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发现问题]为了再次观察上述反应现象,小林同学用较长的镁条重做上述实验,但发现了异常现象,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沉淀。
[实验验证1]小林同学针对两次实验的不同,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探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得出结论]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_____有关。
[追问]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 g;
②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
③氯化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做出猜想]猜想一:镁;猜想二:氯化镁;猜想三:氢氧化镁,猜想的依据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验证2]将白色沉淀洗涤干净,分别取少量沉淀于A、B、C试管中,进行如表实验:
[发现问题]为了再次观察上述反应现象,小林同学用较长的镁条重做上述实验,但发现了异常现象,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沉淀。
[实验验证1]小林同学针对两次实验的不同,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探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得出结论]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_____有关。
[追问]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 g;
②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
③氯化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做出猜想]猜想一:镁;猜想二:氯化镁;猜想三:氢氧化镁,猜想的依据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验证2]将白色沉淀洗涤干净,分别取少量沉淀于A、B、C试管中,进行如表实验:
试管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加入足量盐酸 | _____,白色沉淀_____ | 猜想一不正确,但这种白色沉淀能溶于盐酸 |
B | 加入足量水 | 白色沉淀_____ | 猜想二不正确 |
C | 加入适量稀硝酸 | 白色沉淀消失 | 原白色沉淀中含有的离子是:Mg2+、_____ |
继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 出现大量白色沉淀 |
2.简答题- (共1题)
2.
为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某化学社团设计了如下实验:取3段光亮无锈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放入3支干燥洁净的试管底部,装置如图所示,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要保证有足够长的时间来观察现象


(1)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填名称)发生反应的结果。
(2)当铁丝足量,时间足够长,实验③进入试管内的水的体积约占试管体积的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创新之处在于:可根据铁丝表面的铁锈和________两种现象来判断铁丝反应进行的情况。


(1)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填名称)发生反应的结果。
(2)当铁丝足量,时间足够长,实验③进入试管内的水的体积约占试管体积的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创新之处在于:可根据铁丝表面的铁锈和________两种现象来判断铁丝反应进行的情况。
3.计算题- (共1题)
3.
将一瓶80 g 10%的NaCl溶液分为2等份,每份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若将其中的一份溶质质量分数减少一半,应加水_____g;若将另一份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加入NaCl _____ g。
4.单选题- (共14题)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里,红磷可以用木炭代替 |
B.合金的熔点要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氧化铜粉末至红热,后通入一氧化碳气体 |
14.
在一定温度下,有一杯完全溶解的、饱和的氯化铵溶液,如果想把它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可采取的措施有(已知氯化铵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氯化铵固体,④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
A.①③④ |
B.①③⑤ |
C.②④ |
D.②⑤ |
15.
下图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在冬天气温为5℃时配制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在夏天气温为38℃时(水的蒸发忽略不计),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溶液变浑浊 |
B.溶液变为不饱和 |
C.溶液质量变小 |
D.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
17.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好6%的NaCl溶液,装瓶时不小心撒漏一部分,瓶中NaCl溶液浓度仍为6% |
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
C.KNO3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 |
D.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
5.选择题- (共6题)
23.自行车下坡时,不瞪脚踏板速度也会越来越大,在此过程中,自行车的动能逐渐{#blank#}1{#/blank#},自行车的重力势能逐渐{#blank#}2{#/blank#}.(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多选题- (共1题)
7.填空题- (共2题)
25.
铝、铁、铜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1)铝的利用比铜、铁晚是因为金属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先后顺序与_____(填字母)有关。
A 金属的活动性
B 金属的导电性
C 金属在底壳中的含量
(2)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____。
(3)化学新材料的应用,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如图是不同年代常用的水管。

①图示所有水管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
②每年全世界钢铁的产量很高,但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工业上常用稀盐酸来除铁锈(Fe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请你提出一种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_____。
③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却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性”为与FeCl3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Cu+2FeCl3===2FeCl2+CuCl2;②Fe+2FeCl3===3X。则②中X的化学式为_____。
(1)铝的利用比铜、铁晚是因为金属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先后顺序与_____(填字母)有关。
A 金属的活动性
B 金属的导电性
C 金属在底壳中的含量
(2)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____。
(3)化学新材料的应用,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如图是不同年代常用的水管。

①图示所有水管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
②每年全世界钢铁的产量很高,但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工业上常用稀盐酸来除铁锈(Fe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请你提出一种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_____。
③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却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性”为与FeCl3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Cu+2FeCl3===2FeCl2+CuCl2;②Fe+2FeCl3===3X。则②中X的化学式为_____。
26.

(1)如图是某品牌服装标签的部分内容.请根据标签提供的信息回答:
在面料中,属于有机合成纤维的是 .区分羊毛与涤纶的简单实验方法是 (选填“观察光泽”或“灼烧闻气味”。
(2)请列举合成橡胶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具体用途: 。
(3)塑料常用于制作食品保鲜膜及方便袋等,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大量使用后随意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白色污染”,请结合日常生活提出一条合理化建立: 。

(1)如图是某品牌服装标签的部分内容.请根据标签提供的信息回答:
在面料中,属于有机合成纤维的是 .区分羊毛与涤纶的简单实验方法是 (选填“观察光泽”或“灼烧闻气味”。
(2)请列举合成橡胶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具体用途: 。
(3)塑料常用于制作食品保鲜膜及方便袋等,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大量使用后随意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白色污染”,请结合日常生活提出一条合理化建立: 。
8.-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6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2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