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自主招生模拟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0566

试卷类型:自主招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1

1.计算题(共1题)

1.
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取MnO2和KClO3的固体混合物15.25g,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收集到一定质量的氧气.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求得所制氧气的质量,他们将加热后剩余物冷却到一定温度后,通过多次加水测定剩余物质量的办法即可求出.加水的质量与剩余固体的质量见下表:(MnO2是不溶于水的固体粉末)
编号
1
2
3
4
加水的质量(g)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7.25
4.05
m
3
 
试求:(1)表中m值为______;
(2)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______;
(3)所制得氧气的质量______(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某课外小组的同学将玻璃罩内充满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如图A所示,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该小组同学用注射器从a处抽取气体,测定玻璃罩内气体的成分及其含量.

(查阅资料)
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放出氧气.
②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L水大约能溶解1L二氧化碳气体.
③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性质相似,其水溶液都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其中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水和碳酸钠,且碳酸钠易溶于水.
(方案设计及实验)采用两种方法测定玻璃罩内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方法1:用如图B所示的装置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1)将抽取出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到150mL的集气瓶中,在集气瓶外点燃红磷,将点燃的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瓶塞.此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液体进入集气瓶中,体积约为125mL.
方法2:用如图C所示的装置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1)抽取150mL的气体,缓缓地从b处通入装置中.此时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结束后,c处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集气瓶中排出液体的体积约为75mL.
(实验反思)
通过对比,该小组同学发现,两种方法所得实验结果差距较大,其中实验结果更准确的是_____(填写“方法1”或“方法2”),该方法所测得氧气约占气体总体积的_____%.

3.流程题(共2题)

3.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 CuSO4、FeSO4的混合溶液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1)写出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向固体 A 上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 A 中一定含有的固体有哪些_____________?
若无气泡产生,则溶液 B 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某同学将铝片放入混合溶液中,发现一种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异常”现象。他猜想该气体可能为 H2、CO2或 SO2。请分别说明不可能是 CO2和 SO2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4.
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白色、无毒、难溶于水的固体,加热至350℃左右开始分解放出氧气。过氧化钙能杀菌消毒,广泛用于果蔬保鲜、空气净化、污水处理等方面。其工业制备的主要流程如图1:
已知:CaCl2+H2O2+2NH3+nH2O=CaO2•nH2O↓+2NH4Cl。

(1)搅拌的目的是_____。
(2)流程②中没有采用加热措施的可能原因是_____。
(3)整个流程中,除水外还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
(4)过滤操作中需要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和_____,该仪器的作用是_____,检验CaO2•nH2O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
(5)取上述制得的CaO2•nH2O晶体进行热重分析,其热分解时晶体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2,通过计算可得出n=_____。

4.单选题(共12题)

5.
取一定量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50克14.6%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盐和水,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A. 6.4克    B. 3.2克     C. 1.6克     D. 0.8克
6.
下列元素周期表中全部是金属元素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7.
如图是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硫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电子层有6个电子
B.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
C.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最外层电子比第二层电子的能量低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构成的
B.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二氧化碳是由碳单质和氧单质组成的
D.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9.
如图,能用纵坐标所对应的变化情况来表示的过程是(  )
A.向一定量的烧碱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时溶液pH的变化
B.向一定量锌粒中加入稀盐酸时产生气体体积的变化
C.向一定量铜粉中加入硝酸银时固体质量的变化
D.向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中加水时溶质质量的变化
10.
在AgNO3、Mg(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将滤渣放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滤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  )
A.Cu2+B.只有Fe2+C.Fe2+和Fe3+D.Mg2+和Fe2+
11.
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归纳错误的一组是
A.生活常识
B.健康问题
用小苏打发面
用洗洁精去除油污
缺钙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用亚硝酸钠做调味品
C.安全问题
D.农业生产
煤气泄露时要严禁火种
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用草木灰做化肥
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A. A    B. B    C. C    D. D
12.
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在空气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C.将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中,溶液的温度明显降低
D.将酚酞滴入某溶液后不变色,此溶液一定呈酸性
13.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100g甲物质饱和溶液中含有60g甲
B.t1℃时,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乙>甲=丙
C.将丙物质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D.t2℃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再降温到t1℃,析出无水晶体的质量相等
14.
要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方法不可行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方法
A
N2
O2
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粉
B
CO2
CO
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
C
ZnSO4溶液
CuSO4溶液
加入足量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
D
NaCl溶液
BaCl2溶液
加入过量的硫酸钠溶液,过滤
 
A.AB.BC.CD.D
15.
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不是Cl离子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
A.观察KCl溶液没有颜色
B.加水稀释后FeCl3溶液黄色变浅
C.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硝酸银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
D.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
16.
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缓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
A.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B.瓶中液面上升明显
C.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D.注射器内有液体

5.选择题(共1题)

17.

建国以来,我国国防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要努力实现武器装备的现代化,中国军队必须坚持的战略是(    )

6.实验题(共1题)

18.
中华的“茶文化”历史悠久。
(1)泡茶用无污染的天然水为最佳。天然水属于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古时,人们还会收集雪,融成水后泡茶。雪融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的种类_____(填“改变”或“不变”)。
(2)紫砂壶是珍贵的泡茶壶具。紫砂是指矿石成分中二氧化硅、氧化铝及氧化铁含量较高的陶土。SiO2、Al2O3、Fe2O3都属于_____(填“单质”或“氧化物”)。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2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