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标出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
(3)用烧碱溶液吸收工厂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_____
(4)胃酸分泌过多可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中和,其原理为_____(化学方程式)
(1)标出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
(3)用烧碱溶液吸收工厂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_____
(4)胃酸分泌过多可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中和,其原理为_____(化学方程式)
2.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环境化学)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工业废水需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 ②为保护好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③天然水只要通过处理后变清即可饮用 ④为了改善水质,可向其中加入大量的净水剂和消毒剂
(2)硝酸工厂排放的尾气中常含有NO、NO2等有害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其化学方程式为NO+NO2+2NaOH=2X+H2O。X的化学式为_______。
(厨房化学)
利用厨房中的物品鉴別食盐和苏打:取少量固体于两只碗中,加入______(填厨房里常用的物质的名称),若有_______,则该固体为苏打;若无此现象,则为食盐。
(生活化学)
(3)某校组织学生春游搞野炊,食谱如下:主食:馒头 配菜:红烧肉、豆腐汤、牛肉干。主食和配菜中主要含蛋白质、糖类、油脂、无机盐和水等营养素。从营养角度来看,你认为食谱还应添加_____(填字母);
A 炒鸡蛋 B 牛奶 C 黄瓜 D 烤野兔肉
(4)材料对我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用作保险丝的武德合金属于_____。(填序号)
A 金属材料 B 合成材料 C 复合材料
(5)小明家的庄稼生长不茂盛,叶色淡绿,还出现了倒伏现象,根据所学知识,他向其父亲建议购买了一种肥料,你认为是_______(填序号)
A CO(NH2)2 B KCl C KNO3 D Ca(H2PO4)2
(环境化学)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工业废水需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 ②为保护好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③天然水只要通过处理后变清即可饮用 ④为了改善水质,可向其中加入大量的净水剂和消毒剂
(2)硝酸工厂排放的尾气中常含有NO、NO2等有害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其化学方程式为NO+NO2+2NaOH=2X+H2O。X的化学式为_______。
(厨房化学)
利用厨房中的物品鉴別食盐和苏打:取少量固体于两只碗中,加入______(填厨房里常用的物质的名称),若有_______,则该固体为苏打;若无此现象,则为食盐。
(生活化学)
(3)某校组织学生春游搞野炊,食谱如下:主食:馒头 配菜:红烧肉、豆腐汤、牛肉干。主食和配菜中主要含蛋白质、糖类、油脂、无机盐和水等营养素。从营养角度来看,你认为食谱还应添加_____(填字母);
A 炒鸡蛋 B 牛奶 C 黄瓜 D 烤野兔肉
(4)材料对我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用作保险丝的武德合金属于_____。(填序号)
A 金属材料 B 合成材料 C 复合材料
(5)小明家的庄稼生长不茂盛,叶色淡绿,还出现了倒伏现象,根据所学知识,他向其父亲建议购买了一种肥料,你认为是_______(填序号)
A CO(NH2)2 B KCl C KNO3 D Ca(H2PO4)2
2.推断题- (共2题)
3.
向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投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硫酸,若无气泡产生,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为______(填化学式);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4.
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B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J是常见金属,G是红色物质,D的溶液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F、I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
(2)B物质的俗名是:_____。
(3)H的用途是______,反应⑤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4)写出①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⑥_________。

(1)F、I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
(2)B物质的俗名是:_____。
(3)H的用途是______,反应⑤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4)写出①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⑥_________。
3.计算题- (共1题)
5.
现将8.0g镁和铜的混合物粉末放入烧杯中,再将100.0g的稀硫酸分四次加入到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的数据记录如下:
(1)该混合物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
(2)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____?
次数 | 1 | 2 | 3 | 4 |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 25.0 | 25.0 | 25.0 | 25.0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6.8 | 5.6 | 4.4 | 4 |
(1)该混合物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
(2)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____?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6.
将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过滤反应后的混合物。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们探究滤液中溶质的组成,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钠、氯化钡溶液显中性。
(提出猜想)
猜想1:滤液中溶质是NaCl;
猜想2:滤液中溶质是NaCl和________。
猜想3:滤液中溶质是NaCl和Na2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三个小组分别做实验验证3个猜想:
(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无明显现象,一组同学认为猜想____不成立。
(2)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___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二组同学认为猜想2成立。
(3)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___(填实验现象),三组同学认为猜想3不成立。
(反思评价)同学们对碳酸钠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有如下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___(填序号)。
A 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
B 碳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钡沉淀
C 碳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钡离子
D 溶液中碳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的数目减少
E 溶液中碳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的浓度降低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钠、氯化钡溶液显中性。
(提出猜想)
猜想1:滤液中溶质是NaCl;
猜想2:滤液中溶质是NaCl和________。
猜想3:滤液中溶质是NaCl和Na2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三个小组分别做实验验证3个猜想:
(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无明显现象,一组同学认为猜想____不成立。
(2)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___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二组同学认为猜想2成立。
(3)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___(填实验现象),三组同学认为猜想3不成立。
(反思评价)同学们对碳酸钠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有如下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___(填序号)。
A 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
B 碳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钡沉淀
C 碳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钡离子
D 溶液中碳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的数目减少
E 溶液中碳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的浓度降低
5.单选题- (共7题)
7.
物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e和d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c是一氧化碳 B.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 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 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保持不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c是一氧化碳 B.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 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 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保持不变
8.
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A B. B C. C D. D
A.对鉴别方法的认识 | B.对安全的认识 |
①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搅拌 ②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后闻气味 ③区分铁丝和铝丝,用磁铁吸引 |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②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 ③海鲜食品喷洒甲醛溶液防腐 |
C.对现象的认识 | D.对防锈的认识 |
①气体压缩,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②活性炭除去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③喝汽水打嗝,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①自行车的支架喷油漆防锈 ②菜刀用后及时洗净擦干 ③保留铁锈可防止铁进一步锈蚀 |
A. A B. B C. C D. D
9.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 |
B.将T1℃时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为丙<甲=乙 |
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
D.T1℃时,100g甲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小于30克 |
10.
下列推理结果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
B.碱性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溶液变蓝的溶液呈碱性 |
C.中和反应会生成盐和水,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
11.
下列各组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NaOH和NaCl两种固体 | 取样,加入少量水溶解,分别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
B | 除去CO2气体中的HCl | 将气体通过盛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气瓶 |
C | 鉴别化肥KNO3和NH4NO3 | 取样,加Ca(OH)2固体混合研磨,闻气味 |
D | 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 | 加入过量的Fe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A.A | B.B | C.C | D.D |
6.填空题- (共1题)
7.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推断题:(2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7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