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CaCl2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aCO3沉淀。为表示这个反应写出了下列两个反应方程式:
CaCl2+NaHCO3═CaCO3↓+NaCl+HCl
CaCl2+2NaHCO3═CaCO3↓+2NaCl+CO2↑+H2O
你认为哪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合理,并简述理由。_____。
CaCl2+NaHCO3═CaCO3↓+NaCl+HCl
CaCl2+2NaHCO3═CaCO3↓+2NaCl+CO2↑+H2O
你认为哪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合理,并简述理由。_____。
2.
在烧杯中加入2.14g久置的铝箔,再滴加稀硫酸,放出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氢气 g,刚开始滴加稀硫酸没有氢气放出的原因是 。
(2)所滴加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产生氢气 g,刚开始滴加稀硫酸没有氢气放出的原因是 。
(2)所滴加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流程题- (共1题)
3.
某种矿石由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铜和二氧化硅组成,用它制备氢氧化镁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
已知: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

请回答下列问题:
溶液A中共含有______种阳离子;写出矿石中的任意一种金属氧化物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只写一个
。
在溶液A中加入熟石灰调节溶液的pH,可以使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转化为沉淀,该实验条件下,使金属阳离子沉淀的相关pH数据见表。为保证产品纯度、减少产品损失,并便于操作,溶液B的pH可允许的范围是______。
写出沉淀D的化学式______,从物质分类看它属于______
选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
写出溶液B中加入熟石灰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氢氧化物 | ![]() | ![]() | ![]() |
开始沉淀的pH | ![]() | ![]() | ![]() |
完全沉淀的pH | ![]() | ![]() | ![]() |




3.综合题- (共2题)
4.
下列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写关问题。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原理______
化学方程式表示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
填序号
;
仪器名称是______。
实验室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______
填“b”或“c”
端通入;若要检验收集的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需向集气瓶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梁明同学认为C装置和B装置类似,都可以控制液体与固体在常温下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由此他认为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双氧水制取氧气可用C装置迸行,以便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刘彬同学经过认真思考后认为梁明同学的看法是错误的。刘彬同学的理由是______。











5.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
Ⅰ
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是燃烧的首要条件,另外两个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
Ⅱ
如图是验证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图。

已知木炭是一种可燃物。请验证:木炭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燃烧
两个条件须分别验证
,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发生燃烧。某化学实验小组已经在完成气密性的检查后,为你填装好了药品,并在整个装置中充满了氦气。请你继续设计实验步骤完成后续探究,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
Ⅲ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小华同学认为,x处的气体不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去,大家经讨论后认为很有道理,你认为其中的道理是______。





已知木炭是一种可燃物。请验证:木炭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燃烧


步骤 | 操作 | 预计现象及得出的结论 |
![]() | ______ | 石灰水未变浑浊,说明燃烧还需要氧气 |
![]() | 熄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室温 | |
![]() | 打开活塞,通入氧气 | |
![]() | ______ | 木炭燃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燃烧需要同时满足可燃物既要与氧气接触,又要使温度达到着火点。 |



4.单选题- (共9题)
7.
如图所示: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和
的混合物10g,测得其中氧元素含量为
,再向密闭容器中通入足量的氧气,通电使电火花塞点火让其中的一氧化碳完全燃烧成二氧化碳。则完全反应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A.![]() | B.![]() | C.![]() | D.![]() |
8.
法国化学家肖万、美国化学家格拉布斯和施罗克在有机化学领域研究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其研究成果可以简单描述为如下的反应(R1~ R8为H–、CH3–、C2H5–……等)。

上述反应类似于无机反应中的
A. 置换反应 B. 分解反应 C. 化合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上述反应类似于无机反应中的
A. 置换反应 B. 分解反应 C. 化合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9.
为探究锌、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学习小组做了如甲图所示实验,实验结束后,将试管
、试管
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
如乙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烧杯中的固体一定含有铁 |
B.甲图试管![]() |
C.反应后烧杯中的溶液一定不含有氯化铜 |
D.烧杯中最后所得固体的质量一定不小于2a克 |
10.
如图为某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该固体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M、N两点分别表示该固体形成的两份溶液在不同温度时的浓度。当条件改变时,溶液新的状态在图中对应的点的位置可能也随之变化,其中判断不正确的( )


A.都升温10℃后,M、N点均向右平移 |
B.加溶质(温度都不变)时,M点均不动,N点上移 |
C.都降温10℃后,M点沿曲线向左下移,N点向左平移 |
D.蒸发溶剂(假设温度都不变)时,先是M点不动,N点左平移至曲线;继续蒸发溶剂,M、N点都不动 |
11.
室温时,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用逐滴滴入的方式),混合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反应时溶液的pH等于7 |
B.滴入溶液体积为5mL时,向溶液再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 |
C.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15mL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 |
D.该图象表示的是将盐酸液滴入氢氧化钠溶中 |
12.
为提升江油市城市环境质量,某同学提出如下建议:
发展公交
禁止露天烧烤
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
禁止燃放烟花
农药本身有毒,对农作物应禁止施用农药
分类回收垃圾。上述建议中不可采纳的有









A.![]() | B.![]() | C.![]() | D.![]() |
14.
近日我州某地成功处置了一辆满载三氯化磷( PCI3)的车辆泄漏事故.三氯化磷是一种重要的无机盐工业产品,无色液体、密度1.574g/cm3(21℃),熔点﹣112℃,沸点75.5℃,易燃.遇水反应生成亚磷酸(H3PO3)和氯化氢,与有机物接触会着火.下列对三氯化磷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三氯化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3
B. 运输过程中如果发生燃烧时,可以用水浇灭
C. 运输途中应防雨淋和防高温
D. 三氯化磷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PCl3+3H2O═H3PO3+3HCl↑
A. 三氯化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3
B. 运输过程中如果发生燃烧时,可以用水浇灭
C. 运输途中应防雨淋和防高温
D. 三氯化磷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PCl3+3H2O═H3PO3+3HCl↑
5.选择题- (共1题)
6.多选题- (共1题)
16.
要除去下列四种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
甲:CaCO3(Na2CO3)乙:NaOH(Na2CO3)丙:KCl(KHCO3)丁:炭粉(CuO)
可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有:①加适量盐酸,搅拌,过滤;②加适量水,搅拌,过滤; ③加适量盐酸,蒸发;④溶解,加适量石灰水,过滤,蒸发。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甲:CaCO3(Na2CO3)乙:NaOH(Na2CO3)丙:KCl(KHCO3)丁:炭粉(CuO)
可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有:①加适量盐酸,搅拌,过滤;②加适量水,搅拌,过滤; ③加适量盐酸,蒸发;④溶解,加适量石灰水,过滤,蒸发。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甲—②,乙—④ | B.乙—③,丙—① |
C.丙—①,丁—② | D.丁—①,丙—③ |
7.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流程题:(1道)
综合题:(2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