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滨泉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段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969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3/14

1.推断题(共1题)

1.
A、B、C、D、E、F、G是常见物质,B是一种气体单质,E是红色的固体单质,D是浅绿色溶液,G是蓝色溶液,它们可以发生如下转化关系:

(1)推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D 、G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E→F:     ;A→C:
(3)F转化为G的反应  置换反应(填“都是”、“不一定是”或“不是”).
(4)B物质的一种用途  

2.计算题(共1题)

2.
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10g,向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反应所消耗的硫酸溶液质量;
(3)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

3.单选题(共9题)

3.
(2015秋•明水县校级月考)下列现象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金属制成合金B.燃放鞭炮
C.铁矿石冶炼成生铁D.铁生锈
4.
下列化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FeOB.Fe2O3C.Fe3O4D.FeS
5.
关于回收废旧金属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B.可以节约冶炼金属消耗的能源
C.回收废旧金属制品没有任何价值
D.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6.
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但每年因锈蚀而损失的数量巨大,防止金属腐蚀已成为科学研究中的重大问题.以下有关金属腐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比在干燥的空气中更易锈蚀
B.钢铁锈蚀的实质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了化学反应
C.铝比钢铁中的铁活泼,因而铝的抗腐蚀性能比钢铁差
D.在钢铁表面刷漆或镀耐腐蚀金属都可防止钢铁锈蚀
7.
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液体的质量减轻,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8.
(2010•崇左)下列金属中,只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的是( )
A.镁B.银C.铜D.铝
9.
(2015秋•明水县校级月考)下列各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颜色是无色的是( )
A.铁和硫酸铜溶液B.铁和稀硫酸
C.锌和稀硫酸D.铁和稀盐酸
10.
溶液一定是()
①无色的、透明的  ②均一、稳定的   ③纯净物   ④混合物.
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②④
11.
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右侧U型管中的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该物质应是( )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固体
C.蔗糖固体
D.氧化钙固体

4.填空题(共6题)

12.
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1)锌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
(2)碘酒
(3)80mL酒精与20mL水组成的溶液    
(4)硫酸铜溶液
13.
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中使用的锂电池,具有体积小、充电时间短、放电时间长等优点,放电时的工作原理是锂(Li)跟二氧化锰作用生成LiMnO2
(1)在LiMnO2里,锂元素显+1价,则锰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2)写出锂电池放电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锂电池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________能.
14.
(2015秋•明水县校级月考)向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完全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渣中一定含 ,一定不含 ,可能含 ;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15.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

将一个不与盐酸反应的小球放入盛有盐酸的烧杯中,小球悬浮于液面,位置如图。将从废电池外壳收集来的锌片放入杯中,该学生看到的现象是_____,当杯中的盐酸完全反应后,此时小球所处位置与原来相比_____(“不变”、“上浮”或“下沉”)。其依据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6.
(2015秋•明水县校级月考)衣服上的植物油可以用汽油洗掉原理是  也可以用洗涤剂洗掉原理是
17.
(2015秋•明水县校级月考)四个烧杯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溶剂,向四个烧杯中加入某种溶质,且固体溶质质量依次减少(温度相同),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 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2) 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
(3) 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4)若固体溶质是KNO3,对A、B两烧杯进行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5)在一定温度下,向A、B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中固体刚好全溶,A中是否也全溶?

5.实验题(共2题)

18.
在研究“铁生锈的条件”的实验中,某兴趣小组对实验进行了创新设计,请把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铁生锈条件的探究。
(实验内容)取3段光亮无锈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放入3支干燥洁净的试管底部,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要保证有足够长的时间来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实验①②无明显现象;实验③中铁丝生锈,且试管内空气体积减小。
(实验结论)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发生反应的结果。
(实验思考)(1)当铁丝足量,时间足够长,实验③进入试管内的水的体积约占试管体积的________。
(2)该实验创新之处在于:可根据铁丝表面的铁锈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现象来判断铁丝反应进行的情况。
(3)用完的菜刀要擦干存放,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铝比铁活泼,但铝难腐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某同学利用该原理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装置见图:
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

(1)给玻璃管加热的仪器叫酒精喷灯,要用其 (填“外焰”、“内焰”或“焰心”)进行加热.
(2)实验中玻璃管里现象是 ,澄清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前先通入CO目的是  
(4)实验要在装置末端a处燃着一盏酒精灯,其作用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