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A.流连忘返 屈径通幽 花团锦簇 恍然大悟 |
B.瘦骨嶙峋 蛛丝马迹 随声附合 苦心孤诣 |
C.小心翼翼 疲倦不堪 各得其所 嫦娥奔月 |
D.一丝不苟 得意忘形 引人瑕思 水波粼粼 |
A.黄晕(yuèn) 倔强(jiàng) 赏赐(cì) 峰峦 (luán ) |
B.陛下(bì) 澄澈(dèng) 缥缈(miǎo) 洗濯(zhuó) |
C.目眩(xuàn) 庇护(bì) 钦差(qīn) 迸溅(bèng) |
D.滑稽(jī) 潺潺 (chán) 轻盈(yéng) 啜泣(chuò) |
A.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 |
B.她慌忙地跑下楼来,答道:“我刚才也寻了一遍,没有看见。” |
C.我因此得出一个颇为清晰的结论。如果我要小凫跟着我走,我得学母兔一样叫才行。 |
D.我怎么办?该不该喊它- 声呢?对了,你听过黄冠大鹦鹉的鸣声没有?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以时空为线索,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的心理,和探求各种知识的广泛的生活兴趣,以及作者当时的童真童趣。 |
B.《再塑生命的人》选择《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海伦凯勒,美国盲聋女作家,文中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
C.《再塑生命的人》在叙述“我”突然悟到水的含义之后,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件事给“我”的巨大震撼。 |
D.《论语》是“五经”之一,另外四部分别是《诗经》《尚书》《礼记》《春秋》。 |
A.《散步》和《秋天的怀念》的作者分别是莫怀戚和史铁生。 |
B.冰心,原名谢婉莹,是我国著名的诗人、翻译家和儿童文学家。 |
C.泰戈尔是日本诗人、哲学家和民族主义者,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
D.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除编有《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
2.现代文阅读- (共2题)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道,不远万里,来家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已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白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我们中国共产党员也要实践这一条路线。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小题2】选文开头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白求恩?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4】选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小题5】选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小题1】选文中描写了哪几幅春景图?
【小题2】选文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一句“偷偷地”“ 钻”好在哪里?
【小题3】选文中“嫩嫩的”“绿绿的”两个词语,本该用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
【小题4】请写出第二段中虚写的句子。
【小题5】选文中“‘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除了运用了“引用”的修辞,还运用哪两种修辞?突出了春风怎样的特点?
3.对比阅读- (共1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选自《韩非子》)
(注释) 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③欤(yú):句末语气词。【小题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中 |
B.对/子骂父 |
C.下车/引之 |
D.故人至/暮不来 |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相委而去
(3)方与之食
(4)恐其自食其言也
【小题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小题4】请结合(甲)(乙)两段的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
4.情景默写- (共1题)
(1)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
(2)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4)只读书不行,只是一味空想而不去读书也不行。关于这种说法,孔子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观沧海》中展现作者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性学习- (共1题)
(背景材料)20世纪90年代、北京地铁广播除了“先下后上”“看管好随身财物”外,还有一条“请不要翘二郎腿。”现在地铁里已经没这条提示了,早晚高峰时总有些人,戴着耳机跷着腿,一边摇头晃脑,一边颠瞪得不亦乐乎。至于是不是蹭了别人的裤子,是不是占了地方,他就不管了。
像这样的老规矩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不少,比如吃饭时不能吸溜吧唧嘴,夹菜时要夹自己眼前的,不能夹到别人跟前的,与他人说话时要懂得使用敬语,公共场所不大声说话影响别人等。这是一种自律,更是一种自要,这是老规矩教给我们的自尊和对他人的尊重。
(1)现代的人们主张张扬个性,解除束缚。因此,有人认为:吃饭我吸溜吧哪嘴怎么了,我大声喧啡碍着谁了,为什么老规矩不允许我这样做?请谈谈你自己的看法。(2)围绕主题,请你设计两种活动方式。
(3)作为一名文明的中学生,我们生活在还有许多老规矩值得遵循,请简要列举两例。
6.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对比阅读:(1道)
情景默写:(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