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7题)
A.中伤(zhōng) 澄澈(chéng) 掺和(he) 绵廷(yán) |
B.缥缈(piāo) 陛下(bì) 显耀(yào) 愚蠢(yú) |
C.忙碌(lǜ) 辍行(zhuì) 充沛(pèi) 梳理(shū) |
D.放肄(sì) 苛刻(kē) 凸起(tū) 笨拙(zhuó) |
A.这一幕还令人记忆犹新,其教训值得吸取。 |
B.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C.《中国新声代》的学员个个才华出众,对歌曲的精彩演绎令人回味无穷。 |
D.“消法”修正案将网络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等条款纳入其中,市民们对此纷纷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
A.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
B.我想,济慈的《夜莺》、雪莱的《云雀》,还不都是诗人自我的幻想,与鸟何干? |
C.如果一个人用尽全身之力,把嗓门憋得尖尖的,发出“哦……啊”的叫声,虽说比不上大鹦鹉的气势,听起来也蛮像了。 |
D.“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
A.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不少城市的道路不断地扩修,然而却没有真正改变道路拥堵的现状。(在“交通拥堵”后面加上“的问题”) |
B.随着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把“提高”改为“改进”) |
C.在每年暑假来临之际,省美术馆都会精心策划开展生动多样、精彩有趣的“暑假,我们做客美术馆”系列活动。(去掉“在”) |
D.春节期间应注意将大功率的电器错开时间使用,避免不集中用电导致电线超负荷引发火灾。(去掉“不”) |
①他父亲是一个受人尊敬的智者。 ②父子俩在那里度过了整整四个月的旅游生活。
③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文、史、哲、艺等几乎无所不精。
④白天他们或步行或骑马,徜徉于自然美景和人文胜景之间。晚上他则坐在星空下,听父亲讲天文知识,欣赏美丽迷人的夜色。
⑤泰戈尔12岁那年,父亲就带他去喜马拉雅山旅游。
⑥泰戈尔的成长经历启发我们:一个人的茁壮成长不但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⑦父亲对他的教育概括起来说就是:潜移默化、身体力行。
A.①⑦⑤②④③⑥ | B.①⑦②⑤④③⑥ |
C.③①⑦⑤④②⑥ | D.③①⑦④⑤⑥② |
2.现代文阅读- (共2题)
来自蝴蝶的一个吻触
张丽钧
①怎么也不会想到,来自蝴蝶的一个吻触是怎样的美丽和神奇。
②这是个寻常的午后,满眼是闹嚷嚷、精灵般的花,我独自在花间小径上穿行,猝不及防地,一只蝴蝶在脸颊上点了一个吻触。我不禁一声惊呼,站定了,眼和心遂被那只倏忽飞走的蝴蝶牵引,在花海中载沉载浮?良久,我发现自己的身子竟可笑地朝着蝴蝶翩飞的方向倾斜。不用说,这是个期待的姿势。
③拿手指抚摩被蝴蝶轻触过的皮肤,分明地感觉出了它的真诚与善意,朴实而又无所求。这一刻,心头掠过了太多诗意的揣想。在我之前,这只蝴蝶曾吻过哪朵花儿的哪茎芳蕊?在我之后,这只蝴蝶又将去吻哪条溪流的哪朵浪花?而在芳蕊和浪花之间,我是不是一个不容省略的存在?这样想着,整个人顿时变得鲜丽起来,通透起来。
④生活中有那么多粗糙的事件,这些事件每个不由分说地强行介入我的生活。它们无一例外地被“重要”命名了。拼命要在我的心中刻下自己的印痕。可不知道为什么,我却越来越麻木。炸雷在头上滚过,我忘记了掩耳,也忘记了惊骇;倒是一声花落的微响,似微风拂过琴弦,入耳动心,让我莫名惊悸。那么多经历过的事每每赶来提醒我说,那都曾是被我亲自经历的,我却无论如何也打捞不起它们的踪影了。
⑤今天,来自蝴蝶的一个吻触,是这样深深打动了我的心。一个轻轻的吻触好似一缕暖阳,温暖了我的心房,给了心灵深刻铭记的理由。微小的生命,更加微小的一个吻。仿佛尘世间什么都不曾发生,但又分明有什么东西被撞击出了金石般的轰响。
⑥突然想到李白笔下的“霜钟”:一口钟,兀自悬空,无人来敲,它抱着动听的声响,缄默着走进深秋;夜来,有霜飞至,轻灵的霜针一枚枚投向钟体,它于是忍不住鸣响起来,响彻山谷。想来,世间最细腻、最别致的敲击与世间最细腻、最别致的吻触,大约都是最能拨动人心弦的东西吧?沧海当前,却以一粟为大。脑子里放置着一个有趣的筛子,网眼之上,是石块,是瓦砾;网眼之下,是精致的碎屑,是沙粒。
⑦好,就让我窖藏这个不寻常的午后吧!让那来自蝴蝶的一个吻触,沉进最深最醇的芳香里。等待着一双幸福的手,在一个美丽的午后启封一段醉人的往事。
【小题1】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小题2】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第②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小题3】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小题4】结合文意,选出信息提取不正确的一项( )
