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广州市食品监督管理局贡布里餐饮环节一季度食品抽检数据,在抽检的18批次米及米制品中,有8批次产品镉超标.镉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镉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并失去金属光泽,加热时表面形成氧化物层,氧化镉和强氧化镉的溶解度都很小,它们溶于酸,但不溶于碱,认真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一下问题:

(1)如图镉(Cd)原子结构示意图,镉元素位于_____周期.
(2)镉是人体当中属_____(填“非必要”或“有害”)元素.镉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形成_____(填离子符号).镉元素最高正化合价的氯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写化学式)请写出镉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一种元素_____.(填元素符号)
(3)硫化镉能与硝酸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3CdS+8HNO3=3Cd(NO3)2+2NO↑+3S+4
.该化学式方程式中“
”内对应的化学式为_____.

(1)如图镉(Cd)原子结构示意图,镉元素位于_____周期.
(2)镉是人体当中属_____(填“非必要”或“有害”)元素.镉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形成_____(填离子符号).镉元素最高正化合价的氯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写化学式)请写出镉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一种元素_____.(填元素符号)
(3)硫化镉能与硝酸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3CdS+8HNO3=3Cd(NO3)2+2NO↑+3S+4


2.
将80g M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按要求填空。

(1)A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在40℃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g,若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从C点对应的溶液获得M的晶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在40℃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g,若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从C点对应的溶液获得M的晶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红枣包装中常使用一种袋装防腐剂,品名为“504双吸剂”,其标签如图所示。同学们对一包久置的“504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
(实验探究1)甲同学的方案:
(实验质疑)
(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中不能得出一定含Ca(OH)2的结论,理由是_____。
(2)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_____。
(实验探究2)
乙、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继续验证:

(1)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乙、丙同学实验中能得出固体样品中一定还含有_____,仍有一种物质不能确定,该物质是_____。
(3)乙、丙同学又经过实验测得上述残留固体中含钙物质的总质量为1.6g,滤渣B中CaCO3的质量为1.0g,滤渣C的质量为1.0g。
(实验结论)综合上述实验及所给数据,久置固体的成分是_____。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
(实验探究1)甲同学的方案: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加足量蒸馏水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固体溶解时试管外壁发烫,试管底部有不溶物,溶液变红 | 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和Ca(OH)2. |
(2)另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___ | 固体逐渐消失,有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 | 固体中一定含有Fe,一定不含Fe2O3 |
(3)将步骤(2)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 ____ | 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 |
(实验质疑)
(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中不能得出一定含Ca(OH)2的结论,理由是_____。
(2)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_____。
(实验探究2)
乙、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继续验证:

(1)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乙、丙同学实验中能得出固体样品中一定还含有_____,仍有一种物质不能确定,该物质是_____。
(3)乙、丙同学又经过实验测得上述残留固体中含钙物质的总质量为1.6g,滤渣B中CaCO3的质量为1.0g,滤渣C的质量为1.0g。
(实验结论)综合上述实验及所给数据,久置固体的成分是_____。
3.计算题- (共1题)
4.
为了测定某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1方案.

第②步实验测得的部分实验数据如图2:
(1)分析第②步实验:首先与80gNaOH溶液反应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2)计算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第②步实验测得的部分实验数据如图2:
(1)分析第②步实验:首先与80gNaOH溶液反应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2)计算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
4.推断题- (共1题)
5.
小吴用铁、硫酸、氢氧化钡、硫酸铜和碳酸钠五中物质玩化学拼图游戏(如图),游戏规则要求图中相邻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其中C物质的溶液呈蓝色,A与E 反应产生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1)C物质是_____,A物质的用途是_____。
(2)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3)B与E反应的现象为_____。
(4)B物质是_____,按游戏规则,下列能替代B物质的是_____(填序号)。
①银 ②氯化铁 ③氯化钡 ④氧化铜
(1)C物质是_____,A物质的用途是_____。
(2)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3)B与E反应的现象为_____。
(4)B物质是_____,按游戏规则,下列能替代B物质的是_____(填序号)。
①银 ②氯化铁 ③氯化钡 ④氧化铜

5.单选题- (共10题)
7.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9.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设计 | ![]() | ![]() | ![]() | ![]() |
实验目的 | 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 证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密度大于空气 | 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 | 证明铁生锈是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
A.A | B.B | C.C | D.D |
10.
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培养素质.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A B. B C. C D. D
A.化学与安全 | B.化学与生活 |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进入地窖﹣﹣先做灯火实验 | 除去餐具上的油污﹣﹣用洗洁精乳化 人体需要适量补钙﹣﹣防止患甲状腺疾病 |
C.化学与能源 | D.化学与环保 |
光合作用﹣﹣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电池放电﹣﹣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 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提倡使用公共交通等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开发并使用太阳能等 |
A. A B. B C. C D. D
11.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 |
A | H2 | HCl气体 | 先通过足量Na2CO3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B | KNO3溶液 | AgNO3溶液 | 先加入过量KCl溶液,再过滤 |
C | KCl固体 | KClO3固体 | 加入少量MnO2加热 |
D | FeSO4溶液 | CuSO4溶液 | 先加过量Fe粉,再过滤 |
A.A | B.B | C.C | D.D |
12.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
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
15.
下列做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 )
A.将工业废水注入地下,治理水污染 |
B.研发可降解的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
C.开发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
D.推行自行车、公交车等出行方式,减少“碳”排放 |
6.选择题- (共1题)
16.如图△ABC中,AB=AC,DE⊥AB,D是AB的中点,DE交AC于E点,连结BE,BC=10cm,
△BEC的周长是24cm,那么AB的长是{#blank#}1{#/blank#}.
7.填空题- (共3题)
17.
下图中“
”表示碳原子,“
”表示氧原子。

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 (填图的编号), B图表示____________ (填物质名称),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 (填图的编号), B图表示____________ (填物质名称),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