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
(1)它们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其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
(2)可作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是________
(3)用氢氧化钙溶液检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用7.4kg氢氧化钙能中和硫酸厂排放的污水中硫酸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
(1)它们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其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
(2)可作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是________
(3)用氢氧化钙溶液检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用7.4kg氢氧化钙能中和硫酸厂排放的污水中硫酸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
2.
回答下列问题。
(1)直饮水机的水处理过程如图所示。

①可直接饮用水属于__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②炭罐的作用是___________(选项字母)
a 过滤 b 脱色除味 c 消毒杀菌
(2)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已知B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AEF是氧化物,C是气体。H的水溶液呈蓝色,农业上常用来配制波尔多液,G、H中的阴离子相同。
①列举D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
②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③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④上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中,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1)直饮水机的水处理过程如图所示。

①可直接饮用水属于__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②炭罐的作用是___________(选项字母)
a 过滤 b 脱色除味 c 消毒杀菌
(2)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已知B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AEF是氧化物,C是气体。H的水溶液呈蓝色,农业上常用来配制波尔多液,G、H中的阴离子相同。
①列举D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
②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③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④上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中,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某学习小组对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的反应进行了探究。
(1)分别在盛有少量碳酸钠(俗称_________)、碳酸氢钠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都剧烈反应且产生大量气泡。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提出问题)
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快慢是否相同?
(设计与实验)

(2)甲设计的实验如图1所示。实验时。两注射器中的稀盐酸应_________(填操作),观察到图2所示想象。于是他得出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较快的结论。
(3)乙对甲的实验提出了质疑:①碳酸钠、碳酸氢钠固体和稀盐酸反应都很剧烈,通过观察很难判断产生气体的快慢;②___________。他认为,应取含碳元素质量相同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若碳酸钠的质量仍为0.318g,应称取________ g碳酸氢钠。
(4)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图3所示的实验。
①连通管的作用是________
②分别取等体积、含碳元素质量相同的碳酸钠、碳酸氢钠稀溶液(各2滴酚酞溶液),以及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足量的稀盐酸进行实验。实验时,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如表1,广口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4所示。
(实验结论)
(5)分析图4所示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相同条件下,____________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较→快,理由是__________
(反思与应用)
(6)小组同学分析表1实验现象和图4数据,得出另一种物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较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请用必要的文字和化学方程式说明)。
(7)通过以上探究与分析,小组同学设计了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鉴别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的实验。
(1)分别在盛有少量碳酸钠(俗称_________)、碳酸氢钠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都剧烈反应且产生大量气泡。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提出问题)
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快慢是否相同?
(设计与实验)

(2)甲设计的实验如图1所示。实验时。两注射器中的稀盐酸应_________(填操作),观察到图2所示想象。于是他得出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较快的结论。
(3)乙对甲的实验提出了质疑:①碳酸钠、碳酸氢钠固体和稀盐酸反应都很剧烈,通过观察很难判断产生气体的快慢;②___________。他认为,应取含碳元素质量相同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若碳酸钠的质量仍为0.318g,应称取________ g碳酸氢钠。
(4)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图3所示的实验。
①连通管的作用是________
②分别取等体积、含碳元素质量相同的碳酸钠、碳酸氢钠稀溶液(各2滴酚酞溶液),以及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足量的稀盐酸进行实验。实验时,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如表1,广口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4所示。
| 滴入酚酞溶液 | 滴入稀盐酸,溶液颜色变化 |
碳酸钠溶液 | 红色 | 红色→浅红色→无色 |
碳酸氢钠溶液 | 浅红色 | 浅红色→无色 |
(实验结论)
(5)分析图4所示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相同条件下,____________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较→快,理由是__________
(反思与应用)
(6)小组同学分析表1实验现象和图4数据,得出另一种物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较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请用必要的文字和化学方程式说明)。
(7)通过以上探究与分析,小组同学设计了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鉴别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的实验。
操作 | 现象和结论 |
未知溶液分别编号为a、b,取适量a溶液于试管中,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入b并振荡 | __________ |
3.单选题- (共14题)
7.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在可见光下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复合光催化剂,其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 B.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
C.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 D.对缓解人类能源危机有重要意义 |
11.
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下列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 )
A.废旧金属回收利用 | B.农业上过量施用化肥、农药 |
C.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 | D.使用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制品 |
13.
根据图示实验、部分记录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法判断a中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 |
B.c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3.3% |
C.b中溶液在加热过程中始终为饱和溶液 |
D.常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得氯化钠晶体 |
4.填空题- (共1题)
18.
根据图文回答问题。

(1)烤焦的食物表面呈_______色,说明这些食物中含有______元素。
(2)水果麦片中,属于无机盐的是_____________,加入该物质的作用是_________
(3)揉搓冰敷袋,水袋破裂,盐溶解吸热。这种盐是____________(填“氯化钠”或“硝酸铵”);塑料膜属于______(填“合成”或“复合”)材料。
(4)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是硅。硅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它在地壳中的含量居第________位。

(1)烤焦的食物表面呈_______色,说明这些食物中含有______元素。
(2)水果麦片中,属于无机盐的是_____________,加入该物质的作用是_________
(3)揉搓冰敷袋,水袋破裂,盐溶解吸热。这种盐是____________(填“氯化钠”或“硝酸铵”);塑料膜属于______(填“合成”或“复合”)材料。
(4)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是硅。硅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它在地壳中的含量居第________位。
5.实验题- (共1题)
19.
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并完成相关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根据实验回答: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用C装置收集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 排水法 b 向下排空法 c 向上排空法
(4)检验C中收集满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
(5) C中收集满氧气后,打开弹簧夹K1、K4,关闭K2、K3,其中打开K1的目的是________点燃D中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C装置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待红磷熄灭,C装置冷却后,打开K3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用C装置收集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 排水法 b 向下排空法 c 向上排空法
(4)检验C中收集满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
(5) C中收集满氧气后,打开弹簧夹K1、K4,关闭K2、K3,其中打开K1的目的是________点燃D中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C装置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待红磷熄灭,C装置冷却后,打开K3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