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盐酸是一种重要的酸。
(1)工业上制备盐酸的基础原料是精制食盐。粗盐(含有可溶性杂质主要有MgSO4、CaCl2)精制过程如下:

①加入Ba(OH)2溶液可以同时除去两种杂质离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检验所加Na2CO3溶液过量的方法是_____。
③向溶液X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_____。
(2)利用中和反应可以测定盐酸的浓度。将40 g 0.8%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20 g盐酸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3)用盐酸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10 g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加入100 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总质量为106.7 g(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请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1)工业上制备盐酸的基础原料是精制食盐。粗盐(含有可溶性杂质主要有MgSO4、CaCl2)精制过程如下:

①加入Ba(OH)2溶液可以同时除去两种杂质离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检验所加Na2CO3溶液过量的方法是_____。
③向溶液X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_____。
(2)利用中和反应可以测定盐酸的浓度。将40 g 0.8%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20 g盐酸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3)用盐酸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10 g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加入100 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总质量为106.7 g(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请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单选题- (共12题)
4.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选项不能实现图示转化的是( )

选项 | 甲 | 乙 | 丙 |
A | CaCl2 | CaCO3 | CO2 |
B | FeCl2 | FeSO4 | Fe |
C | Na₂SO4 | Na₂CO3 | NaOH |
D | CuO | O2 | H2O |
A.A | B.B | C.C | D.D |
5.
缺乏维生素A1(C20H30O),会引起夜盲症。下列关于维生素A1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维生素A1属于无机化合物 |
B.维生素A1中O元素的质量分数最低 |
C.维生素A1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3 |
D.维生素A1由20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
7.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硫酸钠和汽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 |
B.把20%的硝酸钠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
C.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 |
D.配制100 g 10%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等步骤 |
8.
M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物质M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M是硝酸钾 |
B.溶液②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
C.溶液①②③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②>③>① |
D.溶液①为不饱和溶液,溶液②和③为饱和溶液 |
9.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氯化铵和硫酸铵: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体气味 |
B.棉线和羊毛线:灼烧后闻气味 |
C.稀硫酸和硫酸钠溶液: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 |
D.氯化钠和硝酸铵固体:加水溶解后测温度 |
10.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方法 |
A | MnO2(KCl) | 加入适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 |
B | BaCl2溶液(HCl) |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过滤 |
C | CO2(CO) | 通入过量的氧气,点燃 |
D | Cu(CuO) |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
A.A | B.B | C.C | D.D |
3.填空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