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中学2019届九年级中考模拟(一)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973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25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某同学在做“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对生成物的成分产生了质疑:水和过氧化氢具有相同的组成元素,那么氢气在空气中燃烧除生成水外,是否还有过氧化氢生成呢?带着疑问,该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猜想)氢气在空气中燃烧除生成水,还有过氧化氢生成。
(查阅资料)
①在一定条件下(低温环境下),氢气在空气中燃烧除生成水外,还有过氧化氢生成。
②过氧化氢溶液能使无色的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色。
③低温时过氧化氢难分解
(实验探究)
主要步骤
主要现象
实验结论
Ⅰ.将注射器内的稀硫酸注入到盛有锌粒的锥形瓶中
 在锌粒表面有______产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Ⅱ.点燃经验纯后的氢气,用底部结有冰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用漏斗和试管收集所得液体。向试管中加入______。
 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试管中液体由无色变_____色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过氧化氢生成
 
(反思评价)实验中将氢气燃烧的火焰对着冰,冰的作用是______。
A创设低温环境,使部分氢气燃烧产生一定量的过氧化氢
B使生成的过氧化氢溶入冰融化成的水中,便于收集
C有利于防止生成的过氧化氢分解
(拓展分析)除氢气和氧气反应会生成两种氧化物外,金属钠也具有类似的化学性质。钠常温露置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Na2O2);造成反应物相同,生成物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2.综合题(共1题)

2.
有一瓶Na2SO4溶液,可能混有NaCl,NaHCO3,NaOH,Na2CO3中一种或者几种,为了鉴别其溶质成分,查阅资料得知:Na2SO4溶液和NaCl溶液显中性,NaHCO3和Ba(NO32在溶液中不能反应;Ba(NO32在溶液中不能与CO2反应;NaHCO3和NaOH在溶液中能够反应,反应方程式为NaHCO3+NaOH=Na2CO3+H2O;实验过程如下:
Ⅰ.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没有气泡产生,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原溶液中除Na2SO4外一定还有溶质是_____________。
Ⅱ.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在滤渣中加足量稀硝酸,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硝酸关系如下图;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在滤液通入CO2,滤液变浑浊,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浑浊液体不变红,滤液产生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III.为了确定原溶液中溶质成分,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实验如下,x是______________;液体C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结论是原溶液中含三种溶质.

3.单选题(共5题)

3.
某固体粉末可能是Fe、FeO、CuO、Cu(OH)2中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小明同学按照下图所示流程进行了实验。
 
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Fe和CuO
B.步骤Ⅰ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烧杯,玻璃棒
C.步骤Ⅱ中一定有气泡产生
D.将固体乙在空气中灼烧,质量不变
4.
已知氯化钠、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
35.5
36
36.5
37
碳酸钠
6
10
18
36.5
50
 
A.NaCl的溶解度大于Na2CO3的溶解度
B.NaCl和Na2CO3都是易溶物质
C.20℃时,100gNaCl饱和溶液中含NaCl  36g
D.若NaCl中混有少量Na2CO3,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5.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煤气是由一氧化碳、甲烷、氢气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B.塑料属于金属材料
C.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汽油对油污有乳化功能
6.
有四只烧杯,分别盛有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现向其中滴加了酚酞或石蕊溶液(如图所示).

已知: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兴趣小组同学向D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溶液变浑浊,红色消失变为无色;A和C烧杯液体混合,没有气泡产生也没有沉淀生成,但是混合溶液为无色。以下是相关判断:
①A烧杯中滴加的液体指示剂为酚酞溶液
②向B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一定会形成无色溶液
③D原来盛装的是碳酸钠溶液
④C和D混合,会产生白色浑浊,溶液一定仍为红色。
⑤A和C烧杯液体混合后溶液中除指示剂外溶质只有一种
⑥C中加入生石灰,溶液会变浑浊;
下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⑥B.①③④⑥C.①④⑤⑥D.①③⑤⑥
7.
化学在生活中用途广泛,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食用“地沟油”对人体有害
B.合理膳食对健康有益
C.用水扑灭燃着的木材是因为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
D.用硝酸铵固体和水制作冷敷袋

4.填空题(共2题)

8.
下图一是某金属元素形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
(1)图一所示微粒的符号为________;下图中与该金属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利用图二所示实验装置制取氧气,能够用图二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若选择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写出高锰酸钾的化学式并标出锰元素化合价________
9.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a、b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a____b(填“>”、“<”或“=”)。
(2)t1℃时,从含有a、c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分离出c的办法是:_______。
(3)将t1℃时a、b、c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升温到t2℃.若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A.a为不饱和溶液,b、c为饱和溶液
B.a、b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C.a、c两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D.c溶液的质量小于100g
(4)通常情况下,在实验室用6%的a溶液配制1%的a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烧杯、_______。
A.托盘天平(带砝码盒)B.药匙 C.玻璃棒 D.漏斗
A.铁架台B.量筒C.胶头滴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5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