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回答下列金属和合金的问题。
(1)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它们中含碳量较少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共同发生的复杂的化学反应;
(3)高温下,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反应来冶炼生铁,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用含Fe2O380%的赤铁矿石100t,理论上最多得到纯铁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 t。
(1)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它们中含碳量较少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共同发生的复杂的化学反应;
(3)高温下,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反应来冶炼生铁,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用含Fe2O380%的赤铁矿石100t,理论上最多得到纯铁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 t。
2.推断题- (共1题)
2.
某工厂排出的废液中含有AgNO3、Zn(NO3)2、Cu(NO3)2三种物质。为了分离并回收金属银和铜,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②
(1)步骤①中与铜粉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
(2)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从固体Y中得到金属铜的方法有:物理方法:________;化学方法:________。

②
(1)步骤①中与铜粉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
(2)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从固体Y中得到金属铜的方法有:物理方法:________;化学方法:________。
3.单选题- (共8题)
4.
银器变黑的原理是:4Ag+2H2S+O2=2X+2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AgS |
B.反应中H2S和O2的质量比为17:16 |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D.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由0变为﹣2 |
5.
下列有关“守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跟原镁带的质量相等 |
B.在反应3Cu+8HNO3=3Cu(NO3)2+2X↑+4H2O中的X的化学式是NO2 |
C.加热15.8 g KMnO4,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变为14.2g,则生成氧气1.6g |
D.某可燃物燃烧后生成的产物中有CO2、CO和SO2,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硫、氧元素 |
7.
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 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含碳量不同
B. 硫和磷的元素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
C. 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氧原子个数不同
D. 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火焰颜色不同﹣﹣氧气浓度不同
A. 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含碳量不同
B. 硫和磷的元素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
C. 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氧原子个数不同
D. 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火焰颜色不同﹣﹣氧气浓度不同
8.
劣质汽油中的甲缩醛(C3H8O2)等物质会损伤汽车并产生有害气体,关于甲缩醛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缩醛属于有机化合物 | B.甲缩醛中含有氧分子 |
C.甲缩醛由三种元素组成 | D.甲缩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7.4% |
4.多选题- (共1题)
5.填空题- (共9题)
12.
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数量众多,而且分布极广。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A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图B、C、D对应三种碳单质:图B单质的名称是_________,图C单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图D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C为+4价,Cl为-1价,由C和Cl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A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图B、C、D对应三种碳单质:图B单质的名称是_________,图C单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图D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C为+4价,Cl为-1价,由C和Cl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13.
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2)石灰水中的溶质________;
(3)碳酸钠溶液中的阴离子________;(4)磁铁矿的主要成分________。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2)石灰水中的溶质________;
(3)碳酸钠溶液中的阴离子________;(4)磁铁矿的主要成分________。
14.
“铁、锌、铜、镁、铝、银”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________性;
(2)黄铜是铜锌合金,其硬度比________纯铜(选填“大”或“小”);
(3)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进行了下图实验,请你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关于溶液A中的溶质猜想不合理的是________。

猜想1:只有Fe(NO3)2猜想2:Fe(NO3)2、AgNO3
猜想3:Fe(NO3)2、Cu(NO3)2猜想4:Fe(NO3)2、Cu(NO3)2、AgNO3
(1)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________性;
(2)黄铜是铜锌合金,其硬度比________纯铜(选填“大”或“小”);
(3)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进行了下图实验,请你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关于溶液A中的溶质猜想不合理的是________。

猜想1:只有Fe(NO3)2猜想2:Fe(NO3)2、AgNO3
猜想3:Fe(NO3)2、Cu(NO3)2猜想4:Fe(NO3)2、Cu(NO3)2、AgNO3
15.
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溶剂,向四个烧杯中都加入某溶质,且固体溶质质量依次减少(温度相同),充分溶解,如下图所示现象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_____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
(2)_____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3)若固体溶质是KNO3,对一定盛有饱和溶液的烧杯进行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

(1)_____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
(2)_____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3)若固体溶质是KNO3,对一定盛有饱和溶液的烧杯进行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
16.
根据右图所示的KNO3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一杯30℃时的KNO3溶液,要将其由A点移动到B点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选填“加水”或“加KNO3固体”);
(2)一杯30℃时的KNO3溶液,若将其由A点移动到C点,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选填“溶质的质量”或“溶解度”)。

(1)一杯30℃时的KNO3溶液,要将其由A点移动到B点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选填“加水”或“加KNO3固体”);
(2)一杯30℃时的KNO3溶液,若将其由A点移动到C点,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选填“溶质的质量”或“溶解度”)。
17.
根据下表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KCl 和 KNO 3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
(2)30℃时,KCl 饱和溶液中,KCl 和 H 2 O 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3)将200gKNO 3和 2gKCl 的混合物,投入到 100g90℃的水中完全溶解,再降温至 20℃,析出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
溶解度/g | KCl | 31.0 | 34.0 | 37.0 | 40.0 | 42.6 | 45.5 | 48.3 | 51.1 | 54.0 |
KNO3 | 20.9 | 31.6 | 45.8 | 53.9 | 85.5 | 110 | 138 | 160 | 202 |
(1)KCl 和 KNO 3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
(2)30℃时,KCl 饱和溶液中,KCl 和 H 2 O 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3)将200gKNO 3和 2gKCl 的混合物,投入到 100g90℃的水中完全溶解,再降温至 20℃,析出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18.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但水却有了甜味,试从微观的角度说明这一宏观现象:________;
(2)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
(1)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但水却有了甜味,试从微观的角度说明这一宏观现象:________;
(2)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
19.
酒精灯是实验室里常用的热源仪器。
(1)拿掉酒精灯的灯帽,灯芯上的酒精跟空气接触,但没有燃烧,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时,破坏了燃烧条件中的而使火焰熄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拿掉酒精灯的灯帽,灯芯上的酒精跟空气接触,但没有燃烧,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时,破坏了燃烧条件中的而使火焰熄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能源,化石燃料的逐渐短缺使得能源问题成为化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石油的综合利用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______不同,将它们分离,得到不同的产品;
(2)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丙烷(C3H8),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
(3)利用玉米杆等农业废料进行发酵,可以制造酒精,酒精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煤燃烧排放的______和二氧化氮等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水,最终形成酸雨。
(1)石油的综合利用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______不同,将它们分离,得到不同的产品;
(2)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丙烷(C3H8),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
(3)利用玉米杆等农业废料进行发酵,可以制造酒精,酒精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煤燃烧排放的______和二氧化氮等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水,最终形成酸雨。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8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9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