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辽宁省鞍山一中高三上模拟一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9825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单选题(共6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B.氨水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NH3·H2O)/c(NH)的值增大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D.电解精炼铜时,阴极溶解铜的质量小于阳极析出铜的质量
2.
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池通入O2的电极反应为O2 + 4e-+ 4H+=2H2O
B.乙池 Ag电极增重6.4g,溶液中将转移0.2mol电子
C.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Cu(OH)2固体,能使CuSO4溶液恢复到原浓度
D.甲池中消耗280 mL(标准状况下)O2,此时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1.45g固体
3.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W、X、Y、Z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氦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W与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Y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等,X、Y处于同一周期,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Z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的半径:X>Y>Z>W
B.由W、X、Y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显酸性
C.由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属于共价化合物
D.由W与Y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只含有极性共价键
4.
关于下列各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装置①可用于制取氨气
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尾气中少量NH3或HCl,并防止倒吸
C.装置③可用于测定中和热
D.装置④可用于制备少量二氧化碳
5.
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现 象
解释或结论
A
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SO2表现漂白性
B
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浓硝酸不稳定,生成有色物质且能溶于浓硝酸
C
向饱和Na2CO3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
析出了NaHCO3
D
室温下,向FeCl3溶液中滴加少量KI溶液,再滴加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Fe3+的氧化性比I2的强
 
A.AB.BC.CD.D
6.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B.水玻璃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
C.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均属物理变化
D.漂白粉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失效

2.填空题(共1题)

7.
工业上可以利用废气中的CO2为原料制取甲醇。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已知常温常压下,下列两个可逆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写出左图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请写出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制备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  
(2) 如果只改变一个条件使上述反应方程式的平衡常数K值变大,则该反应________(选填编号)。
A.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在平衡移动时,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C.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在平衡移动时,逆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3)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与原平衡相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H2的浓度减小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
C.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 D.重新平衡时,n(H2)/n(CH3OH)增大
(4) 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通入1molCO2和3molH2,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n(CO2)∶n(H2)∶n(CH3OH)∶n(H2O)=1∶3∶1∶1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H2的消耗速率与CO2的消耗速率之比为3∶1
D.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5) 若反应容器的容积为2.0 L,反应时间4.0 min,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减少了2.0 g·L-1。在这段时间内C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
(6) 有人设计甲醇-空气燃料电池电源,用石墨作电极电解200 mL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
离子
Cu2+
H+
Cl-
SO
c/(mol·L-1)
0.5
2
2
0.5
 
电解一段时间后,标况下当两极收集到相同体积的气体时,阳极上收集到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及电极产物可能存在的溶解现象)。也有人用此电源利用电解法制备Na2FeO4,阳极材料为铁,其电解质溶液用NaOH溶液,阳极反应式为

3.实验题(共1题)

8.
某高校老师要求学生配制0.1 mol/L的KMnO4溶液100mL。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一)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学生取两只试管,均加入4mL 0.1 mol/L的KMnO4酸性溶液和10mL 0.1mol/L H2C2O4(乙二酸)溶液,振荡,A试管置于热水中,B试管置于凉水中,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要用 来酸化KMnO4溶液,褪色所需时间tA tB(填“>”、“=”或“<”)。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实验二)测定某乙二酸溶液的浓度,具体操作为:
(1)滴定:准确量取25.00 mL乙二酸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少量酸酸化,将KMnO4溶液装入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进行滴定操作。在实验中发现,刚滴下少量KMnO4溶液时,溶液迅速变成紫红色。将锥形瓶摇动一段时间后,紫红色慢慢消失;再继续滴加时,紫红色就很快褪色了。
请解释原因: 。待到    ,证明达到滴定终点。
(2)计算:再重复上述操作2次,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序号
滴定前读数(mL)
滴定后读数(mL)
1
0.00
20.10
2
1.00
20.90
3
0.00
22.10
 
则此乙二酸溶液的浓度为
(3) 误差分析:下列操作会导致乙二酸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配制KMnO4溶液定容时,仰视观察刻度线
B.未用待测液乙二酸润洗滴定管
C.滴定前锥形瓶有少量水
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E.滴定时振荡锥形瓶有溶液飞溅出去
F.观察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