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3月统一练习理综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9765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4/13

1.推断题(共1题)

1.
丁苯酞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类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的新药。合成丁苯酞(J)的一种路线如下:


(1)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A分子中最多有_____个原子共平面。
(2)B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生成E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试剂a是_________。
(4)F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5)J是一种酯,分子中除苯环外还含有一个五元环。写出H生成J的化学方程式_____(注明反应条件)。
(6),X的同分异构体中: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满足上述条件的X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种,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五组吸收峰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
(7)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写出以甲烷和化合物D为原料,合成 的路线流程图____________________(其它试剂自选)。

2.综合题(共2题)

2.
从海水中可以提取很多有用的物质,例如从海水制盐所得到的卤水中可以提取碘。活性炭吸附法是工业提碘的方法之一,其流程如下:

资料显示:Ⅰ. pH=2时,NaNO2溶液只能将 I氧化为I2,同时生成NO
Ⅱ. I2+5Cl2+6H2O="==" 2HIO3+10HCl
Ⅲ. 5SO32+2IO3+2H+===I2+5SO42+H2O
(1)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甲中,根据I2的特性,分离操作X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已知:反应②中每吸收3mol I2转移5mol电子,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4)Cl2、酸性KMnO4等都是常用的强氧化剂,但该工艺中氧化卤水中的I却选择了价格较高的NaNO2,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方案乙中,已知反应③过滤后,滤液中仍存在少量的I2、I、IO3。请分别检验滤液中的I、IO3,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实验中可供选择的试剂:稀H2SO4、淀粉溶液、Fe2(SO4)3溶液、Na2SO3溶液
a.滤液用CCl4多次萃取、分液,直到水层用淀粉溶液检验不出碘单质存在。
b.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近年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含有大量CO2的空气吹入K2CO3溶液中,再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并使之与H2反应生成可再生能源甲醇。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分解池中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2)在合成塔中,若有4400 g CO2与足量H2反应,生成气态的H2O和甲醇,可放出5370 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该工艺在哪些方面体现了“绿色自由”构想中的“绿色”_______________。
(4)一定条件下,往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I、反应II与反应III,相同时间内CO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

(图中c点的转化率为66.67%,即转化了2/3)
①催化剂效果最佳的反应是________(填“反应I”,“反应II”,“反应III”)。
②b点v (正)_________v (逆)(填 “>”, “<”, “=”)。
③若此反应在a点时已达平衡状态,a点的转化率比c点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④c点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____________。 
(5)科学家还研究了其它转化温室气体的方法,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可以将CO2转化为气体燃料CO。该装置工作时,N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4题)

4.
涤纶广泛应用于衣料和装饰材料。合成涤纶的反应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涤纶的反应为加聚反应
B.对苯二甲酸和苯甲酸互为同系物
C.1 mol涤纶与NaOH溶液反应,理论上最多可消耗2n mol NaOH
D.涤纶的结构简式为:
5.
固体酒精因储存和运输方便而被广泛使用。其制备方法之一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酒精加热到60℃的目的是使更多的硬脂酸溶解在其中
B.上述过程中,有酸碱中和反应发生
C.上述过程中,加入NaOH发生皂化反应
D.常温下,硬脂酸钠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6.
X、Y、Z、W为短周期元素,X2和Y+核外电子排布相同,X、Z位于同一主族,Z、W位于同一周期,W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Y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Y > Z > X
B.X分别与Y、Z形成的化合物均至少有两种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 > Z
D.氢元素在与X、Y、Z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合价均为+1
7.
下列事实或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或现象
结论
A
某钾盐中滴加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该钾盐是K2CO3或KHCO3
B
由淀粉得到葡萄糖
发生了水解反应
C
常温下,向相同的铝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浓、稀硝酸,浓硝酸中的铝片先溶解完
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D
NH3沸点低于PH3
结构和组成相似的物质,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A.AB.BC.CD.D

4.实验题(共1题)

8.
某小组为探究AgNO3溶液和不同类型盐溶液反应的多样性,设计如下实验:

已知:AgSCN为白色难溶物;(SCN)2与卤素单质性质相似,(SCN)2为有色物质。
(1)①中的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离并洗涤①的沉淀,滴加0.5mol/LKI溶液,白色沉淀转变为黄色沉淀,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上述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②中可能发生的离子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①的设计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于③中红色褪去的原因及Ag+与SCN反应的情况,小组进行以下分析和设计:
Ⅰ.甲同学认为,红色褪去的原因与平衡移动原理有关,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
Ⅱ.乙同学为了探究③中是否发生Ag+氧化SCN的反应,又设计以下对比实验:

现象:生成白色沉淀,长时间观察,溶液和沉淀均未发生颜色改变。
Ⅲ.丙同学认为,理论上Ag+能够氧化SCN,为证明其猜想,设计如下实验:

现象: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a电极上产生具有金属光泽的物质,b电极附近的溶液发生颜色变化。
丙同学的设计在证明氧化还原反应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过以上探究,得出AgNO3溶液和不同类型盐溶液反应多样性的结论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单选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