.
8.
右图是锡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锡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属于金属元素 B. 相对原子质量为118.7g
C. 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50   D.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50
9.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氧气B.水
C.二氧化碳D.过氧化氢
10.
肉毒碱(C7H15NO3)被认为是“最佳减肥营养素”,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是161 g
B.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C.含有臭氧(O3)
D.C、H、O、N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84∶15∶48∶14
11.
下列关于金属和合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油罐车的尾部经常有一条铁链拖到地面上,这是利用了铁的导热性
B.铁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
C.生铁可以完全溶解在足量的稀盐酸中
D.金属与金属、金属与非金属都可能形成合金

3.多选题(共3题)

12.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D.该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为
13.
下列元素符号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B.
C.D.
14.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有关信息就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的质子数为B.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第四横行
C.该原子中子数为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填空题(共2题)

15.
有下列粒子:a.Fe3+ b.3H c.3N2d.e.Ne
(1)按要求填空:
①表示3个氮分子的是 (填序号),
②表示铁离子的是 (填序号),
③a与d两粒子结合形成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2)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①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填名称)。
②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a.工业上常用赤铁矿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使用过的菜刀、铁锅等铁制品,清洗后需要及时擦干放置,可以减少
对铁锈蚀的影响。
16.
金属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1)图1为放置在空气中的铁锅,其中最容易生锈的部位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2)图2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铝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3
C.铝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3)在研究金属性质时,某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将一定量铁粉加入到硫酸锌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然后对滤纸上的物质进行分析和实验。
【提出问题】滤纸上的物质是什么?
【做出猜想】甲认为只有铜;乙认为是铜和铁的混合物;丙认为是铜、铁、锌的混合物。
【交流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丙的猜想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与结论】同学们通过实验确定了滤纸上物质的成分,请填写下表空白。
实验步骤
现象和结论
有关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滤纸上剩余的物质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的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钢铁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非常重要的材料。
①工业炼铁的反应过程如图3所示。其中焦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在工业冶炼中要得到224 t铁,理论上需要含Fe2O3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5.实验题(共1题)

17.

如图是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如果实验结束没有完全冷却就打开止水夹,测定结果会偏低.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测定结果偏低的原因._____________
列举事实说明: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0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