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硫酸亚铁可用于色谱分析试剂、点滴分析测定铂、硒、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现有生锈的铜粉样品(主要成分是Cu和Cu2(OH)2CO3)、硫酸、铁粉等原料,通过以下(Ⅰ、Ⅱ)两种途径回收铜并制得硫酸亚铁晶体。

资料:
(1)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CuO、H20、CO2;
(2)Cu2(OH)2CO3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水和二氧化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做有固体药品参与的实验时,通常先进行研磨,研碎的目的是_____;
(2)操作1的名称是_____;
(3)操作1所得固体需要在氮气中灼烧或者烘干,而不能在空气中进行灼烧或者烘干的原因_____(用方程式表示);
(4)该流程中X的化学式_____;
(5)请写出途径Ⅱ中稀硫酸与固体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资料:
(1)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CuO、H20、CO2;
(2)Cu2(OH)2CO3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水和二氧化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做有固体药品参与的实验时,通常先进行研磨,研碎的目的是_____;
(2)操作1的名称是_____;
(3)操作1所得固体需要在氮气中灼烧或者烘干,而不能在空气中进行灼烧或者烘干的原因_____(用方程式表示);
(4)该流程中X的化学式_____;
(5)请写出途径Ⅱ中稀硫酸与固体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单选题- (共13题)
2.
如下图所示:若关闭Ⅱ阀打开I阀,紫色小花(用石蕊溶液染成)变红;若关闭I阀打开Ⅱ阀,紫色小花不变红。则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①浓H2SO4(有强吸水性) ②浓NaOH溶液(能大量吸收CO2) ③饱和NaCl溶液


A.只有① |
B.只有② |
C.①② |
D.①②③ |
3.
将N2、CO、HCl三种气体的混合物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灼热的CuO.假定每次处理均能完全反应(或吸收),则最后排出的气体为( )
A.HCl、CO | B.N2、CO2 | C.N2、CO | D.N2、H2O(气) |
6.
为测定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同学将金属a、b、c分别放入稀硫酸中,b溶解并产生气泡,a、c不反应;另将a放入c的硝酸盐溶液中,a表面析出c.据此分析,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b、a、c | B.c、b、a | C.b、c、a | D.a、b、c |
8.
下列关于图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9.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
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
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
10.
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出现的操作失误,会引起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降低的是( )
A. 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将砝码放左盘,但未使用游码
B. 用量筒量取蒸馏水读数时,仰视凹液面最低处
C. 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
D. 将配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细口瓶中时,不慎洒出部分溶液
A. 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将砝码放左盘,但未使用游码
B. 用量筒量取蒸馏水读数时,仰视凹液面最低处
C. 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
D. 将配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细口瓶中时,不慎洒出部分溶液
12.
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点:
①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冒白烟;
②用普通pH试纸测液体的pH值只能是整数;
③洗涤剂能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可以溶解油污;
④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⑤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是因为氢氧化钠有腐蚀性。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冒白烟;
②用普通pH试纸测液体的pH值只能是整数;
③洗涤剂能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可以溶解油污;
④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⑤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是因为氢氧化钠有腐蚀性。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 | B.2 | C.3 | D.4 |
3.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