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开区实验初中2019届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上册第1-3章综合元检测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105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12

1.综合题(共5题)

1.
金属用途广泛,其结构和性质等是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如图是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铝原子的质子数为
B.在化合物中铝通常显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铝可作导线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的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并对溶液和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有哪些?
(做出猜想)①只有    ②
    ④
(交流讨论)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___(填标号),其理由是________.
(实验探究)若猜想①成立,通过以下实验可确定固体的成分,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
现象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固体,滴加________
有气泡产生
________
 
如图是工业炼铁示意图.其中,焦炭的作用是燃烧提供能量和________;
有铁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称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杂质不参与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度忽略不计).试计算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2.
如下表:原子结构是通过科学家不断地建立与修正原子结构模型,不断地实验,不断地思考研究而得到的.下表是原子结构模型的几种学说
时间
模型类型
科学家
内 容

道尔顿模型
道尔顿(英国)
原子是一个坚硬的小球

汤姆生模型
汤姆生(英国)
发现电子,即“西瓜模型”正电荷是西瓜肉,电子是西瓜籽

卢瑟福模型
卢瑟福(英国)
发现原子核,原子大部分体积是空的,电子围绕带正电的原子核随意动转

分层模型
玻尔(丹麦)
电子在固定轨道上分层运动(绕着原子核)
现代
电子云模型
 
电子出现在原子核周围,有的区域次数多,有的区域次数少
 
上面四种原子结构模型中道尔顿的原子结构模式是________(填序号),这种原子模型是一种________结构.

年,______通过实验发现原子结构,所做的实验名称是________,实验中大多数微粒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顺利通过.有一小部分微粒发生了偏转,原因是________;极少数微粒被反弹了回来,原因是________.因此,卢瑟福根据实验建立了________原子模型.
请用框图的形式表示原子的结构:
3.
根据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1)下图中12号元素的名称是______,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______(填离子符号).

(2)下图是元素锶(S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___,通过上表分析可知,锶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周期.

(3)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填序号):
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电子数不同
4.
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请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家里炒菜时油锅着火,最好的灭火方法是________;
某同学的午餐食谱如下:“主食:米饭;副食:豆腐、红烧肉”.其中富含淀粉的是________;
食盐是最重要的调味品.下表为食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结合表内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溶解度






 
①构成食盐的微粒是________;
②从接近饱和的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晶体,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
时,向水中加入 食盐,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
铁制品长期使用容易生锈,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
日常生活中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有________;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常用活性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工人师傅切割铁板时,常用硫酸铜溶液在铁板上画线即可留下红色的印迹,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每个人都要关心水、爱护水、节约用水。
(1)生活中可以采用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可以通过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他们为了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将足量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加入到12.5g水垢中,产生CO2气体的情况如图所示。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12.5g水垢与盐酸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最多是______g。
②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2.单选题(共15题)

6.
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食物腐烂B.纸张燃烧C.葡萄酿成酒D.蜡烛受热熔化
7.
下列符号中,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2HB.2H+C.H2D.H
8.
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水中加入漂白粉可以杀菌消毒
B.包装食品的聚乙烯塑料袋可用加热的方法封口
C.用加洗涤剂的水除去餐具表面的油污
D.用铅制作铅笔芯
9.
一定温度下,把l克熟石灰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少许的熟石灰未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关于此清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是不饱和溶液B.它是浓溶液C.它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D.它的溶质质量分数为l%
10.
用食盐和水配制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  )
A.蒸发皿B.玻璃棒C.天平D.量筒
11.
在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镁溶液至氢氧化钠反应完全,所得沉淀经过滤、洗涤、称量,其质量恰好等于原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则原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
A.B.C.D.
12.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  )
A.1:1:2B.1:5:6C.9:16:25D.9:25:34
13.
下列物质溶于水,其溶液呈蓝色的是(  )
A.食盐B.蔗糖C.硫酸铜D.氢氧化钠
14.
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b是易溶物质
B.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用结晶法提纯a
C.在t℃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15.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时等质量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时,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氧气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图中的乙相似
16.
下列图示的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粉末固体B.加热液体C.检查气密性D.点燃酒精灯
17.
下列仪器中,不需用石棉网就可以直接加热的是(  )
A.试管B.量筒C.烧杯D.烧瓶
18.
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B.倾倒液体
C.点燃酒精灯D.量取液体
19.
如图各项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液体药品取用B.向试管中添加块状固体
C.取用粉末状药品D.熄灭酒精灯
20.
某同学往右图所示的烧杯(用石蜡将烧杯和塑料片粘在一起)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蔗糖B.硝酸铵C.氯化钠D.氢氧化钠

3.多选题(共5题)

21.
有关下列实验中水的说法和结论错误的是( )
A.①烧杯中的水:通过导管中水面的上升得出铁生锈需要消耗氧气
B.②水槽中的水是反应物,该实验可以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③烧杯中的水起溶解二氧化碳的作用,可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
D.④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的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22.
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B.产生氢气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
C.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2:1
D.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23.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在固态时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
C.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水是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的
24.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或观点中错误的是(  )
A.水分子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B.天然降水洁净清澈,提倡直接作为饮用水
C.盛开水的热水瓶底常沉积一层水垢,这说明自来水不是纯净物
D.洗菜、淘米、洗衣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25.
下列化学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A.给烧杯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
B.过滤时,为了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动漏斗里的液体
C.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时,用镊子取放砝码
D.为了节约药品,实验中剩余的药品都要放回原试剂瓶

4.填空题(共1题)

26.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当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试管内的固体物质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其成分是什么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15道)

    多选题:(5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