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贵定县旧治农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058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5/9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发现问题]为了再次观察上述反应现象,小林同学用较长的镁条重做上述实验,但发现了异常现象,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沉淀。
[实验验证1]小林同学针对两次实验的不同,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探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得出结论]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_____有关。
[追问]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 g;
②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
③氯化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做出猜想]猜想一:镁;猜想二:氯化镁;猜想三:氢氧化镁,猜想的依据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验证2]将白色沉淀洗涤干净,分别取少量沉淀于A、B、C试管中,进行如表实验:
试管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加入足量盐酸
_____,白色沉淀_____
猜想一不正确,但这种白色沉淀能溶于盐酸
B
加入足量水
白色沉淀_____
猜想二不正确
C
加入适量稀硝酸
白色沉淀消失
原白色沉淀中含有的离子是:Mg2+、_____
继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出现大量白色沉淀
 

2.简答题(共1题)

2.
为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某化学社团设计了如下实验:取3段光亮无锈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放入3支干燥洁净的试管底部,装置如图所示,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要保证有足够长的时间来观察现象

(1)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填名称)发生反应的结果。
(2)当铁丝足量,时间足够长,实验③进入试管内的水的体积约占试管体积的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创新之处在于:可根据铁丝表面的铁锈和________两种现象来判断铁丝反应进行的情况。

3.计算题(共1题)

3.
将一瓶80 g 10%的NaCl溶液分为2等份,每份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若将其中的一份溶质质量分数减少一半,应加水_____g;若将另一份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加入NaCl _____ g。

4.单选题(共14题)

4.
下列各组物质中,相互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NaHCO3固体与稀HCl
B.SO3与KOH溶液
C.CuSO4溶液与MgCl2溶液
D.Al(OH)3固体与稀HNO3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里,红磷可以用木炭代替
B.合金的熔点要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氧化铜粉末至红热,后通入一氧化碳气体
6.
有一不纯的铁5.60 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放出0.21 g氢气,则铁片中可能含有一种金属杂质为
A.镁
B.锌
C.铜
D.金
7.
下列说法正确是()
A.铁片在海水中不易生锈
B.钢就是生铁
C.铝片表面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D.纯铜硬度大于黄铜(铜锌合金)
8.
在氯化铜和氯化锌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有
A.铜
B.铜、锌
C.铁、铜
D.铜、锌、铁
9.
下列关于金属及其合金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金属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B.所有金属都是银白色
C.黄铜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小
D.生铁可以完全溶解在足量稀盐酸中
10.
如图是生活中常用来固定房门的“门吸”,它由磁铁和金属块两部分组成。该金属块能被磁铁所吸引,是因为可能含有以下材料中的(    )
A.银
B.铁
C.铝
D.锌
11.
下列措施有利于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是(  )
A.农具上铁锈不及时除去
B.切过酸菜的菜刀不及时清洗
C.工地上的钢管堆放在潮湿的地方
D.家用剪刀不用时,涂上油并放在干燥处
12.
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对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C.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
D.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13.
根据你所做过的家庭小实验分析,如果向下列物质中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不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A.食盐
B.植物油
C.白糖
D.纯碱(Na2CO3)
14.
在一定温度下,有一杯完全溶解的、饱和的氯化铵溶液,如果想把它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可采取的措施有(已知氯化铵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氯化铵固体,④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
D.②⑤
15.
下图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在冬天气温为5℃时配制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在夏天气温为38℃时(水的蒸发忽略不计),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溶液变浑浊
B.溶液变为不饱和
C.溶液质量变小
D.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16.
下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60 ℃时,取100  g水配制成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至30  ℃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A.130 g
B.140 g
C.160 g
D.180 g
17.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好6%的NaCl溶液,装瓶时不小心撒漏一部分,瓶中NaCl溶液浓度仍为6%
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KNO3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
D.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5.选择题(共6题)

18.

下边的漫画启示我们(  )

①不尊重他人也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②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③要学会尊重他人

④尊重他人会得到他人的善待,与他人共享自尊的快乐

19.

下边的漫画启示我们(  )

①不尊重他人也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②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③要学会尊重他人

④尊重他人会得到他人的善待,与他人共享自尊的快乐

20.

下边的漫画启示我们(  )

①不尊重他人也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②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③要学会尊重他人

④尊重他人会得到他人的善待,与他人共享自尊的快乐

21.

请用四个 (半径大小可相同,也可不同)设计至少两幅轴对称图形,并为每个图形恰当地命名。

22.

判断对错.

任何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分割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23.自行车下坡时,不瞪脚踏板速度也会越来越大,在此过程中,自行车的动能逐渐{#blank#}1{#/blank#},自行车的重力势能逐渐{#blank#}2{#/blank#}.(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多选题(共1题)

24.
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下列图像对应关系成立的是(  )
A.B.
C.D.

7.填空题(共2题)

25.
铝、铁、铜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1)铝的利用比铜、铁晚是因为金属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先后顺序与_____(填字母)有关。
A 金属的活动性
B 金属的导电性
C 金属在底壳中的含量
(2)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____。
(3)化学新材料的应用,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如图是不同年代常用的水管。

①图示所有水管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
②每年全世界钢铁的产量很高,但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工业上常用稀盐酸来除铁锈(Fe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请你提出一种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_____。
③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却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性”为与FeCl3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Cu+2FeCl3===2FeCl2+CuCl2;②Fe+2FeCl3===3X。则②中X的化学式为_____。
26.


(1)如图是某品牌服装标签的部分内容.请根据标签提供的信息回答:
在面料中,属于有机合成纤维的是  .区分羊毛与涤纶的简单实验方法是 (选填“观察光泽”或“灼烧闻气味”。
(2)请列举合成橡胶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具体用途:
(3)塑料常用于制作食品保鲜膜及方便袋等,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大量使用后随意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白色污染”,请结合日常生活提出一条合理化建立:   

8.(共1题)

27.
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熟石灰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当加入熟石灰m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若改用ng氢氧化钠与相同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6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2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