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1)某合金中含有金属钪(Sc)。相同条件下,取相同状态的金属钪和锌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硫酸反应,钪产生气泡速率明显更快,则金属活动性Sc_______Zn(填“>”或“<”)。已知Sc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3价化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上述结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将Sc投入CuSO4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
B.仅用Fe(NO3)2溶液、Sc(NO3)3溶液、Cu能验证钪和铁的活动性强弱
C.仅用Sc、Cu和FeSO4溶液能验证钪、铁、铜的活动性强弱
(2)将一定量的锌粉放入稀硫酸、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固体是_________,滤液中除水外一定含的物质是_________。
(3)在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生成氢气质量(m)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A表示铁和稀硫酸的反应曲线
②反应结束后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
③反应结束后稀硫酸都没有剩余
④反应结束后铁粉一定有剩余
⑤反应结束后消耗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
A.将Sc投入CuSO4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
B.仅用Fe(NO3)2溶液、Sc(NO3)3溶液、Cu能验证钪和铁的活动性强弱
C.仅用Sc、Cu和FeSO4溶液能验证钪、铁、铜的活动性强弱
(2)将一定量的锌粉放入稀硫酸、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固体是_________,滤液中除水外一定含的物质是_________。
(3)在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生成氢气质量(m)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A表示铁和稀硫酸的反应曲线
②反应结束后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
③反应结束后稀硫酸都没有剩余
④反应结束后铁粉一定有剩余
⑤反应结束后消耗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
2.流程题- (共1题)
2.
我国每年报废的手机超过1亿部。废旧手机的电路板中含有铝、铁、铜、银、金等多种金属,随意丢弃既会造成资源浪费,也会污染土壤和水体。化学兴趣小组为回收其中的铜,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已知:Cu+H2O2+H2SO4=CuSO4+H2O;不考虑金、银发生类似反应。

(1)将电路板粉碎成粉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①所得滤液中的溶质除硫酸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②中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③④中分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电路板粉碎成粉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①所得滤液中的溶质除硫酸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②中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③④中分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8题)
3.
电脑芯片的制作要用到高纯度的硅。目前广泛采用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2)为原料制取,其中一步反应为:SiO2+2C= Si+2CO↑。对该反应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硅发生了还原反应 |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
C.硅元素化合价降低,碳元素化合价升高 | D.该反应体现了C的氧化性 |
4.
分析下列化学反应,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2C+O2
2CO C+O2
CO2 2CO+O2
2CO2
2C+O2



A.反应物相同,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不同时,生成物不同 |
B.碳、一氧化碳和天然气一样都可用作燃料 |
C.上述反应都是化合反应,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
D.C→CO→CO2的转化都只能通过与O2反应来实现 |
7.
图甲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装置,图乙是炼铁高炉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按图甲进行实验,看到红棕色粉末变黑时立即停止通一氧化碳 |
B.玻璃管中固体物质能被磁铁吸引,说明固体物质全部是铁 |
C.工业炼铁中原料焦炭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 |
D.炼铁高炉的出铁口低于出渣口,是因为生铁的密度较大 |
8.
遇到火灾时,正确处理火险有利于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下列有关处理火灾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
B.身上衣服少量着火时立即就地打滚 |
C.被火困在高层建筑时从楼内电梯撤退 |
D.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