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为了验证Cu、Zn、Fe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下列探究,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活动:
(提出假设)对于如何选择化学试剂问题,他们各抒己见.
(1)甲同学认为,应选的试剂是:Zn、FeCl2、Cu;
(2)乙同学认为,应选的试剂是:ZnCl2、Fe、CuSO4;
(3)丙同学认为,只要分别将Cu、Zn、Fe投入稀盐酸中,根据它们产生的不同现象,同样也可以验证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你认为,他们选择试剂的方案中,可行的有______.(填以下序号)
A 甲同学 B 乙同学 C 丙同学
(查阅资料)(1)不同的金属,活动性是不同的;有的金属能与酸起置换反应,有的则不能.
(2)在相同条件下,金属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的速度越快.
(实验探究)他们各自按自己选择的试剂进行探究.
(1)甲同学发现,把Zn、Cu分别投入FeCl2溶液中,只有_____的表面才有黑色固体析出.
(2)乙同学发现,把Fe分别投入ZnCl2和CuSO4溶液中,只有在______溶液中Fe的表面才有固体析出.
(3)丙同学将Cu、Zn、Fe分别投入稀盐酸中,也得出同样的结论.你认为丙观察到的现象是:Cu的表面______(有、没有)气泡产生;丙同学所说的不同现象是指______.
(实验结论)他们充分交流后,发现得出的结论相同,即Cu、Zn、Fe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
(提出假设)对于如何选择化学试剂问题,他们各抒己见.
(1)甲同学认为,应选的试剂是:Zn、FeCl2、Cu;
(2)乙同学认为,应选的试剂是:ZnCl2、Fe、CuSO4;
(3)丙同学认为,只要分别将Cu、Zn、Fe投入稀盐酸中,根据它们产生的不同现象,同样也可以验证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你认为,他们选择试剂的方案中,可行的有______.(填以下序号)
A 甲同学 B 乙同学 C 丙同学
(查阅资料)(1)不同的金属,活动性是不同的;有的金属能与酸起置换反应,有的则不能.
(2)在相同条件下,金属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的速度越快.
(实验探究)他们各自按自己选择的试剂进行探究.
(1)甲同学发现,把Zn、Cu分别投入FeCl2溶液中,只有_____的表面才有黑色固体析出.
(2)乙同学发现,把Fe分别投入ZnCl2和CuSO4溶液中,只有在______溶液中Fe的表面才有固体析出.
(3)丙同学将Cu、Zn、Fe分别投入稀盐酸中,也得出同样的结论.你认为丙观察到的现象是:Cu的表面______(有、没有)气泡产生;丙同学所说的不同现象是指______.
(实验结论)他们充分交流后,发现得出的结论相同,即Cu、Zn、Fe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
2.简答题- (共1题)
2.
用铝丝、洁净的铜丝、稀盐酸、AgNO3溶液,验证Al、Cu Ag的活动性顺序。
(1)把打磨过的铝丝和洁净的铜丝分别浸入稀盐酸中,观察到铝丝表面有气泡产生,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由此判断出Al和Cu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_____>(H)>____;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 ;铝丝使用前需用砂纸打磨的原因是___;
(2)为了达到实验目的,除(1)中实验外,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是______。
(1)把打磨过的铝丝和洁净的铜丝分别浸入稀盐酸中,观察到铝丝表面有气泡产生,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由此判断出Al和Cu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_____>(H)>____;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 ;铝丝使用前需用砂纸打磨的原因是___;
(2)为了达到实验目的,除(1)中实验外,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是______。
3.计算题- (共1题)
3.
有一份锌粉与铜粉的混合物样品,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将32.5g样品加
入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求:

(1)样品中金属铜的质量是____g。
(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写出计算过程)。


(1)样品中金属铜的质量是____g。
(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写出计算过程)。
4.单选题- (共7题)
4.
将一定质量的镁粉放入含有硝酸亚铁、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镁粉一定过量 | B.滤液中溶质只含硝酸镁 |
C.镁粉可能反应完了 | D.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
9.
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那么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
B.镁、锌、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那么它们与稀硫酸反应也能生成氢气 |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那么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
10.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
A | CO2 | 水蒸气 | 通过浓硫酸 |
B | CuO | Cu | 在空气中加热 |
C | KCl | MnO2 |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D | CaCl2溶液 | 盐酸 | 加入适量的Na2CO3溶液 |
A.A | B.B | C.C | D.D |
5.填空题- (共2题)
11.
我市东临渤海,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请思考下列问题:
(1)已知东营盐场测得:①海水中含NaCl约为3.5%。②在海边打深井,井水中含NaCl约为8%。晒盐最好用_____(填序号)作原料。
(2)关于晒盐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燕发,析出盐
B.日光照晒后,板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3)海水晒盐提取食盐晶体后留下的母液叫卤水,其中含有的KCl、MgCl2、MgSO4等物质可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①60℃ 时,将50g硫酸镁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若使其形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
A.增加溶质 B.蒸发溶剂 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
② 对卤水中含有的KCl、MgCl2、MgSO4三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三种物质均为易溶物质
B.20℃时,向40gKCl固体和40gMgCl2固体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两种溶液均能达到饱和状态
C.60℃时,三种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浓度可能相等
(1)已知东营盐场测得:①海水中含NaCl约为3.5%。②在海边打深井,井水中含NaCl约为8%。晒盐最好用_____(填序号)作原料。
(2)关于晒盐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燕发,析出盐
B.日光照晒后,板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3)海水晒盐提取食盐晶体后留下的母液叫卤水,其中含有的KCl、MgCl2、MgSO4等物质可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①60℃ 时,将50g硫酸镁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若使其形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
A.增加溶质 B.蒸发溶剂 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
② 对卤水中含有的KCl、MgCl2、MgSO4三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三种物质均为易溶物质
B.20℃时,向40gKCl固体和40gMgCl2固体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两种溶液均能达到饱和状态
C.60℃时,三种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浓度可能相等
12.
如下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

(1)孔穴6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___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
(2)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____________(填孔穴序号,下同)。
(3)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孔穴是____________。
(4)再向孔穴4中滴加稀硫酸,溶液变为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

(1)孔穴6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___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
(2)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____________(填孔穴序号,下同)。
(3)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孔穴是____________。
(4)再向孔穴4中滴加稀硫酸,溶液变为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7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