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2.
过氧化氢不稳定会自然分解,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

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简答题- (共1题)
3.
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试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小明做此实验时发现集气瓶底炸裂,请分析一条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军发现铁丝没有燃烧,请分析一条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小明做此实验时发现集气瓶底炸裂,请分析一条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军发现铁丝没有燃烧,请分析一条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17题)
5.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5 | 2 | 20 | 22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11 | 28 | 5 |
A.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g |
7.
在密闭容器中,有一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其分子数分别为a 、 b,用电火花点燃混合气体,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碳原子和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
A.a/b | B.a/2b | C.a/(a+2b) | D.a/2(a+b) |
8.
16g 某化合物R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44g CO2、36g H2O,则关于R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
A.R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能是16 | B.一定含C、H、O元素 |
C.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 D.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3 |
11.
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________
A.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C.洗洁精去油污是乳化,因此汽油去油污也是乳化 |
D.在空气中不燃烧的物质在纯氧中却不一定不燃烧。 |
13.
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海洋资源非常丰富。下图为海水中富含的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氯是一种稀有气体元素 |
B.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g |
C.钠原子的中子数为11 |
D.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 |
17.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配制食盐溶液时,如果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
B.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可能是因为没有检验氢气的纯度 |
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瓶内已集满氧气 |
D.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充分反应后,需将装置冷却至室温再读数,否则测量结果偏低 |
18.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烟雾 |
D.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
19.
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
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有利于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 |
B.为了人体健康,应禁止在食品中使用任何添加剂 |
C.为减少空气污染,应控制燃放烟花爆竹 |
D.为了防止水污染,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工业废水要实现无污染排放 |
4.选择题- (共3题)
5.多选题- (共2题)
24.
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反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三种元素 | B.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3 |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25.
按元素周期表(局部)提供的信息,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_________


A.铍(Be)和镁属于同一个族 |
B.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 |
C.铝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为3层 |
D.铝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3 |
6.填空题- (共6题)
26.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小球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反应________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化合反应,共有_________种生成物。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反应________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化合反应,共有_________种生成物。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①在点燃氢气以前,一定要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防爆炸。
②在制取氧气时,连接好装置后,加药品以前,一定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在净化天然水的步骤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小明在过虑河水时发现滤液仍然浑浊,请分析两条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中,每6份质量的镁在_______份的氧气中燃烧,完全反应生成____份质量的氧化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制取氧气时,连接好装置后,加药品以前,一定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在净化天然水的步骤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小明在过虑河水时发现滤液仍然浑浊,请分析两条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中,每6份质量的镁在_______份的氧气中燃烧,完全反应生成____份质量的氧化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现有下列物质:①液态的氧气;②新鲜的空气;③冰水共存物;④二氧化碳;⑤澄清的石灰水;⑥氯化钠;⑦稀盐酸;用序号填空:
属于混合物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化合物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属于混合物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化合物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9.
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3个铁原子_____________ ②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____________
③一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______ ④2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__________
①3个铁原子_____________ ②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____________
③一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______ ④2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__________
30.
如图是某输液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由此可知,葡萄糖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要配制该种葡萄糖溶液500g,需要葡萄糖_______g。

31.
请在H、O、N、S、Cl、Na等6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并将其化学式填写在相对应的位置上
①一种生活调味品是_________;
②一种可燃性气体,被称为未来理想能源的是_________;
③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________;
④既可作为消毒剂,也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液体试剂是__________。
①一种生活调味品是_________;
②一种可燃性气体,被称为未来理想能源的是_________;
③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________;
④既可作为消毒剂,也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液体试剂是__________。
7.实验题- (共2题)
32.
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时可选择E是因为________.
(3)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时,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___。
(4)组装好B装置后,该同学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一端通入水中,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冒出。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_(填“a”或“b”)进入F中。

(1)上图中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时可选择E是因为________.
(3)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时,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___。
(4)组装好B装置后,该同学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一端通入水中,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冒出。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_(填“a”或“b”)进入F中。

33.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图10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操作⑥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实验二:
(4)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50 g 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选择的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游码未归零就调整天平平衡
③量好水倾倒时,洒出一部分 ④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实验一:图10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操作⑥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实验二:
(4)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50 g 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选择的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游码未归零就调整天平平衡
③量好水倾倒时,洒出一部分 ④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