A.选文结构精巧,开篇点题,首尾呼应。 |
B.选文的主题包含着作者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
C.选文语言朴实,风格豪放,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
D.选文使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细微的吻触最能打动人心。 |
夜归人
包利民
①无边无际的夜,心里却暖暖,连脚步声都同心跳一样急促,因为前方有一所亮灯的房子。在夜里回家,有着一种特别的感受。也许是暗夜与家灯的对比,便将心底久泊无依的思绪与那一窗的温暖相融,仿佛一直黯淡的际遇,此刻全被回家的心绪点亮。
②遥远的少年时光里,有一次深夜回家的经历。那时还在县里住校读高中,很少回家。一个周末的晚上,便有一种强烈的回家冲动。于是便走出校门,此时已是夜里九点多,早没有了通往乡下的车,便步行走上四十里的路。正是盛夏,星光满天,出了县城,便是土路,两旁是茂盛的庄稼。空气中流动着清香的气息,便一直向前走。离家乡的村子很近的时候,要穿过一大片荒甸,阴森无比,还有乱坟无数。走到纵深处,恐惧便紧紧围绕在身前身后。向前望去,看见村里的点点灯火,便觉心中一暖,周围的荒凉也似乎充满了情趣。
③当村子近在眼前,看着家里的草房,那在黑暗中的影子,就如山一般给我无尽的安全感。推门进屋,扑面而来的灯光,还有父母惊喜中带着担忧的脸,却深刻在那一瞬的心底,在无数个未来的日子,那个情景都会在无眠的夜里潮起。
④后来,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在一个房子里,等待自己的父母到来。也是在一个夜里,却是自己成了屋里的守候者,父母成了夜归人。那时,父母只是之前打了个电话,说这一天要到,并告诉不要接,来过好几次,能找到。通讯的不便,使得我竟不知他们坐什么车,几点到。只好守在家里等,直到夜幕长垂。此刻,终于知道那一种滋味,想想以前的多次回家,父母该是等得怎样辛苦,交织着盼望与担心。
⑤曾有个同学,少年时,有一次和父母负气离家出走。在外游荡了几日,终于还是回来。他特意选在一个夜晚向家里走去,怕看见那些熟悉的人。也是一个小小的村庄,他一路心情忐忑,不知将要面对的是怎样的情景。他和我说:“我一到家门口,听见院子里的狗叫声,眼泪一下子就流下来!”而他的父母,并没有责怪打骂,有的只是一种欣喜和心疼。原来,不管我们犯了怎样的错,那个叫家的房子永远敞开着温暖的门,等着我们的归来。
⑥在晚上回家,就像从长长的夜里走向光明和温暖,家永远是等着我们憩息的巢。就像有人所说,因为喜欢回家,所以才要常离家在外。喜欢在夜里归来,踏着一地的思念,任这条路风雨起落,可在路的尽头,却有着一所房子,亮着一盏灯,和灯下牵念着我们也被我们牵念着的白头人。
【小题1】本文写了与“我”有关的两次“夜归”,请分别加以概括。【小题2】文章在②③④三段已经写了两种“夜归人”,第⑤段是否多余?请说说你的理解。
【小题3】请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1)离家乡的村子很近的时候,要穿过一大片荒甸,阴森无比,还有乱坟无数。(环境描写在这里具有什么作用?)
(2)在晚上回家,就像从长长的夜里走向光明和温暖,家永远是等着我们憩息的巢。(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该句的表达效果。)
【小题4】本文结尾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小题5】请联系实际,谈谈你读完这篇文章后对家的感受。
3.对比阅读- (共1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选自《韩非子》)
(注释) 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③欤(yú):句末语气词。【小题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中 |
B.对/子骂父 |
C.下车/引之 |
D.故人至/暮不来 |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相委而去
(3)方与之食
(4)恐其自食其言也
【小题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小题4】请结合(甲)(乙)两段的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
4.名著阅读- (共1题)
(1)沙僧也叫________,原为天宫中的________,被贬下界,在________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________。
(2)孙悟空在取经途中有几次回花果山?分别是哪几次?结果如何?
5.综合性学习-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对比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