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五四学制)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102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4

1.推断题(共1题)

1.
根据下列化合物与单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回答:

(1)若乙的溶液是浅绿色,Y是红色固体,则X是___,如:(用化学方程式表达)____
(2)在常温下若乙是气体,则X是________,如:(用化学方程式表达)__________
(3)在常温下若甲是固体,乙是无色液体,则X是________,如:(用化学方程式表达)_______

2.计算题(共2题)

2.
若配制1000g20%的稀硫酸,需要98%的浓硫酸和水各多少克?(保留到整数)
3.
某课外兴趣小组对一批铁样品(含有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其中只有一位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
 



烧杯+稀硫酸
150g
100g
100g
加入的铁样品
10g
10g
14g
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
159.8g
109.8g
113.8g
 
请你认真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烧杯的质量为50g;计算结果精确到1%)
(1) __________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2)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3)计算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
(4)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完成后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留到0.1%)_________。

3.单选题(共12题)

4.
等质量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下列图像能正确生产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  )
A.B.C. D.
5.
下列实验进行中的现象或实验原理正确的是( )
A.AB.BC.CD.D
6.
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
A.Ag、Cu两种单质的混合物B.Cu、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Ag、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D.Ag、Cu、 Fe三种单质的混合物
7.
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晶体
B.加入少量饱和的硝酸钾溶液
C.降低温度
D.恒温蒸发溶剂
8.
A、B是两种固体物质。在10 ℃时,在20 g水中最多能溶解5 gA物质;在20 ℃时,将25gB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干得到5 g乙物质。则15 ℃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是( )
A.A=BB.A>BC.A<BD.无法确定
9.
现有100g、10%的蔗糖溶液,要使其质量分数变为20%,操作正确的是
A. 加入10g蔗糖 B. 蒸发掉原溶液质量的一半的水
C. 蒸发掉原溶剂质量的一半的水 D. 加入25%的蔗糖溶液100g
10.
下列有关固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100 g水里溶解30 g硝酸钾刚好达到饱和状态,所以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0g
B.20 ℃时,30 g硝酸钾能溶解在100 g水里,所以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0 g
C.20 ℃时,100 g饱和硝酸钾溶液里约有24g硝酸钾,所以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4 g
D.20 ℃时,31.6 g硝酸钾溶解在100 g水里恰好达到饱和状态,所以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 g
11.
下列物质混合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碘放入水中B.高锰酸钾放入汽油中
C.植物油滴入汽油中D.植物油滴入洗洁精中
12.
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据此数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温度范围内会相交
B.在60℃时,KNO3的饱和溶液105g加入95g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7.5%
C.在20℃时,NaCl和KNO3固体各35g分别加入两只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均不能形成饱和溶液
D.从含有少量NaCl的KNO3饱和溶液中得到较多的KNO3晶体,通常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13.
向一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晶体,下列图象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A.B.
C.D.
14.
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B.在一定温度下,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C.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时一定会析出溶质
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15.
白蚁能分泌出蚁酸。蚁酸的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能腐蚀很多物质。下列最不容易被蚁酸腐蚀的是
A.铜制塑像B.镀锌水管C.大理石栏杆D.铝合金门窗

4.选择题(共1题)

16.What are they?

5.填空题(共4题)

17.
将溶质和溶剂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内:
 溶液
溶质
溶剂
溶液
溶质
溶剂
硫酸铜溶液
_____
_____
碘酒
_____
_____
澄清的石灰水
_____
_____
稀硫酸
_____
_____
 
18.
烧开水时,加热不久在锅底出现许多气泡,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的气泡由瓶口逸出,这是因为_________,由此可知,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_。
19.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
(2)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顺序为_____;
(3)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在不改变溶液质量的情况下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____;
(4)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
(5)将5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
20.
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小陶同学利用如图装置对学校附近某河水的水质进行净化,经过此装置后,所得水为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溶液的温度/℃
75
65
50
35
20
析出固体M的质量/g
0
0
2.0
4.5
8.4
 
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65℃时,该溶液是_________(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或“无法判断”)。
②将一份40℃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能达到目的的有____(填字母序号)。
A.升温B.降温C.加固体MD.恒温蒸发水
(3)如图所示实验,将水加入到试管中,观察到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饱和石灰水变浑浊,则X固体可能为_____、_____(写出两种不同物质的化学式)。

6.实验题(共1题)

21.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他们将等质量、相同规格的光亮的铁钉同时放入如图所示装置中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一段时间后,铁钉无变化的是___________(填写字母);
(2)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
(3)用植物油将水封住的原因________;
(4)要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上述实验还不够完善,还需要补充的一个实验是___________;
(5)请你提出防止钢铁锈蚀的两条合理措施①________;②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计算题:(2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