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2.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原子 |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
C.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 D.分子间有一定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
3.
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氮元素,它们按下列顺序排列:①NH3;②N2;③NO;④X;⑤HNO3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可能是()
A. N2O B. NO2或NaNO2
C. N2O5 D. NaNO3
A. N2O B. NO2或NaNO2
C. N2O5 D. NaNO3
4.
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A.Mn+2HCl=MnC12+H2↑ | B.Mg+MnSO4=MgSO4+Mn |
C.Mn+Cu(NO3)2=Mn(NO3)2 + Cu | D.Fe+MnSO4 =FeSO4+Mn |
5.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你结合所给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3℃时,甲与丙的溶解度相等。 |
B.t3℃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之比为1∶2∶3 |
C.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丙>甲>乙 |
D.温度降低到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得到甲的饱和溶液 |
2.选择题- (共5题)
8.在美国首都的华盛顿纪念塔内有一块中国清政府赠送的石碑,上题“按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浸浸乎三代之遗志。”
请你根据自己所知,说说华盛顿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人物?
9.完成以下题目
历史上的欧洲,曾遭受数次战争的蹂躏。战争带来了灾难,引起了人们深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千余年来,欧洲大陆纷争不已……1870年到1945年主要发生在法德之间的几场大战导致了欧洲的分裂。
材料二:每一政府保证对与各政府作战的轴心国成员及其仆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每一政府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
11.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制度;第二次是刘邦的封建;第三次是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为诸侯王;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这种现象说明( )
3.填空题- (共4题)
13.
某工厂废液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铜和氯化亚铁。某课外小组利用废液制取海绵铜(Cu)和氧化铁两种产品,过程如下图所示(过程中不引入其他元素)。

请回答:
(1)试剂A是 ;固体B的成分是 ; 产品G是 。
(2)检验C过量的方法是 。

请回答:
(1)试剂A是 ;固体B的成分是 ; 产品G是 。
(2)检验C过量的方法是 。
14.
化合物A、B、C都含三种元素,其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均为1:2,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在图示的三个化学反应中(“→”表示转化关系):一个反应有沉淀生成,另一个反应有气体生产,还有一个反应既有沉淀又有水生成。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A是H2SO4,则B是可溶性硫酸盐
B.若A是NaOH,则B是可溶性碳酸盐
C.若A是H2SO4,则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D.C是碳酸钙

A.若A是H2SO4,则B是可溶性硫酸盐
B.若A是NaOH,则B是可溶性碳酸盐
C.若A是H2SO4,则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D.C是碳酸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5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