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中学二片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060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8

1.科学探究题(共2题)

1.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银、铜、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三个实验:
I.将铁片浸入稀硫酸中
II.将银片浸入稀硫酸中
III.将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1)实验I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2)有同学认为上述三个实验无法证明铜和银的活动性顺序,为了达到目的,需要补充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____;
(3)也可以采用将银、铜、铁中的_____________两种金属分别放入_______溶液中,即可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4)将铜片加热,铜片表面变黑。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证明此黑色物质是氧化铜。
①实验操作
②实验现象
剪下一片变黑的铜片,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溶液
铜片表面的黑色物质全部消失,露出红色的铜,溶液变为________色.
 
2.
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这一现象激发起同学们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它能与NaOH反应,生成Na2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可用___________进行检验。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写出S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如果放出的是O2和H2,你认为方案中的安全隐患是_____________ 。
丙同学认为:为确保安全,实验前应先收集一试管气体,进行_______实验,方可采用下面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探究)经丙同学确认安全后,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进行称量,再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过一会儿点燃B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停止通气,再次称量装置A,发现质量无增减。
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
经检验发现,该硫酸铜溶液中只含有一种阴离子,则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

2.计算题(共1题)

3.
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中和73g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

(1)盐酸和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5%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需要水________克。
(3)当a为80g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结果精确到0.1%)?

3.单选题(共9题)

4.
化学变化在你周围到处存在,而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炒饭时火过大,米饭变黑B.用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C.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D.面团发酵
5.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物有两种B.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反应物微粒个数比是1:1D.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
6.
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生铁、硬铝、焊锡都属于合金B.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因而用于制作电线
C.铝表面生成致密氧化铝薄膜,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锈蚀后的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
7.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B.
C.D.
8.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温度升高,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增大
B.t2℃时,把50g a放入50g水中,可得到100g a的饱和溶液
C.t1℃时,a、c的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将t2℃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a大于b
9.
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
A.氢氧化钠B.生石灰C.浓硫酸D.硝酸铵
10.
下列实例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C.被蚊中叮咬后涂抹肥皂水减轻痛痒D.用稀盐酸清除金属表面的铁锈
11.
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稀盐酸用于除铁锈B.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氢氧化钠固体用于干燥CO2D.干冰用作制冷剂
12.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验证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取少量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B
测量降雨是否为酸雨
用PH计测量
C
除去铁制品上的铁锈
将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足量的稀硫酸中
D
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
将粗盐研碎,溶解,蒸发
 
A.AB.BC.CD.D

4.选择题(共1题)

13.

计算: 12 +( 12﹣1﹣(3﹣π)0﹣|1﹣4cos30°|

5.填空题(共3题)

14.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最理想的燃料
(2)铝土矿中的氧化铝
(3)草木灰中的碳酸钾
(4)氨水
(5)5个镁离子    
15.
(1)化学源于生活,在甲烷、大理石、二氧化碳、水、尿素五种物质中,常用作建筑材料的是(填名称)_______;农业上作为氮肥的是(填名称)_______; “西气东输”工程中的“气”(填化学式)_________;常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的物质是(填化学式)________,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家庭装修需要各种材料。下列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
A 大理石 B 沙子 C 不锈钢护栏 D 含有铁锈(Fe2O3)的油漆
E 塑钢窗 F 玻璃 G 铝合金吊顶
(3)食品包装中常用一种白色固体做干燥剂,其原理是(写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16.
经测定,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一定数量的H〔用n(H)表示〕和一定数量的OH〔用n(OH)表示〕,n(H)与n(OH)的相对大小对应溶液的酸碱性如表所示:
n(H)与n(OH)的相对大小
溶液的酸碱性
n(H)>n(OH
酸性
n(H)=n(OH
中性
n(H)<n(OH
碱性
 
据此分析
(1)常温下测得水中pH=7,可知水中n(H n(OH)(填“>”或“=”或“<”,下同)。
(2)向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现象是   ,原因是该溶液中n(H n(OH)。
(3)往上述试管中再滴人适量的硫酸氢钠溶液,溶液颜色褪去,说明硫酸氢钠溶液中n(H n(OH)。

6.实验题(共1题)

17.
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和所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装置填序号)。

(1)写出图中编号为1、2的仪器名称:1___________,2____________
(2)已知甲烷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可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NaOH与CaO混合物)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甲烷。制取甲烷的发生收集装置应选____________ (填序号),为防止气体从发生装置泄漏,在实验开始前必需先______,若收集装置用F(瓶中装满水)则气体应从________(选填“a”或“b”)进入。
(3)F装置有多种用途.用于气体干燥、除杂时,气体应从______处进入(选填“a”或“b”).干燥二氧化碳时,瓶中液体可以是______(选填下列试剂编号,下同);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时,瓶中液体可以是______.
①浓硫酸  ②烧碱溶液  ③稀硫酸   ④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