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4题)
1.
从铁、生石灰、石灰石、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碳酸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水几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按下列要求进行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每种物质只能用一次)
(1)分解反应_____
(2)化合反应_____
(3)置换反应_____
(4)中和反应_____
(1)分解反应_____
(2)化合反应_____
(3)置换反应_____
(4)中和反应_____
2.
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生活中使用的铜火锅是利用铜的_____性。
(2)铁制品锈蚀主要是铁与_____作用的结果,在空气中易生锈,生活中防盗门的防锈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
(3)为验证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能说明铁比铜金属活动性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小亮选择了铁片和_____(填一种试剂)也得出同样的结论。
(1)生活中使用的铜火锅是利用铜的_____性。
(2)铁制品锈蚀主要是铁与_____作用的结果,在空气中易生锈,生活中防盗门的防锈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
(3)为验证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能说明铁比铜金属活动性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小亮选择了铁片和_____(填一种试剂)也得出同样的结论。
4.
“五•一”假期小明和同学一起郊游.
(1)小明准备的食品有:炸鸡翅、面包、矿泉水等.富含糖类的食物是_____.为了获得充足的营养,你建议小明还应准备的食物是_____。
(2)郊游时小明穿了一件面料是20%锦纶、80%棉的T恤衫,可用_____的方法区分锦纶和棉线。
(3)野炊时小明使用了不锈钢炊具,烧烤时发现不锈钢炊具被熏黑,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
(1)小明准备的食品有:炸鸡翅、面包、矿泉水等.富含糖类的食物是_____.为了获得充足的营养,你建议小明还应准备的食物是_____。
(2)郊游时小明穿了一件面料是20%锦纶、80%棉的T恤衫,可用_____的方法区分锦纶和棉线。
(3)野炊时小明使用了不锈钢炊具,烧烤时发现不锈钢炊具被熏黑,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
2.计算题- (共1题)
5.
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电解氯化钠溶液可制得氯气、氢氧化钠等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2NaCl+2H2O
Cl2↑+H2↑+2NaOH,现取一定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进行电解,当氯化钠完全反应时,停止通电。生成氯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计算:

(1)参加反应的氯化钠是_____克;生成氢气_____克。
(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结果精确到1%)


(1)参加反应的氯化钠是_____克;生成氢气_____克。
(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结果精确到1%)
3.推断题- (共1题)
6.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在常温下是液体,F是人体胃液中助消化的酸,E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A和B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_____,B_____。
(2)B和G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G和F之间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
(4)C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____。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_____,B_____。
(2)B和G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G和F之间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
(4)C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____。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7.
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A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C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将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NaCl
猜想二:NaCl和CaCl2
猜想三:_____
猜想四:NaCl、Ca(OH)2和HCl
(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_____是错误的。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迁移拓展)稀盐酸、稀硫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

(1)A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C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将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NaCl
猜想二:NaCl和CaCl2
猜想三:_____
猜想四:NaCl、Ca(OH)2和HCl
(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_____是错误的。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 _____ | 猜想二不成立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_(填名称)。 | _____ | 猜想三成立 |
(迁移拓展)稀盐酸、稀硫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
5.单选题- (共9题)
11.
罗红霉素的主要成分为C41H76N2O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罗红霉素是由C、H、N、O四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 B.罗红霉素中N、H元素的质量比为19:7 |
C.罗红霉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 D.每个罗红霉素分子完全氧化能生成38个水分子 |
13.
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酸性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的溶液 |
B.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
C.用NaOH一种试剂,可区分硫酸铜、氯化铁、氯化镁、氯化钡、氯化铵、酚酞试液六种物质 |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14.
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除杂、分离、鉴别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所用试剂或方法 |
A | 检验某溶液中存在CO32- | 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
B | 除去二氧化碳中一氧化碳 | 点燃或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C | 分离铜粉和铁粉 | 用磁铁吸或加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
D | 鉴别硝酸铵和硝酸钾 |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
A.A | B.B | C.C | D.D |
6.填空题- (共5题)
19.
请用“大”或“小”回答下列实验中的问题:
(1)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红磷量少,会使测定结果偏_____
(2)测定稀硫酸的pH时,pH试纸用水润湿,会使结果偏_____
(3)配制20g浓度为5%的NaCl溶液,量水时仰视读数,会使溶液浓度偏_____
(1)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红磷量少,会使测定结果偏_____
(2)测定稀硫酸的pH时,pH试纸用水润湿,会使结果偏_____
(3)配制20g浓度为5%的NaCl溶液,量水时仰视读数,会使溶液浓度偏_____
20.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______.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3)t2℃时,60g a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不断搅拌,最终形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4)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1)P点的含义是______.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3)t2℃时,60g a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不断搅拌,最终形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4)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21.
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1)洗涤剂能去除油污,是因为它具有_____功能
(2)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一氧化碳有毒而二氧化碳无毒的原因是_____
(3)炒菜时,若锅里的油起火,应采取的最佳灭火措施是_____
(1)洗涤剂能去除油污,是因为它具有_____功能
(2)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一氧化碳有毒而二氧化碳无毒的原因是_____
(3)炒菜时,若锅里的油起火,应采取的最佳灭火措施是_____
7.实验题- (共1题)
22.
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所需的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选项字母)。该同学想要用E装置除去CO2中的氯化氢杂质,则该装置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写出该装置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选择收集气体方法时,必须考虑的气体性质有_____(填序号)。
①颜色 ②密度 ③溶解性 ④可燃性
(4)若用装置E排水收集氧气,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_____(填“a”或“b”)导管通入瓶内。
(5)若选A装置作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还须补充的一种用品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1)实验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选项字母)。该同学想要用E装置除去CO2中的氯化氢杂质,则该装置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写出该装置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选择收集气体方法时,必须考虑的气体性质有_____(填序号)。
①颜色 ②密度 ③溶解性 ④可燃性
(4)若用装置E排水收集氧气,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_____(填“a”或“b”)导管通入瓶内。
(5)若选A装置作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还须补充的一种用品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