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中心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013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8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为了验证Cu、Zn、Fe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下列探究,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活动:
(提出假设)对于如何选择化学试剂问题,他们各抒己见.
(1)甲同学认为,应选的试剂是:Zn、FeCl2、Cu;
(2)乙同学认为,应选的试剂是:ZnCl2、Fe、CuSO4
(3)丙同学认为,只要分别将Cu、Zn、Fe投入稀盐酸中,根据它们产生的不同现象,同样也可以验证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你认为,他们选择试剂的方案中,可行的有______.(填以下序号)
A 甲同学 B 乙同学 C 丙同学
(查阅资料)(1)不同的金属,活动性是不同的;有的金属能与酸起置换反应,有的则不能.
(2)在相同条件下,金属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的速度越快.
(实验探究)他们各自按自己选择的试剂进行探究.
(1)甲同学发现,把Zn、Cu分别投入FeCl2溶液中,只有_____的表面才有黑色固体析出.
(2)乙同学发现,把Fe分别投入ZnCl2和CuSO4溶液中,只有在______溶液中Fe的表面才有固体析出.
(3)丙同学将Cu、Zn、Fe分别投入稀盐酸中,也得出同样的结论.你认为丙观察到的现象是:Cu的表面______(有、没有)气泡产生;丙同学所说的不同现象是指______.
(实验结论)他们充分交流后,发现得出的结论相同,即Cu、Zn、Fe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

2.简答题(共1题)

2.
用铝丝、洁净的铜丝、稀盐酸、AgNO3溶液,验证Al、Cu Ag的活动性顺序。
(1)把打磨过的铝丝和洁净的铜丝分别浸入稀盐酸中,观察到铝丝表面有气泡产生,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由此判断出Al和Cu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_____>(H)>____;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 ;铝丝使用前需用砂纸打磨的原因是___;
(2)为了达到实验目的,除(1)中实验外,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是______。

3.计算题(共1题)

3.
有一份锌粉与铜粉的混合物样品,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将32.5g样品加入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求:

(1)样品中金属铜的质量是____g。
(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写出计算过程)。

4.单选题(共7题)

4.
将一定质量的镁粉放入含有硝酸亚铁、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镁粉一定过量B.滤液中溶质只含硝酸镁
C.镁粉可能反应完了D.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5.
向盛有一定质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锌粉,下列4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B.
C.D.
6.
下列措施有利于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是(  )
A.农具上铁锈不及时除去
B.切过酸菜的菜刀不及时清洗
C.工地上的钢管堆放在潮湿的地方
D.家用剪刀不用时,涂上油并放在干燥处
7.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植物油B.面粉C.大理石D.烧碱
8.
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pH如下图所示,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洁厕灵B.西瓜汁C.鸡蛋清D.肥皂水
9.
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那么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镁、锌、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那么它们与稀硫酸反应也能生成氢气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那么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10.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A
CO2
水蒸气
通过浓硫酸
B
CuO
Cu
在空气中加热
C
KCl
MnO2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CaCl2溶液
盐酸
加入适量的Na2CO3溶液
 
A.AB.BC.CD.D

5.填空题(共2题)

11.
我市东临渤海,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请思考下列问题:
(1)已知东营盐场测得:①海水中含NaCl约为3.5%。②在海边打深井,井水中含NaCl约为8%。晒盐最好用_____(填序号)作原料。
(2)关于晒盐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燕发,析出盐
B.日光照晒后,板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3)海水晒盐提取食盐晶体后留下的母液叫卤水,其中含有的KCl、MgCl2、MgSO4等物质可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①60℃ 时,将50g硫酸镁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若使其形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
A.增加溶质 B.蒸发溶剂 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
② 对卤水中含有的KCl、MgCl2、MgSO4三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三种物质均为易溶物质
B.20℃时,向40gKCl固体和40gMgCl2固体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两种溶液均能达到饱和状态
C.60℃时,三种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浓度可能相等
12.
如下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

(1)孔穴6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___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
(2)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____________(填孔穴序号,下同)。
(3)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孔穴是____________。
(4)再向孔穴4中滴加稀硫酸,溶液变为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

6.实验题(共1题)

13.
如图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试回答:

(1)B操作中放好砝码和游码后,向托盘中加入氯化钠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2)D操作应选用______毫升的量筒(从10mL、100mL中选择),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
(3)E操作的作用是______.
(4)配制好的上述10%的氯化钠溶液50克,欲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加到20%,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①加入5克氯化钠固体   ②把水蒸发掉25克
③加入6.25克氯化钠固体 ④把溶液中的水蒸发掉一半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7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